分享

立秋,你吃瓜了吗?啃秋,为何特指“啃西瓜”?立秋养生为何仍须防暑?秋老虎vs白虎了解一下

 d_lotus 2023-08-20 发布于北京
今天,公历2022年8月7日,立秋。标志着秋季开始,是自然界由阳转阴的转折点。


但你会发现,立秋不会马上就凉下来,甚至还会更热,民间有“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秋老虎”的说法。

“秋老虎”出现35℃以上的高温,并可持续达3-7天,常发生在公历8、9月夏秋交季时,最晚甚至延长到10月初。这是为什么?

从地理上看,这都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闹的。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来的降雨 图|中国气象


虽然闷热难耐,我们仍要感激它:这是向我国大陆输送水汽的重要系统,是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这又闷又热又潮湿的条件,农作物收成不好的,所以农谚才说“立秋下雨万物收”。

从节气上看,在立秋之后的15天左右还处于三伏天的阶段,要过了处暑(出暑,“处”,“去”的意思,处暑止暑气“至此而止”),闷热才会真正地开始消停。

从气象标准看,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22℃才能算入秋。也就是说,立秋15天,处暑15天,直到白露节令,还有大约一个月,你才会感觉到凉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除外,太幸福了)


所以,刚立秋,还在暑天呢,别急着贴秋膘,更别急着用什么对抗秋燥的滋润的食材,否则,又热又潮,再来点油腻滋润的,就算不拉肚子,也该湿困了。立秋后到处暑间的养生,防暑降温还是第一要务

民间“啃秋”特指啃西瓜,这习俗很早就盛行了。为什么不是南瓜、冬瓜、苦瓜、哈密瓜等等?

首先,在农耕时代,吃啥,都得看地里结了啥。

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et Nakai,是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在潮湿温热的环境中生长最好。西瓜的果期,按品种,早熟西瓜在5月,晚熟在9月时结果,公历5-9月,正好是夏到处暑的阶段,属于立秋的应季水果。盛产,方便嘛。


再来,地里确实结了别的瓜果,但立秋还没出伏天,还很闷热,热得人烦躁、口渴,这么多瓜果,唯独西瓜具有清热解暑、且生津止渴的作用

你暑天,我解暑,match!对证!啃了舒服哇!正因如此,西瓜被中医称为“天然白虎汤

为什么立秋后热称“秋老虎”,西瓜又称“白虎”,而不是也很凶猛的狮子、豹子、灰熊、鳄鱼等等呢?


源自远古华夏先民对星宿的崇拜

古人夜观星象,将天空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三垣垣,城墙)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三垣”的外围分布着“四象”,即: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图| 网络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

每到夏秋之交,形如白虎的星座在夜空中露头,所以,祖先将“虎与“秋季对应,而不是其他的猛兽。

炎热出现在立秋后,异常热,故称“秋老虎。白色在五色中属于金,与秋季相对应,是秋天正常的老虎,称“白虎

西方星象似虎,秋季显现

中医有一个方剂,专门治疗大热、大汗出、面大红、口大渴、脉洪大。

这些症状像不像这几天的你:热得大汗淋漓、面红目赤、口干舌燥、血脉贲张……

因为这个方能灭火,生津液,清热效果特别明显,所以用位于西、对应秋、五行属“金”、色为白、杀伐、沉降、清凉含义的“白虎命名,以体现其极佳的清热效果

白虎汤组成 图|网络

西瓜具有类似白虎汤的清热作用,食疗常用于大热、大汗、大烦、大渴故称之,也是为了凸显其优良的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功效。

不然,你喝得胃里都装满了水还是不解渴,吃一个西瓜就很爽呢?注意,是“爽”,不仅解渴,还凉爽,心里很舒爽。

中药西瓜,味甘,性寒。归心、胃、膀胱经。能心火(烦躁、易怒、口舌生疮、五心烦热、睡不着、梦多)胃火(胃灼热、胃烧灼感、食欲不振)膀胱火(小便短、黄、尿痛、甚至尿血),达到解暑、生津止渴、利尿的功效。


正因如此,西瓜还有一个别名,称“寒瓜”。肃杀寒凉的白虎,正好PK这只让人热得受不了的秋老虎。

西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甘甜可口。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富含多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不但能纠正脱水,还能补充人体必须营养,改善苦夏、疰夏的身体羸弱。

这就是立秋这天老祖宗们都啃西瓜的深层道理哦。

但要注意,西瓜性质寒凉,就算大热,一次进食量不能过多建议一天不超过200~350克,最多不超过500g,也就是1-5片的量,否则寒凉过度会伤脾胃、伤阳气,引起腹胀、腹冷、呕吐、腹泻。

另外,寒性体质的人也不适合进食西瓜。如果脾胃虚寒、寒湿重,暑天出现乏力、懒动、食欲不振,这时的养生保健,要用上期我们说过的生姜,也可以配合白扁豆、荷叶、莲子、山药具有消暑、健脾、除湿、止泻功效的食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