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韩国逢人就问的16人格】enfj人喊你,快来测一下!

 若歌sweet 2023-08-22 发布于山东
全文 1600 字左右,建议 10 分钟阅读。


附:16人格测试的免费版:
https://www./ch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仅供娱乐,不可当真。

1

自从测了 16 人格,作为一个enfj-A,一边是一资深研究 16 人格的讨论,讨论完就开始每天在办公室和师姐讨论,在宿舍和室友讨论,其结果就是,真的是越来越了解自己,对这个东西上头。初步分享下学到的研究成果。

「作为enfj,和任何人都能聊,总在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总在共情他者,也总在学习如何处理内耗。」

作为e人,外向本人。

喜欢表达,喜欢交流,喜欢和不同的人交流,喜欢尝试新玩意~

上了出租车,一个人无聊的时候也能和司机师傅聊个半天。但同样的,生活中也不会有太多的戒备心。容易上当受骗也是e本人了。

作为n,理想本人。

喜欢一切浪漫主义和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也会为了一些不实用的东西买单。喜欢张艺兴痴迷的时候,会在不同的阶段为不同的代言产品买单。也总是在脑海中勾勒一些理想的未来图景,自己也喜欢买各种日历,各种有的没的。

尤其是在发生涉及利益的事情上,很多时候为保持和谐,自动退出这种现实的利益角逐场,因为觉得自己不喜欢竞争、也不喜欢任何利益事件的参杂。即便知道人要现实点,还是希望靠自己达到现实,迈不过去这个关卡。

作为典型的f,感性本人。

从 7 年理科毅然决然转到文科,也依然快读了 7 年了。热衷于感性,热衷于共情和同理心,也很敏感于外界的一切评价和变动,就连在学术研究中,我都讨厌量化和思辨,喜欢做质性研究,也喜欢在田野中遇到各类不同的人,共情他们、倾听他们。这对我来说,做学术是一件好事,但是等到需要理论抽象和凝练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很难挑出来。

作为典型的j,内耗本人。

很喜欢控制自己的生活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太喜欢列计划了,还喜欢收拾。且,干什么都要计划一下,结果当计划实现不了,不能满足自己的时候,就会疯狂内耗。

喜欢做决定,在别人都说还行的时候,迫不及待自己要立刻完成这个事情。

难以做到在生活中完全自洽,遇到不友好的评价,要内耗个把个月,需要依靠外界的反馈而活着。

好在,e可以调解一下fj带来的困扰,尽量减少内耗。

2

对自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也进行了梳理,发现和同样fj的同学聊天,往往容易都能共情到彼此,但是聊完之后,大家都容易很累,因为过度共情本身,容易让人失去自我。

「共情所要求的是一个“细心的、有共情力的观察者”,对于事物不再有任何自身的看法,因为他完全融入了他人的看法之中。但当敏感地看齐之后,则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我。」(《敏感与自我》「共情与失去自我」部分)

和e人聊天就很容易停不下来,每个人都要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和i人,就很容易戛然而止,扫兴而归。

和s人聊天,因为s人比较现实,发现很容易陷入到彼此互相鄙夷的境地。s人嘲笑n人的浪漫主义和不切实际,n人嘲笑s人的现实和务实。

f共情能力很强,好姐妹之间很容易互相理解和共情;t比较理性,更多地时候扮演提出解决方案。感觉男性t居多,f女性居多。我怀疑男女之间在处理亲密关系中的不理解,大概源于此。

和j的同学一起聊天很容易干架,彼此都容易陷入到说服彼此的境地,然后不了了之;和p人聊天真的很容易打开新大陆,他们的活在当下,遇到困难时候的合理化自我的选择,真的很容易缓解j人的内耗,也让j人感受到原来人生还有这样的活法。

而在《敏感与自我》中提到,「朋友之间成功而有益的对话,更多但是视角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共情和挑战之间,“你”与“我”之间的来回跳动。优秀的p人,甚至可以做到在“以我为中心”的方向上,不断地逾越共情的基本态度,但与此同时又不能完全失去“以你为中心的视角”。」

以前自己在选择朋友的时候,总是喜欢选择和自己几乎一样的。现在发现,伴随着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都会在生活之中出现。也越来越清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人生选择,现在已经在努力逐渐向p看齐。现在想来,这半年来,读的各种心理学,庄子等,都是自我在内耗中寻求的另一条出路。也是因为这个,所以又开始和p人交流多了起来,和j人反而少了。

用我室友的话说,了解了朋友或者亲密关系的人格,就会有的放矢,不会想着要改变对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