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征中的红军干部团

 冬不拉拉 2023-08-20 发布于安徽

我们一直说陈赓大将多么厉害,他在长征时候就是红军干部团的团长了!可见这个红军干部团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单位,能人辈出,将星如云。

那么红军干部团的组成是怎样的?还有哪些同志?在长征中承担了什么职责?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传奇的红军干部团。

组成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长征。出发前夕,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所红军干部学校合并组成红军干部团。

这四所学校是:

1、红军大学

又名赫西斯大学,以在广州起义时牺牲的苏联赫西斯烈士的名字命名

2、红军第一步兵学校

又名彭扬步兵学校,为纪念彭湃、杨殷二烈士而命名。

3、红军第二步兵学校

又名公略步兵学校,为纪念黄公略烈士而命名。

4、特科学校

红军干部团全团共1000多人。

领导班子

中央军委任命干部团的领导班子:

干部团团长,陈赓。

政治委员,宋任穷。

参谋长,钟伟剑。

陈赓原来是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

遵义会议后,干部团参谋长改为了毕士梯。毕士梯又名杨林,朝鲜人,长征到达陕北后牺牲在1936初的东征中。

原参谋长钟伟剑调到三军团十团,去做张宗逊团长、黄克诚政委的参谋长。钟伟剑在二克遵义时牺牲在战斗中,团长张宗逊也负了伤。

干部团下设四个营和一个上级干部队:

· 彭杨、公略两所步兵学校编成三个步兵营,一营、二营培养连排长,三营培养连政治指导员。

· 特科学校编成特科营,为第四营,培养炮兵、工程兵、机枪干部。

· 红军大学编成上级干部队,简称上干队,培养营团军政干部。

四个营的干部配置是:

一营营长李荣,政治委员丁秋生。

二营营长黄彦斌,政治委员苏启胜。

三营营长林芳英,政治委员罗贵波。

四营营长韦国清,政治委员黄金山。

上干队队长肖劲光,政治委员余泽鸿。

这10位营级干部中,有5位早早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李荣,干部团1营长,1940年7月牺牲于河北抗日战场。

黄彦斌,干部团2营长,1937年病故。

林芳英,干部团3营长,到达陕北后在战斗中牺牲。

黄金山,4营政委,1943年3月在抗战中被叛徒行刺牺牲。

余泽鸿,上干队政委,1935年12月牺牲。

活动建国后的5位都是将星:

丁秋生,开国中将。

苏启胜,开国少将。

罗贵波,首任驻越南大使。

韦国清,开国上将。

肖劲光,开国大将。

肖劲光,被开除的党员

开国大将肖劲光这时候的身份是被开除了党籍的群众。肖劲光受冤枉,被开除出党是1934年1月的事,当时他在中央苏区任闽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闽赣军区是由建黎泰警备区发展起来的。左倾路线在中央苏区搞反对罗明路线,肖劲光被指为罗明路线在红军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黎川失守和浒湾失利被说成是肖劲光推行罗明路线的结果。肖劲光因此遭到严重打击,被判处5年监禁徒刑,并开除党籍。

由于毛泽东等同志的坚决反对,肖劲光被关押一个月以后,就调到红军大学任教,教战术和政治两门课。长征开始,肖劲光任上干队队长。

一直到1935年7月,懋功会师,中央军委政治部才指示干部团为肖劲光平反,恢复党籍。

由干部团总支书记方强召开总支会议,为肖劲光的冤案彻底平反,并代表组织和肖劲光谈话。1935年8月,中央军委调肖劲光到三军团任参谋长。

危拱之,唯一的女同志

干部团里只有一位女同志,就是负责司令部总务工作的危拱之同志。

危拱之和肖劲光一样,也是被开除了党籍的革命同志,可见王明左倾是多么的残酷。

危拱之因为在红军大学和郭化若恋爱,被恋人牵连而失去了党籍。当然,郭化若也是被左倾冤枉的。

长征途中的总务工作是很繁重、很辛苦的。部队一到宿营地,危拱之便忙着安排大家的吃住,安顿病号,招呼大家烧热水洗脚等。

部队出发前,危拱之督促检查同志们打扫驻地,上好门板,归还借来的东西,做好各项善后工作。

在过草地时,干部团政委宋任穷的马跑了,驮在马上的粮食和全部生活用品也随之丟失了,危拱之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从其他同志那里为宋任穷匀了一份,帮助他渡过了难关。危拱之还在长征中为宋任穷织了一条毛线围巾。

危拱之缠过足,但是由于马匹少,在整个长征途中,她从来没有骑过马,完全靠一双解放脚,一步一步地走完了两万五千里。

宋任穷在回忆危拱之时充满了感情。他说,危拱之同志不愧为一位革命女杰。危拱之同志一生几经坎坷,但始终革命意志坚定,忘我地、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着。1973年,危拱之同志不幸病逝,人民将永远纪念这位革命的老大姐。

宋任穷所说的危拱之一生几经坎坷,有一段是指危拱之到陕北后和叶剑英元帅结为了夫妇,但很快因为无法生育等问题而婚姻失败了。

共军干部团


红军干部团随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行动,归叶剑英同志直接指挥。干部团的学员都是从部队选调上来的、有战斗经验的班排长以上的干部和政治工作人员。

红军干部团的主要任务是:警卫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保卫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并负责储备、培训和为部队输送干部,必要时也参加一些战斗。

因此,红军干部团一边行军打仗,一边尽量利用行军宿营或部队整修的间隙,对干部进行训练。进行过遭遇战、伏击战、强渡江河、穿插迂回、袭击等军事科目的训练。

遵义会议以后,部队进行了整编,中央把一些老同志送到干部团,由干部团保护和照顾。如董必武、徐特立两位老同志,还有成仿吾、冯雪峰、李一氓等同志都到了干部团。


毛泽东对陈赓和宋任穷讲:对董老、徐老你们一定要保护好,出了问题唯你们是问。

1935年6月,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决定红军干部团同四方面军的红军学校合并,改编成新的红军学校。

红军学校的校长是倪志亮,政治委员是何畏,教育长是李特,政治部主任是刘少奇。

由于张国焘要整陈赓,陈赓就无法在红军学校继续工作,被调到一军团做师长去了。

董必武、徐特立、成仿吾等几位老同志都离开干部团到红军学校政治部工作去了。

红军干部团编成红军学校的特科团,代理团长韦国清,宋任穷任政治委员。

下辖四个科:

骑兵科,科长苏进。

工兵科,科长谭希林。

炮兵科,科长冯达飞。

机关枪科,科长王智涛。


红军学校编在右路军,跟随毛泽东、叶剑英、彭德怀等走上了正确的北上道路。

过草地

1935年8月下旬,特科团(干部团)随右路军先走四川松潘,又北行四十里,进入了草地。

草地青草遍野,一望无际,气候潮湿,经常雾气弥漫,几乎每天都要下雨。最难走的是沼泽地,只能踩着草根走,若陷入泥潭,便越陷越深,难以自拔,甚至没顶牺牲。

干部团在草地上走了七天七夜。

大家穿着老羊皮,每天只吃三两粮,一两片烤羊肉干,主要靠吃青苗,能吃到青稞就是最好的饭了。

有一天,董必武到干部团来,宋任穷用手指抓一点干炒青稞给他,算是最好的招待了。

干部团以班为单位自己找柴禾,晚上铺在地上就是床。最重要的生活用品是一个脸盆,烧水、煮饭、洗脸、洗脚,都用它。

有的地区有原始森林,在靠近森林的地方露营,上面用布张起篷子,把布的四角用绳子拉在树上,人就在下面睡觉。一晚上都烧着火烤,仍然很冷。为了取暖,有的两人背靠背睡,第二天早上,或者一个人死了,或者两个人都死了。过草地时牺牲了不少同志。

炮兵连有一位班长病了,用担架抬着他,宋任穷也抬了一阵。班长说:无论如何不要再抬我了,我已经不行了,你们要多保持体力,胜利还要靠你们啊。

班长把随身带着的粮食、牛肉干、毛毯都拿出来给宋任穷政委,要他们继续往前走:你们走吧,别管我了,这点东西也许还能救活别人。说完这话不久,班长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种壮烈情景,使人感动心酸,令人肃然起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