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学(六)

 晨曦深处 2023-08-21 发布于广西

上学(六)

大学里的煤油灯

张项学

看到这个题目,朋友一定会感到惊讶,人们眼里金碧辉煌的大学怎么会用煤油灯?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我参加了考试并很幸运地被开封师专录取。当时还不叫师专,叫开封师范大专班,后来改成师专,遗憾的是最后连师专也没了,建校一百周年庆典完毕,就被并入到了河南大学。

大专班也好,师专也好,能上学就成。高中毕业后就一直想上大学,但当时是凭大队推荐的,没有关系的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又红又专的人去上学,自己只能呆在学校里围着一群孩子们转,上大学就成了一个不敢去想的梦。正因为如此,我,不仅仅是我,应该是我们这一届,很珍惜上学这个机会。

赶到位于开封中山路的学校报到后,看到宽敞明亮的教室,图书丰厚的图书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但没几天就出现了新问题。1978年是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行各业都在快马加鞭地向前赶,耗电量骤增。市里不得不采取分区停电的办法以缓解矛盾。这样,晚自习就成了问题。如果放到现在,指不定学生会有多高兴呢。可那个时候压抑了多年的求知欲驱使着那一届学生不可能眼看着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掉。

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校方每天晚饭后,在校园放上几个煤油桶。同学们拿着自己的灯随便灌煤油。我当时也很快学会了自制煤油灯。一个空墨水瓶,剪一块瓶盖大小的牙膏皮,钻上一个眼,撕一片旧报纸卷个灯芯穿进去,一个小煤油灯就做成了。

就这样,一个教室里每晚燃烧着几十个小煤油灯,学生们在那昏暗的灯光下读书。虽然小时候就在家里的煤油灯下读过书,对那淡黄而微弱的灯光并不陌生。但那浓浓的油烟实在是呛得厉害,没办法,我就戴了个口罩。晚上到宿舍一看,吓一跳,口罩全都黑了。

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露天放着煤油桶,教室里燃放着煤油灯,而我们的教室又是老式的木楼,这是多么可怕的火灾隐患啊,但当时谁还顾得了这些。

为了改变油烟呛人的学习环境,我们几个人背着书包跑进了市工人文化宫的阅览室。开始还行,觉着挺好的,可后来知道的人多了,那阅览室早早就被学生们坐满啦。人家不干了,开始凭证出入,我们又失去了一个学习环境。

实在没办法了,我们就跑到龙亭外面路灯下看书。挨着的路灯下有一帮头上顶着鞋子打牌的人,他们还时不时地向我们张望,似乎有点想不明白,这几个书呆子怎么不玩呢?

好在那段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供电恢复了正常。我们又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晚自习了。不过,那个自制的煤油灯我还保留了一段时间,立马就扔了还真有点舍不得,它毕竟陪伴着我度过了那段难以忘怀的晚自习。

在建国70周年征文中,我写了一篇《在灯光中前行》,当时也想到了在开封读书时的煤油灯,它是社会发展中的过渡,它也是祖国由弱到强的一段时代见证。当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灯光装点了祖国的大城小镇,灯光撑起了祖国的前脊后背。有多少人在默默无闻地为灯光增辉添彩,有多少人踏踏实实地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每一个中国人就是一盏灯,成千上万盏灯汇成无边无际灯的海洋。

煤油灯虽然早已经走进了博物馆,但它曾经伴随的人越来越坚强,它曾经照亮的事业越来越辉煌。

大学的煤油灯

昏暗油灯兹炳灵,山村照过入华庭。

汴梁犹记当年事,无愧前人夜聚萤。

悠雲作于拾叶斋

2023/08/19

感谢关注在看,与朋友一起欣赏

相关链接:

上学(五)

上学(四)

悠雲说七夕

我喜欢的宋词(7)

生态日漫行黄河廊道

《悠雲诗笺》留言作品(23)

悠雲说立秋

游周仓庙   品楹联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