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养生之我见

 孙郎中 2023-08-23 发布于山西
​ 癸卯年农历08月23日17:01:06进入处暑节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可见,“处”即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至此而止,开始退伏潜藏,以待来年了。处暑到,意味着人们终于要和酷热说再见了,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还不时有清凉的秋雨降临。从这时候开始,南方或许还有秋老虎的余威肆虐,但居住在北方的人们会先感受到由夏转秋的凉意。由此说,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它是从暑热高温下降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处暑又如同是一扇门,一打开,柔和的凉风就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无比凉爽。此时,天渐高而云渐淡,秋韵透出淡雅,一年之中最舒适的时候就要来到了。秋日的色彩与成熟,令人心生喜悦;凉爽与平和,给人以冷静的思索,这是一个让人静下心来而又满怀希望的节气。

 从处暑开始,天地之间暑热缓解,而清凉渐起。此时最有益于平时烦躁、失眠、头晕、易发脾气之人。因为天地之力开始向下使劲了,人居其间,亦受天地气机的影响,人的阳气亦开始向下收敛了。最好的方法是借天地之力以调理身体。比如,可在此时常服乌梅固本汤或乌梅冰糖水!民间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之说!酸梅汤是以乌梅为主要原料熬煮而成,酸甜开胃,既能消暑生津,还能补水润燥,处暑节气喝它再合适不过了。当然,其他酸性食物也有此作用,如陈醋、柠檬、百香果、石榴、猕猴桃、柚子等,以其酸性收敛阳气,勿使上浮为患,这样我们人体阳气也会跟着下敛,就能更好地跟上天地的节奏。另外,多吃酸也可顺应时节养肺,还对提高肝脏功能有很大益处。

 从处暑开始,暑气渐退,虽然还处在“秋老虎”期间,午间仍会有点热,但气温却已是呈下降趋势了,慢慢向凉爽过度,早晚也有凉风吹拂。也就是说,处暑并非完全不热,它属于“三暑”中的末暑,虽然接近尾声了,但民间还有“处暑十八盆”之说。因为古代人洗澡,可没有象现在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家家户户都是用一个大的木盆来洗澡的。而“处暑十八盆”的意思就是,在处暑节气后,天气大多还会热上十八天左右,也就是说,还需要洗十八天澡!而且处暑之“暑”为阳气,性属火热,易兼湿滞。人处于暑气之中,往往湿滞而脾胃偏虚。而一旦逢秋,则凉气易于乘虚而入中焦,最伤中阳。故处暑时节最需养好中阳,勿过食生冷水果及过吹空调。素体中虚之人需避免受寒,处暑时节即使天热亦建议穿个小背心,颇可养中阳。另外,日常要特别注意善待肠胃,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不要贪食瓜果。俗话说“秋瓜坏肚”,处暑过后,西瓜、香瓜、菜瓜、哈密瓜、黄瓜等瓜果的摄入要控制,否则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大家可多选择汤粥类滋阴养胃,如银耳红枣莲子汤、百合莲子粥、银耳糯米粥、山药粥、南瓜粥等。另外,大家还要减少食用辛辣刺激之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也要避免食用烧烤、炸鸡腿、羊肉串、炸薯条等食物。

 现虽到处暑,但夏季的湿气仍明显,古语有云:“湿土之令,始于大暑,终于白露”,处暑到白露这段时间仍为湿气主令,湿则困脾,故平时饮食需注意防暑祛湿,养护脾胃,以防秋季腹泻的发生。另外,大家还要注意双脚、颈部及后背的保暖,不可直接吹凉风。处暑来临,早晚会凉爽很多,但不要天一冷就马上全副武装,穿很厚的衣服。初秋是“凉”,但并没有感觉到“寒”,添衣时可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不宜一下子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宜,可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秋冻”有两大好处:一者可以帮助收敛阳气,使暑气多多收敛;二者能有效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高抗寒能力。另外,处暑之后,大家在夜间睡眠时要特别注意避风。不能在过堂风中睡卧,不要在敞开的窗下睡觉,建议睡觉时把肚腹盖好,另外还要注意避免从窗缝、门缝里吹出来的“贼风”,万一因此而引发面瘫,头风病等就麻烦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