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面面观

 Cindyyeping 2023-08-2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高血压

High Blood Pressure

高血压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长期的高血压会对心、脑、肾脏以及全身的各个器官(靶器官)造成损害。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2017年,美国高血压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HA / ACC)联合公布了2017版美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重新定义了高血压病的诊断, 将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从大于 140/90 mmHg 下调到大于 130/80 mmHg。

2022年11月,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正式颁布,将成人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由140/90 mmHg下调至130/80 mmHg,下调幅度整整10 mmHg。

一时之间,关于高血压的讨论,成为业内业外网上的热门话题。

2月5日,由美国华人医师联盟、美国华裔心脏学会举办,北大拔山协办的“医言医行”科普访谈系列讲座,请来了几位在美国工作的内科医生专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我们一起讨论了这个大家关心的医学问题,向大家展现了关于高血压病的现代医学诊疗前沿和最新治疗手段。

高血压

主持:

·高磊 – 美国Virginia Masonry Franciscan 医学中心,心脏内科

·胡新歌 – 美国凯撒医疗集团 Fremont 医学中心, 心脏内科

嘉宾:

·范大立 –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心脏内科

·ChatGPT

图片

讨论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1

什么是高血压

2

我们对血压及高血压病的认识过程

3

影响血压的因素

4

高血压的检查手段

5

高血压的危害

6

高血压病的界定以及诊断治疗标准的前世今生

7

高血压的预防和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

8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图片

1

什么是血压

图片

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血压以及关于血压的几个定义和概念:

血压

血压是血液循环的直接动力,是我们的生命体征,没有血压就没有生命。

血压是血液从心脏泵出后,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是血管壁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血压随着心脏的每一次跳动而变化,是一个动态变量。

血压的几个定义

收缩压(高压)

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上升,推动血液涌向身体各个部位,此时血液对血管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

舒张压(低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从全身回流到心脏的压力。

脉压(脉压差)

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别。

正常血压(对于高血压而言)

小于120/80 mmHg。

高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都很重要,因为它们都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超过正常范围,都算高血压。

正常血压,血压升高和 高血压病

图片

正常血压

收缩压<120mmHg,同时,        

舒张压 < 80 mmHg 。

图片

血压升高

收缩压120-129mmHg,同时,

舒张压 < 80 mmHg。

图片

高血压病

1级:130-139/80-89 mmHg

 2级:≥140/≥90 mmHg

重要公式

血压 = 心脏泵血量  x 血管阻力

心脏泵血量 =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 = 每搏输出量(心脏每收缩一次射出的血量)x  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

▶ 在心率和外周阻力不变时,每搏输出量增大,射入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多,则收缩压明显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明显。 因此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则心脏舒张期缩短,在心脏舒张期内流向外周的血量减少,而主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明显升高。 由于动脉血压升高可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心脏收缩期内仍有较多的血液从主动脉流向外周,故收缩压升高的程度相对较小。 因此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在心输出量不变时,如果外周阻力增加,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舒张期主动脉内存留的血流量增多,因而舒张压明显升高。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是显而易见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相适应,才能使血管足够地充盈,产生一定的充盈压。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扩张可以缓冲血压。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脏收缩时射血必然会导致大动脉充盈度升高,血压上升;心室舒张期也必然会导致充盈度下降,血压下降,高低压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机体,通过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在心脏收缩期使升高的血压得以一定程度的缓冲,不至于过高;在心脏舒张期通过大动脉的适度弹性回缩,保证血管内一定的充盈度,使低压不至于过低。以此方式来缩小压差,保持循环动力相对稳定。波动过大的血压会造成循环动力和组织供血不稳,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大,还会造成血管受损概率升高。

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人体是有代偿机制的。一个因素改变,其他因素会随之改变来尽量保持人体的血压在一个正常的范围,而不是像数学公式一样的反应。比如说创伤大出血后由于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会下降,但是由于人体代偿机制的存在,少量出血后,血管的紧张性,心率都会随之适应性地增加,因而不会引起血压明显的变化。

图片

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2

图片

人类对血压的理解,以及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过程:

医学界对血压的认识与对其他疾病的认识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 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通过临床观察人们就已经界定出正常血压的数值,发现正常血压并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认识到血压升高对全身各个脏器(尤其是心、肾)造成的危害以及对寿命的负面影响。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年美国荣军医院的第一个现代临床试验,确认了高血压是一种疾病,以及将血压降到正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试验结果证明治疗高血压,特别是将血压用药物降至正常以后,可以显著减低死亡、中风和心梗等临床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认识到收缩压(高压)比舒张压(低压)在对靶器官的损害上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2000 年左右,我们对老年病人血压要控制到什么程度有了更清楚和深刻的认识。

2010-2020期间,几个大型临床试验澄清了一直困扰临床医生的降压目标选择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血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现代的临床治疗,以死亡、中风、心梗等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指导,在用什么样的药物和方法,什么时候开始用药物治疗,将血压降到什么程度算达标都有非常准确定量的指南。

图片

3

影响血压的因素

图片

血压受到许多可控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包括:

◐ 生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身体健康状况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

◐ 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睡眠、抽烟、饮酒等。

◐ 合并其他疾病因素: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等,可能会影响血压。

◐ 心理因素:压力、情绪波动等。

◐ 环境因素:气压、温度、湿度等。

因此,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做到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科学的药物治疗。

图片

高血压的检查手段

4

图片

正确测量血压

图片

▶ 选择合适血压计:位置保持血压计与心脏齐平,建议选择电子上臂式血压计;不推荐使用指尖、腕式血压计来测量血压; (电子血压计建议每年校准一次,厂商大多都会提供这项服务,否则不建议购买) 建议选择通过ESH、AAMI、BHS这三个机构任意一个认证的血压计。

测量前准备:测量血压前,请先让情绪平静下来; 一般建议,测量前30分钟不可进行剧烈运动,也不建议抽烟,并且需要避免饮酒、咖啡、茶等饮品,否则容易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 测量方法:在测量过程中,手臂、背部、双腿放松,手掌张开朝上,让袖带中心和心脏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建议初次将左、右上臂血压都进行测量,以血压结果较高的一侧作为之后血压测量的上肢。

正常成年人,建议至少每2年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家族史、肥胖、临界血压等),建议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自测血压,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则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正常人的血压是一个受心情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随时变化波动的数值,每天大概有30-40 mmHg的范围波动。只有晚期心衰病人的血压才很低而且波动很小,心率变化也很小。所以,测量血压需要在情绪放松,环境安静的情况下来测试。

血压趋势的变化,比绝对血压数值重要,尤其是在开始用药或者调节用药的时候。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测血压。另外建议在看病的时候,把自己的血压计带到医院,与医院每天都要经过校正的血压计进行比对,这样可以知道自己的血压计与医院的血压计的区别。

一般人在一天中会有两个血压的高峰和低谷,早晨6:00-8:00和下午4:00-6:00是高峰,中午12:00-1:00和凌晨1:00-2:00是低谷。

当你第一次因为血压高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首先要做的是区别高血压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这些疾病可通过手术或内科方法得到根治或改善。

▷ 原发性高血压:没有任何确定的疾病或病因的血压升高。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而95%高血压病人都是原发性的。

医生的常规检查手段:

◐ 常规检查: 心电图、尿常规、血糖、血电解质/肾功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 特殊检查: 尿肌酐、白蛋白、 超声心动图。

◐ 对于一些难治性高血压: 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和肾血管影像学。

高血压患者靶器官评估及常见表现:

心血管 (心电图, 考虑超声心动和运动实验) :左心肥厚, 心绞痛, 心肌梗塞, 冠脉再通术后,心衰 。

脑血管 (神经系统体检) :既往中风史,脑出血,脑梗史。

慢性肾病(血电解质/肾功能是基础) :血肌酐增高, 尿微小蛋白/肌酐比值。

外周血管病(体检是基础) :颈动脉疾病,肢体动脉疾病,主动脉疾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检查)。

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疾病,这些疾病与高血压并存却不一定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在在治疗高血压选择用药的时候,要考虑并存疾病的存在。

图片

5

高血压的危害

图片

高血压到底是不是病?还是只是危险因素?血压135/85 要不要吃药?

答案是肯定的。

前文中提到,高血压状态,是一个隐形杀手。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血压可以高到150-180 mmHg,自身都没有明显感觉。但是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则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危害和损伤,进而发展成靶器官的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控制血压在正常范畴,可以降低50%的心衰,30-40%脑卒中,20-30%冠心病和肾病的发生率。血压每降10mmHg,可以避免10-15%的死亡率。

图片

高血压病的界定及诊断

6

图片

高血压病的界定以及诊断治疗标准的前世今生

什么时候需要用药物治疗,治疗到什么时候算达标:

血压只要超过了正常值,靶器官的损害就会发生。但是,血压数值只有在到达高血压病的程度之后,药物治疗才会有保护靶器官效果。

2013-2015年的高血压病界定:

正常血压:<120/80 mmHg,

高血压病: >150/90 mmHg

2016-2019年的高血压病界定:

正常血压:<120/80 mmHg,

高血压病:>140/90 mmHg

2017年后: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高压在130-140 mmHg之间时开始主动控制血压,可以达到降低心梗、心衰、脑卒中的效果,降低靶器官不良事件的几率。

图片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正常血压120/80 mmHg的标准一直没变,血压高过这个水平,就会有靶器官的损伤。明确临床证据支持治疗有效性的140/90 mmHg也没有争议。争议的主题聚焦在在过去15年中,随着新的临床数据不断出现,开始主动降压的起点越来越低。

现在的临床共识:血压升高在120-129/>80 mmHg,虽然可以引起靶器官损伤,但是治疗效果没有临床证据支持。高血压病 >130/80 mmHg 以上,是我们开始主动控制(药物和非药物)高血压的临界点,开始治疗可以收到临床效果。

图片
图片

7

预防和非药物治疗

图片

高血压的预防和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原则:

老生常谈,耳熟能详:

坚持运动:维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可预防控制高血压,如园艺劳动、走路、家务、太极拳和游泳等。

☑ 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增加高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5g(2g 钠离子)-  WHO。

多吃蔬菜和水果。

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可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限制饮酒:不饮酒或少量饮酒。

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效果幅度虽然小,但是叠加起来是很有意义的,下列为每种方法平均降低血压幅度:

减肥 5-20 mmHg

健康饮食 8-14 mmHg

戒烟 5-6 mmHg

统计中国年轻男性吸烟比例曾经高达70%

少吃盐 2-8 mmHg

运动 4-9 mmHg

少量饮酒 2-8 mmHg

但不应该把饮酒作为治疗手段

图片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8

图片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一种降压药物,可以降低血压10-15 mmHg。

用药原则

最小有效剂量,阶梯式逐步递增。目的是24小时内的血压稳定压低。需要药物联合治疗时, 要注意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2020

用药指南

一类用药

▷ ACE-I/ARB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钙通道阻滞剂

利尿药

二类用药

螺内酯. β-阻滞剂、α-阻滞剂, 脑干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 保钾利尿剂

中枢类降压药不是最好的选择。

前面提到,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疾病,这些疾病与高血压并存却不一定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在在治疗高血压选择用药的时候,要考虑并存疾病的存在。

2018

用药指南

并发疾病

建议用药

心力衰竭  

CE-I/ARB  β-阻滞剂 利尿药 螺内酯

后心肌梗塞

ACE-I/ARB  β-阻滞剂

冠心病  

ACE-I/ARB  β-阻滞剂 利尿药, 钙通道阻剂  

 糖尿病     

ACEI/ARB, 钙通道阻滞剂, 利尿药   

慢性肾病

ACEI/ARB 

 脑卒中 

ACEI, 利尿药

孕妇

 α、β受体阻断药 拉贝洛尔 (首选), 硝苯地平, 甲基多巴

如何调整高血压用药

高血压药物的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调整方案也不同。医生会将您的病情、并发疾病、药物效果和副作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下是一些调整药物的建议:

☑ 监测血压:血压监测是确定是否调整药物的关键因素。

 血压控制:如果血压仍然不在理想范围内,可以考虑增加剂量或添加新的药物。

药物副作用:如果药物产生了不良副作用,可以考虑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如果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可能需要更换药物。

健康状况变化:如果患者的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例如患有其他疾病,可能需要调整药物。

沟通:与医生沟通是最重要的一环。

重要提示:不要独自调整高血压药物,因为这可能对您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危害。 

指南建议

如果治疗一个月后血压不达标 (不包括高血压危象)

第一种药加量

加入第二种药

如果两种药物治疗不达标,

加入第三种药

考虑加入第四种药

避免在同一个病人同时使用ACE-I/ARB (效果过快过低)

如果加到三种药还不满意,则需要送病人到专科高血压门诊,需要寻找其他病因。

图片
图片

讲座幻灯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联系我们(北大八三同学会):

bashanforum.pekinguniversity@gmail.com

图片

点击名片

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