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跳出问题看问题才更清晰

 李爽爽姐 2023-08-23 发布于河北
◆ ◆ ◆
日更写作895篇

和女儿一起追综艺《萌探探探案》,这是集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剧本杀,很多明星出演,更增加了节目的耐看性。

一般身在局中的人是深度剖析体验视角看待问题,而作为观众则是能俯瞰的视角看待问题。

眼看最后一个环节,如果范丞丞推举正确,全局结束,赢得最后的胜利,结果却是他并没有指认正确。

这可急坏了"我"这名观众,不解的问女儿这多明显的指正啊,丞丞怎么就指正的不正确。

女儿的话让我深思:你是作为局外人,已经通过视频各种"放水"操作,分析明确了事情的走向,而明星们却沉浸在剧中,所以只能考推理去演绎。

是啊,我们有时候看待事物就是以当事人的身份深陷其中,更容易处于当下纠结状态迟迟不能自拔,陷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窘境。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回看曾经在你身上发生过的事情时,你往往表现的很释然,也许会笑笑当时的自己,怎么当时就单认这个死理不放?

再去回看时,你觉得一切都已经释然,但回想当时那股劲儿,怎么劝都是那般执着。

这就等同于,你回看这件事时,已经用了第三视角在看自己。

很多人都是在遇到问题时,思考问题本身,要求马上能解决,最好还能有效。

往往出现事情的本身不是解决的关键,跳出固有认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上大学那会,丢自行车是一个问题,过去往往把关注点放到如何发明防盗锁上,锁越高级、越厉害,就能解决丢自行车的问题,结果发现自行车还是会丢。

当所有人都研究丢自行车问题的时候,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研究这个车锁如何变得厉害。

但是当下,我们有了共享单车以后,大街上随便扫码骑一辆自行车就走了,丢自行车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就等于把丢自行车的问题解决了。

还比如孩子早起的问题,尤其到了暑假孩子没有了上学的约束,更愿意睡懒觉不起床,于是我们就觉得这个是问题,需要解决。

都讲"早起的鸟有虫吃",不早起,浪费了最好的时光,没有读书看报就是在浪费时间。

可当我们怒气冲冲的叫孩子起床后,大人孩子都没有好脾气,谁愿意一大早起就生一肚子气呢?

但是静下心来想,孩子是有缘由没能早起的。

可能是没有设置闹钟,没有"叫醒服务";

可能是晚上睡觉太晚,一晚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孩子没有把起床当成自己的事情,上学的时候有老师要求,现在自我约束力差。

如果早起设置目标,约小伙伴一起建立学习早自习,能有学习氛围,就能唤起孩子的学习动机。

如果是一早出门去郊游呢?是不是不用叫早也能起床?

遇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需要的是跳出问题,原有的思维,更容易从大局观看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问题当中去。

爱因斯坦说过:解决一个高难度的问题,答案一定不再这个问题的层面,必须得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解决一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使它不再成为一个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