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对比

 了然3z5ctoaa2w 2023-08-23

/ 本能医学/

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对比

编者:李景白    校对者:李侦云

图片
解肌法和发汗法,是并列的两个排异法。目标完全一致,都通过汗腺分泌这个形式,把体内的致病物质排出来。一个用发汗来命名,一个用解肌来命名。排异障碍略有不同,一个适用体液充分而汗腺不分泌,所以用麻黄汤促进汗腺分泌;一个适用汗腺开张而津液不足。这是制定发汗剂和解肌剂这两张方子的理论基础。在使用之前,必须从病症上加以区别。
感冒(伤风感冒)与流感(流行性感冒)的区别,主要在有汗没汗、脉紧脉缓、中热高热、恶风恶寒几个方面:
1、汗:感冒是时而有汗、时而无汗,这是最大的区别。皮肤不干燥,不那么光滑。临床中如果皮肤不干爽而粘,那就是微微有汗,可以算作有汗。有汗的时候没有发热恶寒,无汗的时候才有发热恶寒。无汗时和流感没什么区别。
流感是全身无汗,身上摸着是光滑的:皮肤、胳膊、胸摸着很干爽、滑爽。如果摸了皮肤还不敢断定有汗没汗,就算没汗。
2、体温:感冒一般38℃左右,体温在有汗时会散去一部分,所以不会很高;流感高热,常常40度以上。因为异物要排而排不出来,身体就不断制造体温。
3、恶寒程度:感冒的恶寒程度轻得多,是微恶寒不发抖。被、衣一掀,有风才感到寒冷,所以叫恶风。风并不是在室外刮的风,是在室内衣被煽动发出的风;流感是全身颤抖,重衣重被仍觉寒冷。
4、脉象:感冒是脉浮缓,不快不慢比较缓和。浮说明还在向体周供血,缓是跳得不那么快,也没那么大的张力。因为时时能够出汗,出一次汗,液体就损失一次。摸摸脉,就能感知体周的血不够充实;流感是脉浮紧、数,一摸桡骨动脉,浮浅但非常紧张有张力,弹性非常大。感觉血管里面血液非常充实饱满,张力非常大。数往往就是紧,一分钟大概有90次。
5、喘:感冒的喘,是在感冒前就有,感冒后喘得更厉害了。桂枝汤是解肌的,不治喘。加了厚朴杏仁,感冒、喘都治好了。流感是高热的喘,是肺里太热,要利用温差,用急速的呼吸来散热。一出汗,肺里的热没有了,就不喘了(景白按:方用杏仁说明,肺表被痰附着,导致气体交换效率下降而致喘的可能更大)。
6、身痛:感冒不像流感那样头痛身痛难耐。
7、流感没有鼻鸣、干呕等症状。
如果病人没到达到发热高峰,体温在两者之间,用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一桂枝二汤。张仲景很聪明:把病的程度和药的重量权衡变化得如合符契。古代大将军的兵符,一破两半,作为信物。把那兵符一对,就知道是皇帝派来的。契,契约,写在纸上,盖个骑缝章。契约一合,合上就是一张。
声明:本文思想源于郭生白先生,由李景白整理和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