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七日谈的两个读者,其中一个就是你我(有赠书福利)

 柏宏军的阅读课 2023-08-20 发布于上海

▲ 头图摄影:笑风工作室

在人类的阅读活动中,文学是最滋养心灵的阅读。

我做阅读公众号,也一直强调身心灵终身阅读。显而易见,对《文学七日谈》的阅读,是“心”和“灵”这两个生命维度的阅读。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先告诉大家——本篇的文末有留言赠书活动,欢迎大家参加。预祝大家玩个高兴,读得痛快!

1

读后感是可以整理好出版成一本书的

当我收到这本书时,第一反应是惊讶——开本这么小,真是可随身携带,边走边读的好书。

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另一个的惊讶——本书的体例设计很巧妙,两个人,七天,每天两人对谈一本文学名著。

不过,想了又想,将镜头拉近一点来看,这与我们日常阅读活动中,读完一本书,找好友或闺蜜一起聊聊也差不多。

只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将自己与好友或闺蜜谈读后感的对谈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可出版的书。

我们与好友或闺蜜聊完了就聊完了。

而本书的两位作者,用心地将这些对谈记录下来,整理并出版成了一本不简单的书。

如果我们之前找好友或闺蜜谈读后感也用心一点……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后悔药,过往的时光不可追回。但好在还有未来可期。从这本书得到启发后,以后读完书找好友或闺蜜聊读后感时,是不是就不会忘了记录啊?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是我读这本《文学七日谈》的第一个收获:读后感是可以整理好出版成一本书的!

2

“小说阅读三境界”的新认识

我将本文的标题拟为“文学七日谈的两个读者,其中一个就是你我”。

除了提醒正在读此文的“你”外,其实我最想告诉我自己的是:如果其中一个读者是我,我行吗?

封面勒口上的作者简介中,本书作者之一的刘盟赟介绍为“普通读者”。

这个“普通读者”真不普通,也不简单。

他不只用心读了书中对话的《堂吉诃德》《十日谈》《傲慢与偏见》等7部文学名著,从他与另一位作者、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梁永安先生的对谈中可知,他还博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和人文历史类书籍,比如:《爱玛》《大卫·科波菲尔》《红与黑》《一间自己的房间》《玫瑰传奇》《罗兰之歌》《不朽作家福楼拜》《小说的兴起》《瓦尔登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读本书时,去圈圈点点,然后数一下,应不下三四十种。

我一边阅读,一边在想:

如果书中的“普通读者”是我,我能将这7部名著读出书中写到的这么多意义和意蕴吗?

这个问题从头脑中冒出来时,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羞愧得脸上火辣火烧的,一向自认为阅读不是问题,读书不在话下的我,突然觉得自己“读书这件事还不行”了……

本书书名《文学七日谈》,谈了如下7部文学名著:

堂吉诃德

十日谈

傲慢与偏见

包法利夫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

印度之行

黑暗的心

但他们不只谈了小说故事、人物命运和写作技巧,还谈了很多小说背后的磅礴的大历史,比如在《堂吉诃德》这一谈中,谈到了骑士阶层,在《十日谈》这一谈中,谈到了教士阶层。而且这两日的文学谈,都谈到了小说中城市、人物活动轨迹与现实世界的地理问题。从现实地理观察这个独特、新颖的视角,去读懂虚构的小说。这个读法之高妙令人惊叹。

《印度之行》中不但谈到了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国年轻人海外就业、英国性格,还谈到了美国的贸易战、西部大开发等。

《黑暗的心》中谈到了亨利·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从小说谈到自然文学,一点跳跃感和生硬感也没有,反而让我从中读到阅读者强大的可随时融汇贯通的知识储备。我们常说,阅读的目的之一是建设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便是一个极富启发意义的小案例。

这些阅读思考,促使我重新思索如何读小说,并产生了“小说阅读三境界”新认识(如下图),这是我读这本《文学七日谈》的第二个收获

▲ “小说阅读三境界”示意图

对照一下,你处在小说阅读的哪一个层次?

3

福利来了!赠3册《文学七日谈》

读《文学七日谈》的第三个收获是我争取了赠书福利,让更多粉丝和朋友有机会了解这本很有创意且富有阅读营养的好书,而且文末留言点赞量20以上的前三名,将获得包邮赠送本书1册。

共3册《文学七日谈》的赠书福利规则如下:

作者:梁永安、刘盟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