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参的功效作用及名称由来

 子君zijun123 2023-08-23 发布于河北

玄参苦寒知

利咽散瘰疬

滋阴治劳嗽

解毒消斑痍


在封建时代,为了避帝王的名讳,药物也改换名称。如延胡索,始载《开宝本草》,原名玄胡索,简称玄胡,后因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称延胡索、延胡,至清代避康熙(玄烨)讳,又改玄为元,故又称元胡索、元胡。山药原名薯蓣,至唐朝因避代宗(名预)讳改为“薯药”,至宋代又为了避英宗(名署)讳而改为山药。

玄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清初,李中梓在其撰写的《本草通玄》中将玄参称作元参。元,在旧时常常做为避讳用字。清代为了避康熙玄烨之讳,《本草通玄》曾一度更名为《本草通元》,遂之玄参易名为元参。

玄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供药用。梁陶弘景曰:玄参“茎似人参而长大,根甚黑”,故名。玄,黑色。《说文》:“玄,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后多以玄指黑色,本品干燥后根呈乌黑色,因而《本草纲目》称其为黑参。古代医家认为,玄参色黑,性凉多液,滋肾效大,泻火力微,因此常将玄参作为清补肾经和清肺家燥热之用。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高可达1米以上,根肥大,1条至数条,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四棱形,有浅槽,无毛或有白色卷毛。茎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叶片为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尖,边缘具细锯齿。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暗紫色,蒴果卵圆形。其干燥根中部肥满,两头略细,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为乌黑色,微有光泽,具焦糖气。故马志谓:“其茎方大,高四、五尺,紫赤色而有细毛,叶如掌大而尖长,根生青白,干即紫黑,新者润腻”。

玄参主产于浙江。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本品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以切面黑色者为佳。生用。

玄参药性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要应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等病症。使用时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

玄参可以用治疗瘰疬、痰核、瘿瘤等证,这在古今本草及临床上均是如此之用,但对玄参的这一治疗作用,古今医家有不同看法,有认为取其散火,如李时珍说“其消瘰疬亦是散火”。有认为是解毒散结,有认为是软坚散结。

玄参治瘰疬的作用,应是因味咸而软坚散结。玄参为苦甘咸寒之品,从中药药性理论分析,具有咸味而能散结的药物均称软坚散结,并且软坚散结药均具有咸味,如海藻、昆布,从常用中药来看,无一例外。清热散结不同于软坚散结,清热散结是指具有清热,又能治疗“结”,如瘰疬、痰核、瘿瘤,这些药物主要有夏枯草、贝母、连翘等。玄参可以清热,也可以说清热散结,但由于其具咸味,也是其与贝母等药的主要区别。

《神农本草经》原文记载玄参主治“女子产乳余疾”,即产后病,产后病是什么病?《金匮要略》指出:“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通过对痉、郁冒、大便难的病机分析,玄参可用于产后大便难,此时可与地黄、麦冬同用,即增液汤,对于产后阴津亏虚,肠失滋润所致的肠燥便秘较为适宜,此证多见大便秘结难下,伴口燥咽干,口渴,舌质干红或瘦小,脉细数等。本品之所以能够治疗上述病证,主要取其滋阴之功也。这种滋阴作用,不仅用于产后肠燥便秘,也可用于杂病的阴虚燥热证,如消渴病患者的阴虚证也常用本方来治疗。

清代名医张锡纯对本品的上述作用也有深刻的认识,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本经谓其治产乳余疾,因其性凉而不寒,又善滋阴,且兼有补性,故产后血虚生热及产后寒温诸症,热入阳明者,用之最宜。愚生平治产后外感实热,其重者用白虎加人参汤,以玄参代方中知母,其轻者用拙拟滋阴清胃汤亦可治愈。诚以产后忌用凉药,而既有外感实热,又不得不以凉药清之,唯石膏与玄参,《本经》皆明载治产乳,故敢放胆用之。然石膏又必加人参以辅之,又不敢与知母并用。至滋阴清胃汤中重用玄参,亦必以四物汤中归、芍辅之,此所谓小心放胆并行不悖也。”中医素有产后多虚、多瘀、多热之说,因玄参偏凉,故可用于产后诸证属热者

玄参是个很常用的解毒利咽的药,民间很多民众都知道玄麦甘桔汤,咽喉不舒服了,用一点玄参来泡水喝,其实玄参利咽喉,一方面是它通过它的泻火解毒,那么火毒炽盛,咽喉肿痛可以用,另外它又能够滋阴降火,如果是阴虚火旺,上灼咽喉而出现的咽喉干痒疼痛,它常常和麦冬这一类,它也能够利咽。所以它对咽喉的疾病,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说过去患白喉,很多治疗白喉的方当中,从古方到今方,现在的一些临床报道,玄参可能都是一个首选的一个药物,它主要就是解毒利咽,白喉是咽喉的一个病证。

玄参与生地黄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治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等证,常相须为用。但玄参泻火解毒力较强,故咽喉肿痛、痰火瘰疬多用;生地黄凉血养阴力较大,故血热出血、阴虚内热消渴多用。

玄参凉血作用不及生地强。有认为玄参并不具备此作用,李时珍并未有玄参凉血的记载,但根据临床使用情况来看,玄参是可以用治血热证的。化斑汤(石膏、知母、玄参、生甘草)治疗气血均热所致斑疹应用玄参就是例子。

《本草纲目》引张元素语云:“无根之火,以玄参为圣药。”李时珍曰“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黄同功。”这是讲玄参主要治疗肾的病变,玄参养阴作用不及生地强,养阴即壮水,以制浮游无根之火,故咽喉肿痛常用玄参,而地黄壮水以制阳光,显然地黄的作用更佳,故六味地黄丸用地黄不用玄参。

玄参与其它滋阴药物的作用区别,《用药心得十讲》:

“生地黄与玄参都能滋阴,但生地黄甘寒补阴,偏于凉血清热,适用于血热之火;玄参咸寒滋阴,偏于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上浮之火。”

“苦参苦寒,泻火燥湿,善治外部皮肤湿热疥癞;玄参咸寒,降火养阴,善治内部肾阴不足,骨蒸痨热。”

“麦冬养阴,偏于润肺;玄参养阴,偏于滋肾。”

《施今墨对药》中,玄参分别与板蓝根、苍术、麦冬结对:

1)、板蓝根:“伍用功能:板蓝根味苦性寒,功专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利咽消肿;玄参甘苦而寒,质润多液,功擅泻火滋阴,清热凉血,养阴润燥,除烦止渴。二药均为苦寒之品,故协同为用,以增强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清利咽喉、消肿止痛之功。主治: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引起的咽喉肿痛、口干口渴、舌红、脉细数等症。”

2)、苍术:“伍用功能:苍术苦温燥湿,辛香发散,动专健脾燥湿,升阳散郁,祛风明目。”“苍术突出一个燥字,玄参侧重一个润字。二药伍用,以玄参之润制苍术之燥,又以苍术之温燥制玄参之滞腻。两药参合,一润一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建中宫、止漏浊、降低血糖甚妙。”

3)、麦冬:“玄参色黑,偏于入肾;麦冬色白,侧重入肺,又兼走胃。二药伍用,一肾一肺,金水相生,上下既济,养阴生津,润燥止渴甚妙。”


关于玄参的各家论述

1.张元素:玄参,乃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肃清而不浊,风药中多用之。故《活人书》玄参升麻汤,治汗下吐后毒不散,则知为肃清枢机之剂。以此论之,治空中氤氲之气,无根之火,以玄参为圣药。

2.《纲目》: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黄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刘守真言结核是火病。

3.《本草正》:玄参,此物味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阴,以其味甘,故降性亦缓。《本草》言其惟入肾经,而不知其尤走肺脏,故能退无根浮游之火,散周身痰结热痈。

4.《药品化义》:戴人谓肾本寒,虚则热。如纵欲耗精,真阴亏损,致虚火上炎,以玄参滋阴抑火。凡头疼、热毒、耳鸣、咽痛、喉风、瘰疬、伤寒阳毒、心下懊憹,皆无根浮游之火为患,此有清上澈下之功。凡治肾虚,大有分别,肾之经虚则寒而湿,宜温补之;肾之脏虚则热而燥,宜凉补之;独此凉润滋肾,功胜知、柏,特为肾脏君药。

5.《玉楸药解》:玄参,清金补水,凡疮疡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之证俱善。清肺与陈皮、杏仁同服,利水合茯苓、泽泻同服。

6.《本草正义》:玄参,禀至阴之性,专主热病,味苦则泄降下行,故能治脏腑热结等证。味又辛而微咸,故直走血分而通血瘀。亦能外行于经隧,而消散热结之痈肿。寒而不峻,润而不腻,性情与知、柏、生地近似,而较为和缓,流弊差轻。玄参赋禀阴寒,能退邪热,而究非滋益之品。《别录》所称补虚益精等辞,已觉言之过甚,乃《日华》竟称其补劳损,而景岳直谓其甘能滋阴,濒湖且谓与地黄同功,俗医遂用之于阴虚劳怯,则无根之火岂宜迎头直折,速其熄灭?且当时并不显见其害,甚且浮游之火受其遏抑,而咳呛等证,亦或少少见瘥,昧者方且归功于滋阴降火,而不知一线生阳,已渐消灭,从此不可救疗矣。此阴柔之害,与肆用知、柏者相等,则滋阴二字误之也。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

7.《医学衷中参西录》:玄参,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烁热,解毒消火,最宜于肺病结核,肺热咳嗽。《本经》谓其治产乳余疾,因其性凉而不寒,又善滋阴,且兼有补性,故产后血虚生热及产后寒温诸症,热入阳明者,用之最宜。愚生平治产后外感实热,其重者用白虎加人参汤,以玄参代方中知母,其轻者用拙拟滋阴清胃汤(玄参两半,当归三钱,生杭芍四钱,茅根三钱,甘草钱半)亦可治愈。诚以产后忌用凉药,而既有外感实热,又不得不以凉药清之,惟石膏与玄参,《本经》皆明载治产乳,故敢放胆用之。然石膏又必加人参以铺之,又不敢与知母并用。至滋阴清胃汤中重用玄参,亦必以四物汤中归、芍辅之,此所谓小心放胆并行不悖也。《本经》又谓玄参能明目,诚以肝窍于目,玄参能益水以滋肝木,故能明目。且目之所以能视者,在瞳子中神水充足,神水固肾之精华外现者也,以玄参与柏实、枸杞并用,以治肝肾虚而生热,视物不了了者,恒有捷效也。又外感大热已退,其人真阴亏损,舌干无津,胃液消耗,口苦懒食者,愚恒用玄参两许,加潞党参二、三钱,连服数剂自愈。《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

8.《别录》:生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症,定五藏。

9.《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

10.《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

11.《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

12.《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

13.《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摘录《中华本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