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勇|回乡散记【五】

 乡土蓝田 2023-08-20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人文/史迹/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村落

回乡散记【五】

文|张勇

立秋了,趁着风清气爽天气适宜,8月15日一大早,我带着乐乐又回到乡下,卸下车后备箱带回来的几个大醋桶,安排好乐乐的饮食,我出门来到了村十字路口。

八十年代初期,这里四周都是庄稼地,土壕,瓦窑,南沟,坑坑洼洼的土路,留下了我与许多小伙伴上学时玩耍的印迹,十字路口向南是出村通往国道远去的土路,雪泥雨浆,晴尘飞扬的土路两旁是高大茂密的大杨树,挺拔笔直的身躯,像列队的士兵守护着村庄,藏在树枝头的鸟儿窃窃私语,随风而动的树叶沙沙作响,时而哗啦啦的好象奏起了交响曲,在为秋天的到来而欢呼。

时过境迁,曾经留下的影像记忆逐渐淡薄甚至遗忘,记得92年我家两层小二楼在十字西北建好时,周边还是连片的耕地,没过几年一排排错落有致的住房在周边落成。出村承接国道的大路又经过几十多年的变革,在村委班子同力协契,县镇共支援,忠贤志士献策出力,各界精英心系故乡慷慨解囊,村民热心大义鼎立相帮,承几代人夙愿,坦途落成。在瓦窑原址树立起一个捐资修路功德碑,述其事,铭其功,彰其德,褒其行,亦昭示后人饮水思源,弘德扬善,不忘党恩,共筑前程。

又过了几年,村委会办公大院也在土壕南边建成,以农耕为主的村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慧眼独具的精英紧抓机遇,相继建成了奶牛场,黄牛育肥场,沟道林下鸡鹅围拢散养基地,以及新型大棚式标准化养猪场,木器加工厂,食品加工,水泥箍圈制品等项目,这些精英经过辛勤付出成果显著,又不断专研探索,洞察市场需求,尤其是犇城养殖场,甚至一度时期发展成为县境域颇有影响力的育肥养育输送基地......。

村委会的落成,改变了过去居家分散的办公条件,凝聚共识,齐心协力,贴近民生,为群众办实事,是党建引领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为乡风文明长远谋划,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尤其是邵永安大夫的卫生所搬到村委会大院,四乡八邻求医的络绎不绝,面对虚弱、焦急,痛苦的来访者,医术高明的他望闻问切百治百效。你村里有个医德高尚的邵大夫:中西结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一行之善,重于千金。成为了村庄对外交流难得的名片。

我来到土壕填埋处,近几年的变革,这里建成了休憩广场,站在造型长廊里,四周的仿古亭、瞭望台、小景观、靓丽文化彩绘和绿林花树,一览无余,令人心神愉悦。

天空上一碧如洗,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漂浮,被称为“天下第一孝山”的王顺山巍峨耸立,广场四周的乡约文化墙,彩绘靓丽,内容简单明了,一近一远相呼应,似乎传递着乡邑上千年形成的敦厚民风。

村委会广场中央正东面耸立的旗帜令人敬畏, 火红的国旗鲜艳夺目、迎风招展,象征着祖国的威严浩气,旗台上国旗雕塑中的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金光闪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洁白如雪的大字,分布有致,力刚劲挺,时刻提醒党员干部们保持初心,树立对的人生观、价值观。

村委会广场的北面有一排宣传展览长廊,我正在一一观看,这是走过来一五官清秀,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士,衣着得体,戴着一副眼镜更显得文质彬彬,向我热心地介绍道:“这是咱村的村情简介,文化兴村等栏目”,又问我是不是旅游路过,我一时有点懵了,心想我是村里人,村委会的成员也有所了解,便随口解释。

原来是包村干部赵瑞春书记,相互认识后,赵书记向我介绍了驻村工作队组织以及成员,赵书记得知我观看宣传展览信息的意图,他满含深意的邀请我参观村史馆,村史馆门前我去过几次,两处史馆平日里门锁紧闭,里面的文献资料与收藏的农耕时期物件一概不知,村史馆外面的砖瓦造型等信息对我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后来很少去村史馆附近转悠。

赵书记和工作组成员住宿在北边楼上,他也是刚回来进院子,便重新停好车,上下楼取钥匙,满额头的汗水顾不上擦,穿着湿透的汗衫忙前忙后,在邀请我参观村史馆路程中,我们相互交流时,对未来村庄发展规划的愿景,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思路,以花卉产业为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以乡约乡愁、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兴村振兴了然于心。

迈进村史馆的房门,昏暗的灯光下让人仿佛换了一个空间,这个承载了我们村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的地方设计方案严谨,村史馆采用实物展陈,图文并茂,内容以村史溯源,村情概况,发展概况,村内大事记.....

村史馆内用一件件物品承载历史,这里的每一个物件都记载着历史印迹,记载着老一辈的汗水和劳动成果,望着眼前的这些印记仍旧那样清晰、触动人心。

村史馆内一幅幅模块用时间为脉络,突出展现历任村干部在岁月更替,同力协契,历经的沧桑征程,以及教育事业普及后涌现的历届学子150余名,名人堂里的名人佚事,善行义举榜等等模块,不仅仅讲述他们在各自不同岗位获得的荣誉,更像是端品行为后生树形象的一面面镜子,启发引导后生,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铭记于心,不断传承!

在村史廊里,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几个大姓来源有了史料佐证,对了解村子的初期形成,感受到乡村在繁衍生息中的不易与变革,在乡村文明建设的同时,捡拾遗落的痕迹有所启发。

2023年8月19于西安

作者简介

张勇,网名草根牧羊,蓝田县三里镇李后片区樊家村人,1989李后中学毕业,喜文学,2017年9月开始习作打油诗,10月创办乡土蓝田平台, 借平台结交志同道合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