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远古的歌谣》课堂教学实录(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3-08-24 发布于山东

课堂教学实录(二)

执教名师:戴建荣

老师:还敢猜吗?

学生:敢。

老师:敢不敢?敢,好,这个字啊,在最最远古的时候,就是对着我们的人来画的,请看这是人头,人的双手,人的双脚,这是个什么字呢?注意啊,不要光用眼睛看,也不能光用耳朵听,要思考,你说?

学生:这是个身体的身,他不是光一个双脚,一个头,他是一个整体。

老师:哎哟,你看这女孩多会想啊,从刚上台时候不自信的姑娘,现在敢自信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了不得,给她掌声!嗯,拍击掌声告诉你,你猜错了,来,你来猜,大声说,说了,不能倒,你偏要倒。不能倒,但是可以把它拉直,可以把它拉直,第三次请你了,你来?

学生:这是个大字。

老师:因为?

学生:你说了,因为可以把它给拉直,就是个大字。

老师:掌声响起,和你握手。掌声说明?

学生:错了。

老师:握手说明?

学生:错了。

老师:对了,呵呵,怎么可能又是错,又是对呢,来,一起写这个大字,预备,学习要养成习惯,刚才说了,你们说我来写,预备,右手指呢?两个姑娘,第一排的,预备说—

学生:横,撇,捺。

老师:为什么人就是那大字呢?听我讲,因为在最最远古的时候,我们人类认为什么最大?

学生:人。

老师:去,不看,我说了,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什么最大?怎么这么不自信呢?在躲什么?说呀,看着我,什么最大?

学生:天。

老师:对了,你看,不要怕,学习有什么可怕的,再看好,其次是?

学生:人,地。

老师:对呀,再看,再次是?

学生:人。

老师:对了,所以有一句话跟我念,天大地大人亦大。

学生:天大地大人亦大。

老师:天大地大人亦大。

学生:天大地大人亦大。

老师:所以,人就是那?

学生:大。

老师:难怪有人说咱们中国的汉字,一个字就是?一个个字就是?

学生:一幅画。

老师:不对,又没用耳朵听。一个个字就是?

学生:一幅幅画。

老师:对了,我倒一倒看谁会?一幅幅画就是?

学生:一个个字。

老师:一幅画就是?

学生:一个字。

老师:哎哟,真会听。好,还有人说啊,听咱们中国人念书念字,就像能听到一首首歌谣,你信不信?

学生:信。

老师:这回信了,好的,来,请看投影,字已经发给你们手上了,啊,在你们手上了,把第一首先念一念,快,速度最慢的应该是谁呢?快念书,念出声音来,念完了吗?

学生:念完了。

老师:好,谁来念?谁是我最好的朋友?哎哟,看来角落里的那个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可能走不过,来,你来念?

学生: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师:掌声送给他,不要怕掌声,送给你,你念得很不错。很不错的意思就是很一般,来,谁来念得比他好,我们班里怎么回事,我终于看到女孩举手了,来,你来念。

学生: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师:何有哉!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出错吗?

学生:因为我拼音拼错了。

老师:不是,因为你太着急,标点符号你看到了吗?

学生:看到了。

老师:看到标点符号就停一停,来,再来第二遍,日出而作,预备!

学生: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师:第二遍只错了一个地方,第三遍记住,是凿井而饮,记住了吗,第三遍开始?

学生: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师:对了,遇到标点要停顿,你们会了吗?来,一起念,预备齐!

学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师:肯定有人在那开小差,比如说你,一点声音都没出来,所以这么多人的声音还没有我一个人响呢,再来一遍,预备齐!

学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师:这一排有一个男孩你在看台下,你没有念,好,第三遍,看着我来念,行不行?你背不出来,你可以看投影,也可以看纸,就是不能看这块屏幕,不可以啊,预备,看着我,预备齐!

学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师:嗯,这个男孩很诚实啊,背不出就是背不出,在看纸呢,现在我站在这儿来,如果你要我的话,我就看清楚了,谁在看,预备齐!

学生:日出而作。

老师:停停停,看着我,看着我来背,看过来,预备齐!

学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师:就是你啊,最后一个男孩子,从头到尾不敢看我,因为你背不出来,现在我站到这儿来,还有谁不看我,不出声的我一眼就看出来了,预备齐!

学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师:哟,不错,都背出来了。背得滚瓜?

学生:烂熟。

老师:哎哟,那么刚才我们说了,一个字就是?

学生:一幅画。

老师:一个个字就是?

学生:一幅幅画。

老师:那你看到什么画了?告诉我?

学生:不知道。

老师:你看到什么画了?

学生:不知道。

老师:有谁看到什么画了吗?你看到画了,有没有背的书,有没有背的同学倒是看到了,你说说看?

学生:我看到了一个井,还有一块田,然后有种的麦子或者大豆。

老师:麦子或者大豆,到底种的什么?

学生:可能都有。

老师:其实啊,他不是看到的,他是看到的这些字想到的是吗?

学生:是。

老师:是,请坐.我们不是说了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为什么看不到呢?是不是我们刚才念书的方法不对呢?有没有不一样的念法?有没有?都有没有啊?那我来试一试,好不好?好不好啊?

学生:好。

老师:这时候你必须要用眼睛?

学生:看。

老师:看谁?

学生:老师。

老师:哦,看我.用耳朵?

学生:听。

老师:更要用心?

学生:想。

老师:哎,这个方法与我们刚才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记住了没有?开始了!有一个人不看着我,我都不开始,都看着我了吗?都听着我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