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瓜,天生的白虎汤,吃瓜群众看过来

 dingliling 2022-02-09

我一直觉得,养生这些事不用劝,因为劝了也没用。道谁都懂,就是做不做的事儿。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都是过来人,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年轻真的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用来积攒的。攒点技术,攒点好朋友,攒个好身板,攒下后半辈子的幸福。

上天很公平,给每个人都带着一罐子元气,你烧的太快,先耗完了,就只能看着别人喝小酒吃美食了。

麻溜来回答2号铁粉的问题,西瓜为啥叫天生白虎汤。

什么季节长什么果,什么时令吃什么菜,自然界几千万年的进化,可不是说着玩的,精准到无可挑剔。西瓜就是夏天的一味好药。

西瓜: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

《本经逢源》中记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泻。能解太阳、阳明热病,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

白虎汤,是《伤寒论》中的名方,是著名的清热剂,里面只有四味药,清热生津的石膏、知母;补中益气、制约寒性药物的甘草、粳米。

白虎汤所对应的症状主要是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里面的石膏是主力军。

中药里好多清热剂都要用到石膏,好些还非石膏不可,近代医学也反复研究石膏里的东西,化验来化验去,除了钙质,啥也没验出来。

是啊,中药中医不仅仅是治病救人,往深了说,更是一种优秀文化的传承

在古代,药店一般都会挂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横批,天下平安!

我想,天下喜欢中医的学子,不仅仅要学药理和医术,更要学习中医的精神之魂,这才是中医的精髓,也是成长为大医的必由之路。

接着说西瓜,把西瓜誉为天生白虎汤,突出了它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夏天有点暑热烦闷,不思饮食,口鼻生疮,目赤咽痛等等上火症状,吃几块西瓜,顿感清凉。

西瓜性寒,所以最能清暑热。西瓜这种特性,是由它的成长经历决定的,自带家传灭火神器。

粉们去过西瓜地吗,一个个大西瓜,挺着大肚晒着日光浴,小枝叶连西瓜的肚脐都盖不上,在瓜地里晒10来分钟,你就可能发晕。但西瓜喜欢日光浴,晒的越充分,瓜也就越甜。瓜农最怕连阴天,雨水一大,西瓜光长个,不增甜度。

西瓜在适应自然界的过程中,在体内集聚了一种能对抗外界因素的物质,表现出来就是性寒味甘。大自然的智慧远远超出我们的智商。阴凉寒冷地,往往会出产温热的东东,像人参、附子、鹿茸。所以中药治病,调用的是大自然的能量。

这回知道西瓜为啥叫天生白虎汤了吧。夏天吃半个西瓜,相当于喝了小半盆祛暑热的良药。所以,别贪吃呦,尤其不能吃冰西瓜,寒上加凉,脾胃遭殃。

西瓜全身都是宝,人家的皮不能随便叫西瓜皮,是鼎鼎大名的“翠衣”,一样是味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良药。《丹溪心法》中记载:治口疮甚者,西瓜皮烧灰敷之。

西瓜行走江湖多年,还怀揣着一剂绝杀——西瓜霜!被誉为“喉科圣药”,给粉儿介绍下具体做法,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农历8月节后,天气风凉,瓜不易烂。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去瓜瓤及种子,将芒硝(也叫皮硝)填入瓜内,盖上顶盖,用竹签插牢,放入瓦盆内,置阴凉通风处,待析出白霜时,随时刷下,刮下此霜即成西瓜霜。——《全国中草药汇编》

西瓜霜为苦寒攻伐之品,主要治疗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常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用的时候,研成细末,吹敷患处,被吹者要憋住气呦,半个小时之内不要喝水吃饭,让药充分发挥作用。西瓜霜苦寒,不利于安胎,孕妇慎用。

好啦,西瓜就先聊到这。点右下角的小手型(赞),给我点赞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