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何任、李忠治疗肠癌验案

 fulhfulh100 2023-08-21 发布于北京

注: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文内药方切忌自行找来服用!肠癌病机 :湿、毒、瘀、痰、虚五个方面

李忠用过的药方

1、明代《医方考》的六和汤加守宫  用于脾胃虚弱,湿浊内阻,

组成:砂仁、藿香、厚朴、杏仁、半夏、扁豆、木瓜、枳壳 党参、赤茯苓、白术、甘草

大肠癌病机特点在于脾虚湿重,故治疗健脾化湿应贯穿始终。方用六和汤为基础加味。合用守宫通络解毒。六和汤以四君子汤健脾补气为主,佐以生薏仁、扁豆、木瓜健脾除湿,助脾运,而绝生痰生湿之源。“大肠者,传导之官”,以通为用,加用藿香、杏仁、砂仁、厚朴、枳壳等行气通腑之品,共奏健脾·化湿、解毒之功。综观全方,补从脾胃入手,泻从湿浊入手,以补为要。

2、黄元御的化坚丸+鸡血藤:用于瘀毒内阻肠络

组成:鳖甲,桂枝,茯苓,丹皮,桃仁,杏仁,橘皮,半夏,牡蛎,甘草,鸡血藤30克

3、乌梅丸加减

4、虚证: 生黄芪30克 炙黄芪30克 仙鹤草30克 怀山药20克

5、抗癌药物:守宫6克,白花蛇舌草15克,半枝莲15,龙葵

 医案1、李某,男,63岁,乙状结肠癌,术后病理,浸润性腺癌,中分化。术后化疗6次。化疗中,出现Ⅱ度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症。

初诊,2005-11-2,【症状】下腹部隐痛,乏力,食欲差,食后腹胀,睡眠可,大便粘腻不爽,手足麻木。舌淡暗苔白腻,脉滑。

【辨证】脾胃虚弱,湿浊内阻。【治法】益气健脾,化湿解毒。

【辨治要点】大肠癌病机特点在于脾虚湿重,故治疗健脾化湿应贯穿始终。方用六和汤为基础加味。合用守宫通络解毒,共奏健脾·化湿、解毒之功。综观全方,补从脾胃入手,泻从湿浊入手,以补为要。处方:六和汤+守宫

太子参15克 炒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生甘草10克 藿香10克 厚朴15克 砂仁6克 清半夏10克 木瓜15克 白扁豆10克 枳壳6克 杏仁10克 生薏苡仁15克 青皮10克 陈皮10克 守宫6克

【二诊】12月8日【症状】服用上方后,腹胀较前明显好转,食欲可,手足仍麻木,偶有胃脘部不适,大便调,舌淡暗苔白,脉濡。

【辨证】脾肾不足,血虚络阻。【治法】健脾补肾,养血通络。

生黄芪30克 炙黄芪30克仙鹤草30克 鸡血藤30克 党参15克 清半夏10克 厚朴10克 何首乌15克 白蒺藜15克 莪术15克 守宫6克 天冬30克 淫羊藿30克 桑枝桂枝各15克 佛手6克

【辨治要点】手足综合症是部分细胞毒性药物在治疗中的较常见副反应。手足综合症虽然不会危险患者的生命,却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者可能使化疗无法进行,影响疗效。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乏养。同时,化疗又容易导致络脉受损,络虚受风,是手足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所以,手足综合症的治疗应以健脾补肾,养血通络为大法,选用健脾补肾的药物(黄芪、党参、灵芝、淫羊藿等)基础上,配合定风丹(首乌、白蒺藜)加鸡血藤、桑桂枝等养血祛风通络。诸药合用,使脾肾得健,络脉通畅,四肢末得养,则症状可见缓解。

另外,对于手足综合症,还可配合中医外治法(桑桂枝各15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15、生首乌15克、白蒺藜15克、木瓜15克、红花10克、生黄芪30克。水煎外用,温水泡洗手足,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临床有很好的疗效。

【三诊】2009年9月2日。患者近4年来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病情明显好转,手足麻木基本消失,诸症得解,定期复查胸腹部CT等均未见明显异常。一般情况较好,食欲正常,睡眠可,偶有胃脘部不适,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濡。

【辨证】脾肾亏虚。【治法】益气健脾滋肾。

生黄芪30克 炙黄芪30克 仙鹤草30克 怀山药20克 紫苏梗、荷梗各10克 白芍40克 枳壳15克  生白术30乌梅30克 炮姜15克 丹参15克 三七块10克 徐长卿15克 连翘10克 陈皮10克 白花蛇舌草15克 生甘草15克 神曲30克 炒酸枣仁10克 灵芝20克 续断30克

【辨治要点】患者素体脾肾亏虚,且疾病日久,肿瘤消耗,加之年老脏腑功能减弱,使正虚之本加剧,脾肾亏虚尤甚。目前病情相对稳定,症状较前明显缓解,故治疗以补养先后天之本为重点。患者在此后的中药治疗中沿用益气健脾滋肾之大法至今。症状上有明显缓解。尤其是在纳差、腹胀、大便不调、易疲乏等方面改善明显。

医案2、张某,54岁,直肠肿瘤,2008年11月手术,术后病理浸润性肠癌,中分化。

初诊,2008年12月31日,时有腹痛,纳差恶心,易疲劳,心烦口渴,睡眠欠佳,易醒,小便正常,大便干,舌暗苔黄腻,脉弦。病机重点在脾肾虚和瘀毒内阻肠络

辨证 瘀毒内阻。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腑

黄元御的化坚丸加鸡血藤

制鳖甲30克 桂枝15克 茯苓30克 牡丹皮15克 桃仁10克 杏仁10克 陈皮15克 生甘草15克  白芍40克 枳实15克  生白术40克 鸡血藤30克 黄芪30克 仙鹤草40克 干姜 15克 肉苁蓉30克 炒酸枣仁15克 柏子仁10克 火麻仁15克

二诊 2009-3-26,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

一般情况尚可,恶心、纳差,睡眠差,腹部发凉,坠胀不适,得温痛减,大便溏,4-5次/日,小便不畅,易疲乏。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辨证 :脾肾阳虚,热毒瘀滞。治法: 温脾益肾 清热解毒

处方  乌梅丸加减

乌梅 30克 制附子30克 细辛3克 干姜15克 甘草15克 川椒10克 黄连10克 黄柏10克 党参20克 黄芪30克  制黄精15克 制首乌15克 牡蛎30克 鸡血藤30克 三七块10克 泽泻30克 僵蚕15克 炒酸枣仁10克

三诊 2009-8-19,睡眠好转,食欲可,仍易疲乏,口干,胸胁满闷,大便好转,小便正常。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

柴胡15克 黄芩12克 党参20克 清半夏10克 乌梅30克 炮姜15克 忍冬藤30克 苍术15克 炒白术15克 枳壳6克 生黄芪30克 炙黄芪30克 仙鹤草30克 山药30克 紫苏梗、荷梗各10克 三七块10克 白芨30克 徐长卿15克 白花蛇舌草15克

服用此方后食欲正常,眠可,二便调。

医案3 、王某,女,63岁,乙状结肠癌。1996年2月手术,术后病理示: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术后行2个周期化疗,因重度骨髓抑制,肝功能迅速恶化终止化疗。

初诊 1996-5-26, 困倦。食少,总是很疲乏,胸闷,双腿沉重,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舌淡苔薄白;脉濡。

辨证:脾虚湿盛。治法:益气健脾,化湿解毒。

处方:六和汤加减

生黄芪30克 炙黄芪30克 太子参15克 炒白术15克 茯苓15克 藿香10克 厚朴15克 砂仁6克 清半夏10克 木瓜15克 白扁豆10克 杏仁10克  丹参15克 焦山楂15克 威灵仙15克 龙葵15克 白花蛇舌草15克

二诊,1997年1月25日,期间延用上方加减,症状改善较好。但是仍有右胁肋部疼痛不适,口干口苦,舌暗苔白腻,脉滑。B超提示:脂肪肝。

辨证:肝脾失调,浊脂内生。治法:健脾疏肝,祛痰化瘀。

处方:鳖甲15克、茵陈15克、女贞子30克、郁金15克、海藻15克 青皮10克 陈皮10克 丹参15克赤芍15克 白芍15克 黄芪20克 何首乌15克 嚼槟榔10克 焦山楂10克 白花蛇舌草15克。

  服用上方后,患者脂肪肝减轻。

辨证要点:脂肪肝是肿瘤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化疗往往影响了肝脾功能,肝失疏泄则木不疏土,而致脾气运化失司,脾失健运则困遏气机而致肝之疏泄失用,共同成为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

  治宜健脾疏肝与祛痰化瘀入手。期间,患者一直坚持服用中药。

  四诊,1998年2月27日,期间延用上方加减,食欲可,睡眠可,二便基本正常,大便不成形得到明显缓解,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脾肾亏虚。治法:健脾温肾。

生黄芪30克 太子参15克 炒白术15克 苍术15克 茯苓15克 桂枝15克 炮姜20克  生薏苡仁30克 莪术15克 鸡血藤20克 香附12克 砂仁10克 菟丝子30克 肉苁蓉15克 嚼槟榔10克  龙葵15克

  李忠教授辨证要点:患者定期复查,肿物无复发转移,大便基本正常,无便血,无肛门下坠,面色红润,体重增长,各项指标正常,遂采用健脾温肾的治则遣方,以固后效。

 医案4、陈某,女,58岁,患者出现便血,无明显诱因,没有重视,也没有去医院就诊治疗。愣是拖了近10个月......刚开始便血加重,伴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行直肠指诊:距肛门5厘米8点处可及一带蒂肿物,直径约3厘米,菜花样,蒂直径约1厘米,质稍软,肿物表面欠光滑,质脆,指套染血。考虑直肠癌可能性大。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直肠混合性腺瘤恶变,呈高分化腺癌结构。术中发现右肝有两个实性结节,术后行肝动脉导管造影,未显示明确癌转移征象,行预防性肝动脉导管化疗1次。西医药治疗后,为防治复发转移,缓解症状,来求助中医药治疗。

  2004-1-7初诊,刚做完手术没多久,疲乏,没力气,不思饮食,睡眠还行,小便正常,大便每天三次,质稀,下腹部感觉坠胀疼痛。舌暗苔薄白,脉沉。

  治法:滋肾健脾,化痰散瘀。

生黄芪15克 生薏苡仁15克 补骨脂15克、女贞子15克,石菖蒲15、莪术15克 半枝莲15、守宫6、夏枯草15克、柴胡15克 枳壳15克 焦山楂15克

  辨治要点:肠癌患者多为脾肾阳虚之体,该患者病程较长,手术化疗后,脾肾亏虚尤甚。脾失健运,所以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脾肾亏虚,固神疲乏力;痰瘀结于肠腑,气血运行不畅,因此下腹部坠胀疼痛。

  二诊 2004-8-25,患者回去后坚持服用中药,来复诊,一般情况较前好转,耳鸣,眩晕,咽干口苦,失眠多梦,食欲可,大便数日未行。舌红苔黄,脉弦。

  辩证: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治法: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处方: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根据患者症症加减,辨证用药。

天麻10克 钩藤15克 怀牛膝15克 川芎15克 炒栀子10克 杜仲15克 珍珠母15克 草决明10克 石菖蒲15克 生白术30克 何首乌15克 番泻叶2克 

三诊2005-8-30,患者一直坚持服用中药调理,饮食、睡眠、二便皆正常。

  症状:时有耳鸣,无眩晕,食欲可,睡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濡。B超示:肝内多发囊性占位。

  辩证:肝郁脾虚,痰瘀互结。治法:健脾燥湿、软坚散结。

肝囊肿,属“积”范畴,基本病机在于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而生,治疗的重点在于健脾疏肝,化痰散结。

黄元御:化坚丸加减

鳖甲20克桂枝8克 茯苓15克苍术15克 白术15克 川芎15克  杜仲15克 磁石15克 草决明10克 夏枯草15克 黄芪30克 仙鹤草30克 生薏苡仁30克 香附12克 泽泻15克 龙葵30克

四诊2008-4-23,症状:食欲可,睡眠一般,二便调,舌淡暗苔黄腻,脉弦涩。CT显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辨证: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治法:行气疏肝,软坚散结。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是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直肠癌术后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要警惕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一经发现,尽快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辨治要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因痰凝湿热蕴结,气血瘀滞,日久积聚不散所致。注意辨清气滞、痰凝、湿热、血瘀不同证候。

治疗上采用疏肝行气、温化寒痰、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之法分而治之。

生黄芪30克 柴胡15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赤芍15克 茯苓15 牡蛎 30克 夏枯草15克 浙贝母15克 鸡血藤30克 炮山甲6克 僵蚕15克 生杜仲15克 焦三仙各10克 炒酸枣仁10克

  患者坚持服用中药,期间纳差、大便不调、眩晕等有所反复,据症脉选择上述方剂加减应运,取得一定疗效。患者定期复查,未再复发。

首届国医大师何任治疗直肠癌医案

医案1、吴某,女,37岁,工人。1990年6月20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4月初患乙状结肠癌,经某肿瘤医院作手术切除并进行化疗。半月后,因体力虚弱明显(血象:血红蛋白62g/L.白细胞1.3x10”/L),恶心,呕吐,于是终止化疗,请求中医治疗。诊时,腹痛,腹泻(日15次左右),浑身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神怠,毛发稀少枯黄,苔白薄腻,脉濡。乃正气虚衰,邪毒未尽。治则:扶正健脾,祛邪抗癌。

生晒参6克(另煎),黄芪20克,苍术、白术各15克,白芍18克,黄连4克,广木香9克,七叶一枝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猫人参30克,蒲公英30克,马齿苋30克,薏苡仁100克(分次煮熟,每日晨空腹服食)。

6月27日二诊:服药7剂,腹痛减轻,腹泻次数减少日7—10次。药后见效,原方再进。

7月12日复诊:大便基本正常,日1一2次,已成形。腹痛基本消失,头晕、虚乏好转,恶心除,精神渐朗。血象检查:白细胞3.8x10”/L,血红蛋白98g/L。饮食渐增,面色略有好转。原方去马齿苋、广木香,加淮山药15克,绞股蓝30克,归脾丸30克(包煎)。

9月5日复诊:症情稳好,大便正常,纳食展,夜寐较安,血象检查正常,惟下肢疲乏。上方去黄连,加川断9克,川牛膝9克。

11月20日复诊:体征消失,二便正常,体力恢复较快,血象及B超、CT等检查均正常。续以上方加减,调治年余,再次复查均正常,病得治愈康复。自感恢复良好,于1992年1月3日上班工作;后又坚持继续服药2年,其中又经3次复查未见异殊。随访至今,康复如常,坚持上班工作。吴某还介绍其胞妹(患乙状结肠多发性息肉,医院要其住院手术,其不愿手术,经诊治半年而痊愈)及其他癌症患者到何任教授处求诊,皆获得良好效果。

本病属于中医学“脏毒”等范畴,其发病主要与肠胃失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或饮食不节,损伤肠胃,酿成湿热,浸淫肠道,肠道气血运行不畅,日久蕴结化为热毒,致使正气内耗,邪毒内盛而发病成癌。中医治疗本病主要运用扶正祛邪与辨证施治相结合的原则。本案肠癌虽经手术切除,但症状未改善,又因化疗而正气日虚,体力不支。若继续化疗,或加速恶化重笃。至此,西医及患者要求中医治疗。何任教授则视病情辨证施治,以扶正祛邪为大法,随证略作加减。共调治2年,得以治愈康复。

医案2卵巢癌、直肠癌

张某,女,49岁,工人。1992年6月29日初诊。患者1992年5月28日因便血3月,经省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直肠癌,即住院行手术切除,在手术中发现右卵巢切除手术,并化疗1次。6月23日,因少腹疼痛较甚,经复查发现,腹部及膀胱有转移灶。最后确诊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三期,伴结肠、淋巴结及脂肪纤维结缔组织转移性腺癌。患者拒绝再次手术,要求中医治疗。经病友介绍,前来诊治。诊时少腹部阵发性疼痛,胀满,头晕乏力,纳差,面色苍黄,夜寐不安,神怠,行走乏力,需由家属二人扶持。血象检查:白细胞3x10”/L,血红蛋白82g/L ,血小板80x10’/L 。苔白腻,脉虚。诊为正气亏虚,邪毒内滞。予扶正祛邪并进。

西洋参3克(另煎) ,黄芪18克,制黄精15克,猪苓15克,半枝莲15克,七叶一枝花18克,白花蛇舌草15克,蒲公英30克,延胡索15克,白芍15克,川朴9克,淮小麦30克,红枣30克。

7月11日二诊:药后阵痛明显减轻,腹胀消失,饮食略有增加,自感体力略有恢复,行走亦能自主。

7月25日三诊:腹阵痛消失,纳食、二便正常,体力恢复较好,精神大振。血象检查:白细胞3.8x10’/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100 x 10’/L。药效已显,上方去延胡,再服。

8月29日复诊:症情稳好,寐安,饮食、二便如常,血象检查同上。原方加归脾丸30克(包煎)。另配服“扶正消瘤合剂”。

10月25日复诊:诸症基本消失,体力恢复良好,血象检查正常。经原住院医院B超、CT等复查,病灶消失,未见异殊。续以上方略作加减,先后共调治近2年(期间自练气功3个月后终止),其病基本治愈。为巩固疗效,尚在间断服药,一切稳好。

按:卵巢癌、直肠癌属于中医学“癥瘕”、“肠覃”等范畴,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前者可能与环境、生活条件及营养因素等有关;后者可能与大肠慢性炎症、息肉和腺瘤有关。而中医学认为,多由脏腑虚弱,正气不足,湿浊内生,或气滞血瘀,邪毒蕴结肠道或胞宫所致。本案例既患卵巢癌三期,又伴发直肠癌及腹腔淋巴转移癌,先后二次手术。术后不久又见腹部及膀胱转移病灶,正气亏虚,元气大伤,邪毒稽留不去。此时若再作手术或放、化疗,其正气必将衰败,病呈危象或一蹶不起。对此,中医治疗先以扶正固本为主,辅以祛邪抗瘤治之。待正气渐复,病情较稳定,则可继以扶正祛邪并重,随证加减而治。方能控制病情,乃至改善、治愈、康复。

eBioMedicine:摄入海军豆或能改善结直肠癌幸存者机体的肠道健康 帮助调节机体免疫和炎症过程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将海军豆(navy beans)纳入到结直肠癌幸存者的饮食中或能通过调节与肥胖和疾病相关的标志物来给肠道和宿主机体健康带来积极性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在常规膳食中添加一杯海军豆的BE GONE试验的参与者机体的肠道微生物组会发生积极性的变化,这或许与癌症预防和治疗结果改善有关,这些改变包括α多样性的增加或益生菌(粪杆菌、优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水平的增加,以及机会致病菌水平的降低。
研究者Carrie Daniel-MacDougall说道,仅通过饮食干预就能观察到微生物组多样性的变化是非常罕见的,这或许强调了一种现成的益生元食物能带来这种改变的潜力;在为其八周的研究过程中,参与者机体的肠道健康得到了改善,其主要标志为有益菌群的增加,从而就能抵御有害细菌的侵袭。

一种叫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的检查手段被认为有望代替结肠镜。国外克罗伊登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该研究评估了FIT排除高危症状患者结直肠癌的准确性。结果显示,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在对排除结直肠癌方面十分灵敏,且准确率高达99.8%,而检测出肠癌的准确率为97%。换句话说,若患者采用FIT,且检测结果为阴性,那么其无癌的几率为99.8%,不需要再去医院通过侵入性的检查来诊断,可以减少患者检查的痛苦。而如果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有97%的可能性为癌症,需要进一步治疗。此外,FIT使用方法便捷简单,在家里即可进行,免去了到医院排队、预约的时间。因此,研究者们认为,这项研究很可能改变肠癌的预后和对肠道症状患者的护理,有望取代结肠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