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释”“疏”等注解词义的区别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8-21 发布于江苏
《“注”“释”“疏”等注解词义的区别》

在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时,往往会遇到很多“我注六经”的注释本。比如《论语》的注释本,多达几百种,甚至上千种,汗牛充栋。各种版本的集解、义疏、集注、正义,又是什么区别呢?下面对读史中,常见的几个字(词)义,归纳如下,与朋友分享。
1、经:指古代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注:解释经书的内容。
3、传:传述的意思,多指解释经文著作。
4、笺:本指传的阐述和发挥,后来只指解释的意思。
5、疏:在注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疏导说明。注,是训诂字词;疏,是疏释文意。如《十三经疏注》,本是二本书,后合二为一。
6、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成为正义。如(清)孙诒让的《周礼正义》。
7、集解: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的一种注释。如(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郭庆藩的《庄子集释》。
8、句章:分析文字的章节和句读,分篇为章,析章为句。如,(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9、训诂:“诂”的意思,是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古语。“诂”是用当代的话来解释古代的语言。
10、索隐:即索引,对古籍的注解考证。如(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