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按“女福大穴”,祛除令人烦恼的妇科病!

 zgrzwd 2023-08-2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几乎所有的妇科病都跟气血有关。治疗妇科病时,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有效的经穴进行自我按摩,可能会使治疗效果更好。

人体有近400个穴位,每一个穴位对人体都是有作用的。临床经验证实,人体中的一些穴位是多气多血的穴位,可以帮助女性抵制妇科病的困扰。

下面告诉您几个临床上常用的调养气血的“女福大穴”,来辅助治疗妇科病。

图片

膻中穴

膻中穴为任脉穴位,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中点。

《灵枢·海论》中记载:“膻中者,为气之海。”所谓人有四海,即脑为髓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冲为血海,膻中为气之海,即膻中穴是容纳一身之气的大海。气会膻中穴,承中州脾胃之供养,合天地之清气而聚于胸中,调补虚实,而为上焦气机调畅之关键。

此穴能帮助女性调理气血,尤其对于女性的乳房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是女性乳房疾病的“女福大穴”。经常按摩膻中穴,还可以通乳下奶。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用一手拇指或中指螺纹面着力,置于膻中穴上,其余四指轻抚体表或抱空拳,腕关节轻轻摆动或小幅度环旋转动,使着力部位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做反复不间断、轻柔和缓、有节律地回旋揉动。

图片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属任脉,首见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脘穴为胃之募、腑之会,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之交会穴,可用于治疗一切腑病,尤以胃的疾患为先。

中脘穴具有补中气、理中焦、和胃健脾之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痛、腹痛、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胀满疼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痉挛、胃下垂、膈肌痉挛、子宫脱垂等。

对于女性来说,中脘穴可用于防治子宫脱垂、更年期不适及其他中气下陷之类的疾病。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取仰卧位,将两手手掌相贴,用力快速搓动,当手掌极热时,双手相叠,迅速覆盖于中脘穴上,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揉动10分钟。

图片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关元穴为小肠募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类经图翼·任脉穴》记载:“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凡先天不足、久病体虚及一切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的病证,关元穴堪当治疗重任。治疗由虚而引起的久泻、脱肛、疝气、便血、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等病症,关元穴均为首选。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取仰卧位,两手手掌相贴,用力快速搓动,当手掌极热时,双手相叠,迅速覆盖于关元穴上,顺时针揉动约10分钟。

图片

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

气海穴属任脉,“盖人之元气所生也”(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故有调整全身、增强免疫力而强壮全身的作用,为治一切虚证(如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新瘥、产后体虚等证)的要穴。气足则血活,血活则身暖,故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也可见气海穴补气活血之力。女性月经不调、气虚所生之病,都可以用气海穴来调理。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取仰卧位,两手手掌相贴,用力快速搓动,当手掌极热时,双手相叠,迅速覆盖于气海穴上,顺时针揉动约10分钟。

图片

血海穴

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共2穴。

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普通腧穴,但在临床应用中,却有意想不到的疗效。中医学认为,“脾生血”,而血海穴属脾经,是脾血归聚之处,最善于调节血液,具有活血、生血的独特功效,故称血海为“阴血之海”,一切血病皆可治之,不仅能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而且还是治疗月经不调和痛经的特效穴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坐在椅子上,将腿伸展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用两手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至酸胀为宜,多按压几次,缓解痛经的效果会更好。

图片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左、右共2穴。

足三里穴是“长寿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属于胃经的合穴,是补脾培本的要穴,具有健脾气、和胃气的作用。足三里穴不但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穴位,也是具有保健功效的重要穴位。对于女性来说,所有气血虚所致的疾病,都可以找足三里穴来帮忙。

现代研究还发现,灸足三里效果较好,女性保健、防病,不妨常灸足三里穴。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反复 20~30次。

图片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4横指),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共2穴。

三阴交穴为全身“十总穴”之一,是人体大穴,因善治妇科疾病而获“妇科三阴交”之美誉。为治疗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白带过多及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之要穴。观“三阴交”之名,知其为三条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这三条经脉的病变皆可用此穴。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两手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至酸胀为宜。每天可进行2次或3次。

图片

子宫穴

子宫穴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左、右共2穴;近子宫,主治胞宫之疾患,因名“子宫穴”。

子宫穴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及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肾盂肾炎等。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取仰卧位,两手手掌相贴,用力快速搓动,当手掌极热时,双手相叠,迅速覆盖于子宫穴上,顺时针揉动约10分钟。

图片

背俞穴

背俞穴不是一个,而是一组,是五脏六腑在背部的俞穴,即肝俞、脾俞、肾俞、肺俞、心俞、胃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膈俞等。五脏六腑是人体气血化生、输布、运行等各方面的根本,用好背俞穴,可以治疗许多妇科病临床重要的是对证选择穴位和配伍使用。如果是保健,可以采用捏脊法或摩背法。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先让家人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放松全身肌肉。之后用拇指、示指(食指)、中指和环指(无名指)同时提拿背部正中皮肤,沿着脊柱的方向从下至上双手交替向前捻动。每捏3次就将皮肤向上提起一下,捏起皮肤的多少和提拿的力度要适宜,不能拧转,并且要直线前进,不能歪斜。可以防治一切妇科病,还能治疗消化不良、口臭、胃胀、胃痛、腹泻、精神委靡、乏力等症。每天捏2次,坚持捏1周就能看到效果。

图片

八髎穴

八髎穴是8个穴位,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八髎”。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在腰阳关和会阳之间,邻近胞宫。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且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则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问题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中。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八髎穴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体一身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胞宫健康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等,都会自然消失。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病、痛经、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小腹胀痛、盆腔炎等。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患者取俯卧位,施术者两手手掌相贴,用力快速搓动,当手掌极热时,双手相叠,迅速覆盖于八髎穴(此区域)上,顺时针和逆时针揉动约10分钟。

图片

虽然可以供女性选择的保健穴位很多,但这几个调养气血的“女福大穴”用好了,或能“以一抵百”。所以,养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需要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宜的穴位来为自己的健康服务就好了。而日常保健,选择这几个能调养气血的穴位就够,用好了,女人这一生健康无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