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宰相、名将:刘仁轨传奇

 凤凰山居士 2023-08-24 发布于江西
  刘仁轨(601年-685年3月2日 [1]  ),字正则,汴州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人。唐朝宰相、名将,汉章帝刘炟之后。
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 [2]  。他自少孤贫,却恭谨好学,成年后博涉文史。在唐太宗时以直言敢谏闻名,累官至给事中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镇守百济期间,因救援新罗,并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一度以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受命防御吐蕃武则天摄政时,担任西京留守,封乐城郡公。
垂拱元年(685年),刘仁轨逝世,年八十四。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唐中宗即位,加赠太尉。唐玄宗时,追谥“文献”,并配享高宗庙廷。撰有《行年记》《永徽留本司格后本》等,今已佚。


早年经历
刘仁轨自少家境贫寒,但爱好学习,适逢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他无法专心地读书。每当劳动之余,刘仁轨就伸出手指在空中或地上写写划划,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到后来,开始以学识渊博而闻名。 [3] 
唐高祖武德(618年-626年)初年,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议论国事,刘仁轨看到那份草稿,替他修改了几句话。任瑰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异,于是赤牒(临时授官的一种文书)任命他为息州参军 [4] 
不久后,刘仁轨被调为陈仓县尉。当时,折冲都尉鲁宁骄纵违法,历任陈仓县官都无法制止他。刘仁轨就职后,特地告诫鲁宁不得重犯,但鲁宁仍凶暴蛮横如故,刘仁轨于是用刑杖将他打死。州里的官员将此事禀告朝廷,唐太宗愤怒地说:“一个县尉竟打死了我的折冲都尉,这能行吗?”把刘仁轨召进朝廷责问。刘仁轨回答:“鲁宁侮辱我,我因此杀了他。”太宗认为刘仁轨刚毅正直,不仅不加惩处,反而提拔他为咸阳县丞 [5] 
贞观十四年(640年)秋,太宗准备到同州(今陕西渭南)围猎。当时秋收还没有结束,刘仁轨上表劝阻。太宗于是下诏慰劳说:“你的职位虽低,但竭尽忠诚以奉事国家,所论之事,朕都十分赞赏。”不久,刘仁轨被授为新安县令,累官至给事中 [6] 

屡遭陷害

刘仁轨虽为官清廉刚正,但是为得宠的中书侍郎李义府厌恶。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刘仁轨因处理“毕正义案”得罪李义府,被贬为青州(今山东青州)刺史。 [7]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发兵征讨百济,刘仁轨奉命督海运。李义府在明知时机不当的情况下,强行督促他出海。结果,船队在途中遇风沉没,死伤严重。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结案后,李义府对高宗说:“不斩刘仁轨,无法向百姓谢罪。”舍人源直心说:“海风暴起,这不是凭借人力所能预料的。”高宗于是仅将刘仁轨免职,以白衣(平民)的身份随军。 [8]  李义府又示意郎将刘仁愿将他杀死,因刘仁愿不忍而作罢。 [9] 
同年,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平定百济。战后,刘仁愿被任为都护,与新罗王金春秋的少子金仁泰共同镇守百济都城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唐朝在百济设立熊津都督府,任命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但王文度在渡海时病亡,高宗于是授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代替王文度统军。 [10] 

料事如神

显庆六年(661年),百济旧将僧道琛、鬼室福信等人立故王子扶余丰为王,兴起百济复国运动,起兵反抗唐军,围攻刘仁愿于府城。刘仁轨与新罗军一起援救刘仁愿,并击退围攻百济军,与城中的刘仁愿会合。当时,苏定方围攻高句丽都城平壤已久,因战事不利,又值大雪,遂退出平壤。刘仁轨自请留守百济。 [11-12]  
高宗令刘仁轨率部前往新罗,与金法敏商议唐军去留的问题。众将士都想回国,刘仁轨回奏称:“按照《春秋》的义理,大夫出征国外,只要是可以使朝廷安宁、国家有利的事,就可以行使专断之权。如今皇上准备消灭高丽,首先消灭了百济,留下部队镇守,控制了它的要害。虽然叛贼强横,但我们防备很严密,应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趁它没有准备,打它个措手不及,百战百胜万无一失,这样就可以安士卒之心。然后分兵占据险要地带,打开局面,飞传表文,奏闻圣上,请求朝廷增派军队,朝廷知道战绩,必定声援接应,敌人就可消灭了。眼下平壤没有攻克,熊津又要放弃,那么百济死灰复燃,消灭高丽就不知是哪年哪月了。况且我们现在以区区一城(熊津府城)居于乱贼中心,如果此城失守,我们就会成为逃亡的罪人。即使进驻了新罗国,但这正像客人一样,万一发生了意外之事,后悔还来得及吗?百济的扶余丰对鬼室福信心怀猜忌,貌合神离,势必支撑不了多久。我们应当坚守待变,届时再乘乱消灭他们。目前还不可轻举妄动。” [13] 
刘仁轨的谏奏不但让高宗满意,众臣也交口称赞。事态的发展果如其料。在时机成熟后,刘仁轨先发制人,派人侦察鬼室福信修建的真岘城(今韩国镇岑县)军情。随后,他引新罗军乘夜袭击真岘城,悄悄攀墙,至拂晓破城而入。唐军自此“遂通新罗运粮之路”。 [14] 

白江扬威

主词条:白江口之战
百济王扶余丰猜疑鬼室福信争权,将其杀死。他又闻唐军骤至,急遣使者到倭国、高句丽求援。
白江口之战示意图白江口之战示意图
龙朔三年(663年),朝廷令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渡过渤海到来,与刘仁轨等会师。唐军士气因而大振。 [15] 
这时,众将讨论进攻目标,有人说:“加林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林川面郡司里)是水陆交通要道,何不首先攻打它?”刘仁轨说:“加林城地势险阻守卫坚固,进攻就会大量伤亡,守卫也会旷日持久。周留城(今韩国忠清南道舒川郡旧韩山邑)是敌巢,敌军头目都集聚在那里。如果攻克周留城,其余各城自然就好夺取了。” [16] 
按照唐军部属,孙仁师、刘仁愿及新罗国王金法敏于是率领陆军进发,刘仁轨则与杜爽、扶余隆率水军沿着熊津、白江进军,与陆军会合。刘仁轨在白江口遇上了倭军,唐军四战皆捷,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倭军大败。扶余丰脱身逃走,所佩宝剑被缴获。百济王子扶余忠胜、扶余忠志率领自己的兵众及倭国、耽罗国使投降,只有主帅迟受信占据的任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礼山郡凤首山)还未被攻克。 [16] 
当初,苏定方灭亡百济,主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纠集溃卒,凭借险要地势接应鬼室福信。白江口之战后,二人投降唐军。刘仁轨展示诚意,让他们攻取任存城来证明自己的真诚,又为其补充军械、粮草。孙仁师认为此举可能会招致他们反叛,刘仁轨说:“我观察沙吒相如、黑齿常之真诚并有谋略,乘机立功,还怀疑什么?”沙吒相如等最终攻克了任存城,迟受信独自逃往高句丽,百济的残余势力被全部消灭。孙仁师等人班师回朝,朝廷令刘仁轨率军留镇百济。 [17] 

治理百济

百济两次遭受战乱,境内受到严重的破坏,刘仁轨命令对死者进行掩埋祭奠。他重新登记户籍,设置官署属吏,开辟道路,建设村庄,修复堤坝塘堰,救济贫困人家,鼓励农业生产,替他们建立土地神庙,百济的民众都安居下来。守军于是垦种土地,筹划平定高句丽 [18] 
刘仁愿回到京城,高宗慰问他说:“你本是武将,但这次写来的奏表文书,写得非常得体,这是怎么做到的?”刘仁愿回答说:“都是刘仁轨的手笔,不是我能写出来的。”高宗赞赏刘仁轨,破格提拔他六级官阶,正式任命他为带方州刺史,并在长安奖赏一处住宅,加赐其家属。高宗特派使者送去盖有御印的文书,对刘仁轨进行表彰。 [19] 
在太宗贞观、高宗永徽年间,朝廷都特派使者慰问祭奠阵亡的将士,有的还把赠授的官职爵位转授给他的后辈担任。显庆以后,奖赏出征将士的事几乎不复存在。到平百济、围平壤时,有功的人完全没有甄别任用。州县征募兵役,人们不愿当兵出征,身体健壮、家境富裕的人,用财物到官府打通关节,都可以逃避征调。招募到的人都愚弱贫困,缺乏斗志。刘仁轨全面论述了不计功行赏的弊病,要求朝廷对出征将士给予慰劳奖赏,以便鼓舞士气。 [20]  刘仁轨还呈递奏表,建议任用百济王子扶余隆来安抚百济民众。高宗对他的建议表示同意,并授扶余隆为熊津都督。 [21] 
当时,刘仁愿任卑列道总管,高宗令他接替刘仁轨驻守百济,然后二人再一起回国。刘仁轨说:“皇上巡视各地,还要筹划平定高丽。眼下正值农忙季节,如果官兵全被接替,新来的人不熟悉情况,万一这里发生变故,谁能保卫?不如留下原来的部队收割完毕之后,分批派他们回国。我应当留下,还不能离开。”刘仁愿不同意,说:“我只知道执行诏令。”刘仁轨说:“不对。如果对国家有利,知道该做就没有不做的,这是臣下应守的节操。”于是向朝廷陈述利害关系,请求留守百济。高宗同意,并因此认为刘仁愿不忠。 [22-23]  

位极人臣

麟德二年(665年),高宗到泰山封禅时,刘仁轨带领新罗、百济、儋罗、倭国等四国的酋长奔赴泰山参加祭典集会。高宗大悦,擢升刘仁轨为大司宪兼知政事。 [24-25]  
乾封元年(666年)六月,刘仁轨迁右相,兼检校太子左中护。根据前后战功,高宗封刘仁轨为乐城县男。 [26] 
总章元年(668年),刘仁轨出任辽东道安抚副大使、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熊津道安抚大使兼浿江道总管,他先于六月前赴新罗征调其兵马夹攻高句丽,然后北上,作为司空李勣的副手,协助其攻灭高句丽 [27-28]  。次年,唐军回师,他以辽东道安抚使兼右相的身份与泉男生厘定安东都护府州县 [29] 
总章三年(670年)正月,高宗允准称病的刘仁轨致仕,加金紫光禄大夫 [30-31]  。数月后复出,被任命为陇州刺史 [32] 
咸亨三年(672年),刘仁轨入朝为太子左庶子。十二月,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监修国史。 [33] 
咸亨四年(673年)三月,因“许敬宗等所记多不实”,高宗令刘仁轨等改修国史 [34] 
咸亨五年(674年),因新罗吞并熊津都督府(百济故地)及支援高句丽遗民作乱,高宗决定讨伐新罗,任命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东征新罗。刘仁轨率唐军横渡瓠芦河,攻克新罗重镇七重城。以功进封为乐城县公,他的儿子以及侄子中有三个人被授予上柱国头衔,乡里为此感到光荣,把他的故居称为“乐城乡三柱里”。 [35]  次年,刘仁轨从新罗前线被召还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监修国史,仍旧主持政务。 [36] 
仪凤二年(677年)五月,吐蕃进犯扶州(治同昌,今甘肃文县)临河镇,唐军兵败,朝廷任命刘仁轨为洮河道(军在鄯州城内)行军镇守大使,以图取吐蕃,“于是始有久戍之役”。 [37]  刘仁轨的建议屡遭中书令李敬玄反对,他因此怀恨在心。刘仁轨明知李敬玄不是将才,但是因为一心想报复李敬玄,所以上奏道:“西边镇守的重任,非李敬玄不可。”李敬玄推辞不掉。次年九月,李敬玄在青海之战中兵败,被贬为衡州刺史。 [38-39]  
永隆二年(681年),刘仁轨兼任太子太傅。不久后,他上疏请求致仕。高宗同意他辞去尚书左仆射之职,仍以太子太傅之衔知政事。 [40] 

留守长安

永淳元年(682年),高宗游幸东都洛阳,留皇太子李显在长安处理军政事务,令刘仁轨与裴炎薛元超辅佐太子。 [41]  次年八月,李显奉诏赶赴洛阳,由唐昌郡王李重福继任(一作皇太孙李重照)留守,刘仁轨任副留守。 [42-43]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驾崩,皇太后武则天执政,加授刘仁轨为特进 [44]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李重照被废,刘仁轨又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专任西京留守,独自主持长安的留守事务。 [44]  [45] 
武则天特意写信给刘仁轨,将其与留守关中的西汉名臣萧何并称。刘仁轨却以年老体弱为由而上疏推辞,请求免除自己的留守之任。他还乘机陈述西汉吕后乱政败亡之事,以申明对武则天的讽谏之意。 [46-47]  
武则天览奏后,派侄子武承嗣专程前往长安慰问刘仁轨,向其解释道:“今日因皇帝正在守丧不能开口发布政令,眇身我(武则天)暂时代替他处置政事。劳您从远处劝诫,又上表声称年老多病要辞职,内多责备抱怨,使我忧虑不安进退无据。你又说'吕后被后代耻笑,吕禄吕产给汉朝带来灾难’,比喻实在深刻,使我欣慰和惭愧交集。您忠贞的操守,终始不变;劲直的气节,古今罕比。开始时听到这种话,怎能不感到迷惘;静而深思,足为借鉴。而且宰相之位,是百官的楷模,何况您是先朝旧臣,为远近所注目。希望您以匡正补救国事为怀,不要以年迈为由请求退休。”不久,朝廷进封刘仁轨为乐城郡公 [48-49]  

寿终正寝

垂拱元年(685年),刘仁轨遵从新令,改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正月二十二日(3月2日) [1]  ,刘仁轨逝世,享年八十四岁。武则天为其辍朝三日,命在京官员依次到他家中吊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 [50] 

唐中宗李显重新即位后,因为刘仁轨是“春宫旧僚”,追赠他为太尉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年间,经刘仁轨之孙、秘书少监刘冕申请,玄宗下诏为刘仁轨立碑,并赐谥“文献”。 [51] 
天宝六载(747年)正月,刘仁轨与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司徒高季辅一同配享唐高宗庙廷。 [52-53]  

主要成就

龙朔元年(661年),刘仁轨为检校带方州刺史,会合新罗兵,大破百济军于熊津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解百济府城镇将刘仁愿之围。次年,与刘仁愿共败百济于熊津(今韩国公州)东。在孤军无援之际,说服部众,坚守观变,伺机拔数栅,并攻取要塞真岘城(今韩国镇岑) [54] 
龙朔三年(663年),率水军于白江口(今白马江口)击败援救百济的倭军,焚其舟400艘。百济平后,刘仁轨奉命留镇百济。他修屯田,训士卒,以图攻取高句丽乾封三年(668年),辅佐司空李勣灭亡高句丽。咸亨五年(674年),率军攻新罗。次年,破其要镇七重城(今韩国积城);又遣靺鞨军渡海,攻新罗南境,杀获甚众 [54] 
仪凤二年(677年),任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以防御吐蕃 [54] 

个人作品

刘仁轨亲身经历了隋末的乱世,辑录所见所闻,撰写《行年记》一书,今已佚失。 [55]  他还曾主持改修国史 [34]  仪凤元年(676年)十二月至次年三月,刘仁轨奉命“删辑格式”,撰成《永徽留本司行格后本》11卷等。此次修订,一方面是因为官号复旧,另一方面也删除了法律中“于时不便”的条文,尤其是将永徽以来的制敕加以重新“编次”,增补到格中。为唐代法律体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56] 
全唐文收录了刘仁轨四篇文章,分别是《陈破百济军事表》《谏幸同州校猎表》《吏兵部选人议》《盟新罗百济文》。 [57] 

人物评价

袁天纲:君终当位邻台辅,年将九十。 [58] 旧唐书》引
李世民:卿职任虽卑,竭诚奉国,所陈之事,朕甚嘉之。 [58] 《旧唐书》引
上官仪:仁轨遭黜削而能尽忠,仁愿秉节制而能推贤,皆可谓君子矣。 [59] 资治通鉴》引
刘仁愿:刘仁轨之词,非臣所及也。 [58] 《旧唐书》引
武则天:①昔汉以关中之事,专仗萧何。今者公,亦犹于古。所希耆德,敬勖乃诚。 [60-61]  《与刘仁轨书》)②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 [58]  [62] 《喻刘仁轨玺书》)
韦述:世称刘乐城与戴至德同为端揆,刘则甘言接人,以收物誉;戴则正色拒下,推美于君。故乐城之善于今未弭,而戴氏之勣无所闻焉。呜呼!高名美称,或因邀饰而致远;深仁至行,或以韬晦而莫传。岂唯刘、戴而然,盖自古有之矣。故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非夫圣智,鲜不惑也。且刘公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覆徒贻国之耻,忠恕之道,岂其然乎? [58] 《旧唐书》引
刘禹锡:太宗朝李靖、高宗朝刘仁轨,皆自宰臣,乞骸致政。其后知犹可用,复起于家。进退之间,曲尽情礼。君臣之际,良史美谈。 [63] 《为裴相公让官第三表》
刘昫:①昔晋侯选任将帅,取其说《礼》《乐》而敦《诗》《书》,良有以也。夫权谋方略,兵家之大经,邦国系之以存亡,政令因之而强弱,则冯众怙力,豨勇虎暴者,安可轻言推毂授任哉!故王猛诸葛亮振起穷巷,驱驾豪杰,左指右顾,廓定霸图,非他道也,盖智力权变,适当其用耳。刘乐城、裴闻喜(裴行俭),文雅方略,无谢昔贤,治戎安边,绰有心术,儒将之雄者也。天后预政之时,刑峻如壑,多以谀佞希恩,而乐城、甑山(郝处俊),昌言规正,若时无君子,安及此言? [58] 《旧唐书》)②殷礼阿衡,周师吕尚。王者之兵,儒者之将。乐城、闻喜,当仁不让。管、葛之谭,是吾心匠。 [58] 《旧唐书》
王旦:唐刘仁轨尝忿李敬玄异己,将以计去之,乃称其有将帅材,而敬玄卒败军事,此皆不以国家为虑者也。 [64] 续资治通鉴长编》引
宋祁:仁轨等以兵开定四夷,其勇无前,至奉上则瞿瞿若不及,行俭临下以恕,师德(娄师德)宽厚,其能以功名始终者,盖近乎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者邪! [65] 新唐书
彭孙贻:刘仁轨、裴行俭皆起儒生,怀将略,立功徼外,功名相等。仁轨将略卓绝一时,其表陷袁嗣宗(应作姜嗣宗)也,武夫不学,实患失之所致,惜哉! [66]  《茗香堂史论》
王夫之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高季辅张行成,太宗所任以辅己者也,贬死黜废,不能以一日安矣,保禄位以令终,唯怀奸之李勣耳。自是而外,若韩瑗来济杜正伦、刘仁轨、上官仪刘祥道,较无覆之伤,而斥罪旋加,幸免者亦托于守边以免祸。 [67] 读通鉴论)②武、韦之世,其宣力中外者,则刘仁轨、裴行俭、王方翼吉顼唐休璟郭元振姚元之张仁愿悉无所掣曳以立功名。 [67] 《读通鉴论》
计大受:刘仁轨之为将也,善谋能断。其始任带方州,谓人曰:天将富贵此翁耶!盖自度智略足以就之,然惟心存富贵,平日所言,苟利国家,知无不为,皆缘以投富贵之机,而非纯于为臣之节。 [66]  《史林测义》
蔡东藩:高宗时之良将,苏定方外,应推刘仁轨,高丽未捷而还师,百济复燃而未靖,微仁轨之临机决胜,则刘仁愿必且还军,即幸不为敌所乘,而新罗介居两国间,又遭大丧以后,其能免为蚕食乎?故仁愿之从谏如流,虽有足称,而平定百济,虽出仁轨之功,表而出之,功其庶不没乎? [68] 唐史演义
徐培根等:唐破百济,由于刘仁轨之善于此项(占领地政治措施)战后之政治措施,遂能灭百济。……由此可以发现唐东征之将领中,独具文武兼备之才具者,厥惟刘仁轨一人而已。 [69] 《中国历代战争史》

刘仁轨轶事典故

编辑 播报

刘仁轨当居宰相

刘仁轨虽然位居宰相,从不骄傲自大,每次会见贫贱时的旧友,不改平民时的样子。刚任陈仓尉时,观相人袁天纲对他说:“你最终会位居宰相,年近九十。”后来果然应了他的预言。 [70] 

刘仁轨心存富贵

刘仁轨任检校带方州刺史时,对别人说:“老天打算让我这老头富贵吧!”于是请求到了朝廷颁布的历书和历代皇帝的名讳,有人询问这是为什么,刘仁轨回答说:“我会平定辽东,颁示大唐正朔,让当地夷人遵奉。”结果都像他说的那样实现了。 [71] 

刘仁轨矫枉过正

显庆五年(660年),刘仁轨为李义府陷害,所督船队在途中遇风沉没。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李义府暗示袁异式:“你如果能办成这事(陷害刘仁轨),不用担心没官做。”袁异式到达后,对刘仁轨说:“你与朝廷中什么人有仇恨,应当提前为自己打算。”刘仁轨说:“我当官不称职,国家有正常的刑罚,您依法将我处死,我没有什么可逃避的。如果自作主张让我自尽,以使仇人高兴,我当然不甘心!”袁异式于是结案上报。离开时,他还亲自上锁,怕刘仁轨逃脱。 [72-73]  
刘仁轨任大司宪后,袁异式大惧,内心不安,趁醉向刘仁轨辩解。刘仁轨将酒杯里的酒倒光,对他说:“我刘仁轨如果记着旧事,就像这酒杯一样!”等到刘仁轨升任右相,袁异式被改授为詹事丞,时人议论纷纷。刘仁轨闻讯后,又推荐袁异式任中台司元大夫。监察御史杜易简对人说:“这就是所谓的矫枉过正(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啊!” [74-75]  

刘仁轨解事仆射

上元二年(675年),刘仁轨与戴至德分任左、右仆射。二人按日轮流接受讼辞。刘仁轨常用美言答应递送讼辞人的要求。戴至德定要据理责问,未曾轻易表态。如果确有冤枉,他才私下上奏为其申辩。因此,时人都称赞刘仁轨。 [76] 
曾有一位老妇人要找刘仁轨呈递讼辞,错找了戴至德。戴至德还未完看完讼辞,老妇人发现找错了,说:“原来以为是懂事的仆射,竟是不懂事的仆射!快把讼辞还我!”戴至德笑着把讼辞交还她。时人称赞他为宽厚长者。 [77] 

刘仁轨计杀嗣宗

嗣圣元年(684年),宰相裴炎被下狱,武则天派郎将姜嗣宗前往长安。刘仁轨问姜嗣宗洛阳的情况,姜嗣宗说:“我觉得裴炎举止很奇怪、有异于常很久了。”刘仁轨说:“您察觉了吗?”姜嗣宗说:“是的。”刘仁轨又告诉他:“仁轨有事禀告,请帮我顺便上奏罢。”姜嗣宗答应他,带着刘仁轨的奏章返回洛阳。结果,刘仁轨在奏章说:“姜嗣宗预知裴炎造反,而不上奏。”武则天于是处死裴炎,并在都亭驿将姜嗣宗处以绞刑 [78] 

刘仁轨傅氏取名

1935年,历史学家傅斯年与妻子俞大彩的儿子出生。当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正不断加深,傅斯年给刚出世的儿子取名为“傅仁轨”。按傅斯年解释,孩子取名本应按“乐”字排行,之所以破例命名,正是为纪念在白江口之战歼灭日军的刘仁轨。 [79] 

刘仁轨亲属成员

编辑 播报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为汉章帝之子、河间孝王刘开的后裔。刘开的子孙世代居于乐城,至十世孙刘通时,迁居尉氏,因而号称尉氏刘氏,为刘氏“定著七房”之一。刘通于北魏官至建武将军、南阳太守,封乐城侯。刘通的五世孙即为刘仁轨。 [2] 
尉氏刘氏部分世系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刘能([北齐]冠军将军)
刘炽(淮阳王参军)
刘子威
刘仁轨
刘滔

刘濬(太子中舍人)
刘晃(一作刘冕,太常卿)
刘昂(京兆少尹)
刘仁相


表格参考资料: [2]  [58] 

史料记载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58] 
新唐书·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三》 [65] 

参考资料
  • 1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唐纪十九》垂拱元年:春,正月……戊辰,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乐城文献公刘仁轨薨。
  • 2    《新唐书·卷七十一·表第十一》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7-07-27]
  • 3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少恭谨好学,遇隋末丧乱,不遑专习,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
  • 4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武德初,河南道大使、管国公任瑰将上表论事,仁轨见其起草,因为改定数字。瑰甚异之,遂赤牒补息州参军。
  • 5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稍除陈仓尉。部人有折冲都尉鲁宁者,恃其高班,豪纵无礼,历政莫能禁止。仁轨特加诫喻,期不可再犯,宁又暴横尤甚,竟杖杀之。州司以闻,太宗怒曰:“是何县尉,辄杀吾折冲!”遽追入,与语,奇其刚正,擢授栎阳丞。
  • 6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贞观十四年,太宗将幸同州校猎,属收获未毕,仁轨上表谏曰:“臣闻屋漏在上,知之者在下;愚夫之计,择之者圣人。是以周王询于刍荛,殷后谋于板筑,故得享国弥久,传祚无疆,功宣清庙,庆流后叶。伏惟陛下天性仁爱,躬亲节俭,朝夕克念,百姓为心,一物失所,纳隍轸虑。臣伏闻大驾欲幸同州教习,臣伏知四时搜狩,前王恒典,事有沿革,未必因循。今年甘雨应时,秋稼极盛,玄黄亘野,十分才收一二;尽力刈获,月半犹未讫功;贫家无力,禾下始拟种麦。直据寻常科唤,田家已有所妨。今既供承猎事,兼之修理桥道,纵大简略,动费一二万工,百姓收敛,实为狼狈。臣愿陛下少留万乘之恩,垂听一介之言,退近旬日,收刈总了,则人尽暇豫,家得康宁。舆轮徐动,公私交泰。”太宗特降玺书劳曰:“卿职任虽卑,竭诚奉国,所陈之事,朕甚嘉之。”寻拜新安令,累迁给事中。
  • 7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显庆四年,出为青州刺史。
  • 8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五年,高宗征辽,令仁轨监统水军,以后期坐免,特令以白衣随军自效。
  • 9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唐纪十七》乾封元年:义府又讽刘仁愿使害之,仁愿不忍杀。
  • 10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时苏定方既平百济,留郎将刘仁愿于百济府城镇守,又以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安抚其余众。文度济海病卒。
  • 11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百济为僧道琛、旧将福信率众复叛,立故王子扶余丰为王,引兵围仁愿于府城。诏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代文度统众,便道发新罗兵合势以救仁愿。
  • 12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转斗而前,仁轨军容整肃,所向皆下。道琛等乃释仁愿之围,退保任存城。寻而福信杀道琛,并其兵马,招诱亡叛,其势益张。仁轨乃与仁愿合军休息。时苏定方奉诏伐高丽,进围平壤,不克而还。
  • 13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高宗敕书与仁轨曰:“平壤军回,一城不可独固,宜拔就新罗,共其屯守。若金法敏藉卿等留镇,宜且停彼;若其不须,即宜泛海还也。”将士咸欲西归,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国家、专之可也。况在沧海之外,密迩豺狼者哉!且人臣进思尽忠,有死无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主上欲吞灭高丽,先诛百济,留兵镇守,制其心腹。虽妖孽充斥,而备预甚严,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战而有胜,士卒自安。然后分兵据险,开张形势,飞表闻上,更请兵船。朝廷知其有成,必当出师命将,声援才接,凶逆自歼。非直不弃成功,实亦永清海外。今平壤之军既回,熊津又拔,则百济余烬,不日更兴,高丽逋薮,何时可灭?且今以一城之地,居贼中心,如其失脚,即为亡虏。拔入新罗,又是坐客,脱不如意,悔不可追。况福信凶暴,残虐过甚,余丰猜惑,外合内离,鸱张共处,势必相害。唯宜坚守观变,乘便取之,不可动也。”众从之。
  • 14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时扶余丰及福信等以真岘城临江高险,又当冲要,加兵守之。仁轨引新罗之兵,乘夜薄城。四面攀草而上,比明而入据其城,遂通新罗运粮之路。
  • 15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俄而余丰袭杀福信,又遣使往高丽及倭国请兵,以拒官军。诏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兵浮海以为之援。仁师既与仁轨等相合,兵士大振。
  • 16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于是诸将会议,或曰:“加林城水陆之冲,请先击之。”仁轨曰:“加林险固,急攻则伤损战士,固守则用日持久,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须拔其源。若克周留,则诸城自下。”于是仁师、仁愿及新罗王金法敏帅陆军以进。仁轨乃别率杜爽、扶余隆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获其宝剑。伪王子扶余忠胜、忠志等,率士女及倭众并耽罗国使,一时并降。百济诸城,皆复归顺。贼帅迟受信据任存城不降。
  • 17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先是,百济首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自苏定方军回后,鸠集亡散,各据险以应福信,至是率其众降。仁轨谕以恩信,令自领子弟以取任存城,又欲分兵助之。孙仁师曰:“相如等兽心难信,若授以甲仗,是资寇兵也。”仁轨曰:“吾观相如、常之皆忠勇有谋,感恩之士,从我则成,背我必灭,因机立效,在于兹日,不须疑也。”于是给其粮仗,分兵随之,遂拔任存城。迟受信弃其妻子走投高丽,于是百济之余烬悉平。孙仁师与刘仁愿振旅而还,诏留仁轨勒兵镇守。
  • 18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初,百济经福信之乱,合境凋残,僵尸相属。仁轨始令收敛骸骨,瘗埋吊祭之。修录户口,署置官长,开通途路,整理村落,建立桥梁,补葺堤堰,修复陂塘,劝课耕种,赈贷贫乏,存问孤老。颁宗庙忌讳,立皇家社稷。百济余众,各安其业。于是渐营屯田,积粮抚士,以经略高丽。
  • 19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仁愿既至京师,上谓曰:“卿在海东,前后奏请,皆合事宜,而雅有文理。卿本武将,何得然也?”对曰:“刘仁轨之词,非臣所及也。”上深叹赏之,因超加仁轨六阶,正授带方州刺史,并赐京城宅一区,厚赉其妻子,遣使降玺书劳勉之。
  • 20    《新唐书·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三》:先是,贞观、永徽中,士战殁者皆诏使吊祭,或以赠官推授子弟。显庆后,讨伐恩赏殆绝;及破百济、平壤,有功者皆不甄叙。州县购募,不愿行,身壮家富者,以财参逐,率得避免。所募皆伫劣寒惫,无斗志。仁轨具论其弊,请加慰赉,以鼓士心。
  • 21    《新唐书·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三》:又表用扶余隆,使绥定余众。帝乃以隆为熊津都督。
  • 22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又遣刘仁愿率兵渡海,与旧镇兵交代,仍授扶余隆熊津都督,遣以招辑其余众。扶余勇者,扶余隆之弟也,是时走在倭国,以为扶余丰之应,故仁轨表言之。于是仁轨浮海西还。
  • 23    《新唐书·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三》:时刘仁愿为卑列道总管,诏率兵度海,使代旧屯,与仁轨俱还。仁轨曰:“上巡狩方岳,又经略高丽。方农时,而吏与兵悉被代,新至者未习,万一蛮夷生变,谁与捍之?不如留旧兵毕获,等级遣还。仁轨当留,未可去。”仁愿不可,曰:“吾但知准诏耳。”仁轨曰:“不然。苟利国家,知无不为,臣之节也。”因陈便宜,愿留屯。诏可。由是以仁愿为不忠。
  • 24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麟德二年,封泰山,仁轨领新罗及百济、耽罗、倭四国酋长赴会,高宗甚悦,擢拜大司宪。
  • 25    《新唐书·卷三·本纪第三》麟德二年:十月壬戌,带方州刺史刘仁轨为大司宪兼知政事。
  • 26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乾封元年,迁右相,兼检校太子左中护,累前后战功,封乐城县男。
  • 27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三年,为熊津道安抚大使,兼浿江道总管,副司空李勣讨平高丽。
  • 28    《三国史记·卷七·新罗本纪第七》:六月十二日,辽东道安抚副大使、辽东行军副大总管兼熊津道安抚大使、行军总管、右相、检校太子左中护、上柱国、乐城县开国男刘仁轨奉皇帝敕旨,与宿卫沙湌金三光到党项津。王使角干金仁问迎之以大礼,于是右相约束讫,向泉冈。
  • 29    《三国史记·卷三十七·杂志第六》“地理四”:总章二年二月,前司空兼太子太师英国公李绩等奏称:“奉敕:'高丽诸城堪置都督府及州郡者,宜共男生商量准拟。’奏闻件状如前。”敕:“依奏。其州郡应须隶属,宜委辽东道安抚使兼右相刘仁轨,遂便稳分割,仍总隶安东都护府。”
  • 30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总章二年,军回,以疾辞职,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
  • 31    《旧唐书·高宗纪下》:三年春正月丁丑,右相、乐成男刘仁轨致仕。
  • 32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咸亨元年,复授陇州刺史。
  • 33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三年,征拜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 34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咸亨四年:三月,丙申,诏刘仁轨等改修国史,以许敬宗等所记多不实故也。
  • 35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五年,为鸡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仁轨率兵径度瓠卢河,破其北方大镇七重城。以功进爵为公,并子侄三人,并授上柱国。州党荣之,号其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 36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上元二年,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依旧监修国史。
  • 37    《议复府兵》:高宗以刘仁轨为洮河镇守使,以图吐蕃,於是始有久戍之役。
  • 38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敬玄至洮河军,寻为吐蕃所败。
  • 39    《新唐书·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三》:及镇洮河,奏请机急,多为中书令李敬玄抑却,仁轨乃表敬玄为帅以代己,果覆其众。
  • 40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永隆二年,兼太子太傅。未几,以老乞骸骨,听解尚书左仆射,以太子太傅依旧知政事。
  • 41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唐纪十九》永淳元年:上以关中饥馑,米斗三百,将幸东都;丙寅,发京师,留太子监国,使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之。
  • 42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永淳元年,高宗幸东都,皇太子京师监国,遣仁轨与侍中裴炎、中书令薛元超留辅太子。二年,太子赴东都,又令太孙重照京师留守,仍令仁轨为副。
  • 43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唐纪十九》弘道元年:八月,己丑,以将封嵩山,召太子赴东都;留唐昌王重福守京师,以刘仁轨为之副。
  • 44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则天临朝,加授特进,复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专知留守事。
  • 45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唐纪十九》光宅元年:(二月)庚申,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命刘仁轨专知西京留守事。
  • 46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仁轨复上疏辞以衰老,请罢居守之任,因陈吕后祸败之事,以申规谏。
  • 47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唐纪十九》光宅元年:太后与刘仁轨书曰:“昔汉以关中之事委萧何,今托公亦犹是矣。”仁轨上疏,辞以衰老不堪居守,因陈吕后祸败之事以申规戒。
  • 48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则天使武承嗣赍玺书往京慰喻之曰:“今日以皇帝谅暗不言,眇身且代亲政。远劳劝诫,复表辞衰疾,怪望既多,徊徨失据。又云'吕后见嗤于后代,禄、产贻祸于汉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初闻此语,能不罔然;静而思之,是为龟镜。且端揆之任,仪刑百辟,况公先朝旧德,遐迩具瞻。愿以匡救为怀,无以暮年致请。”寻进封郡公。
  • 49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唐纪十九》光宅元年:太后使秘书监武承嗣赍玺书慰谕之曰:“今以皇帝谅闇不言,眇身且代亲政;远劳劝戒,复辞衰疾。又云'吕氏见嗤于后代,禄、产贻祸于汉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初闻此语,能不罔然;静而思之,是为龟镜。况公先朝旧德,遐迩具瞻,愿以匡救为怀,无以暮年致请。”
  • 50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垂拱元年,从新令改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寻薨,年八十四。则天废朝三日,令在京百官以次赴吊,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
  • 51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中宗即位,以仁轨春宫旧僚,追赠太尉。浚子冕,开元中,为秘书省少监,表请为仁轨立碑,谥曰文献。
  • 52    《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宗庙考十三》   .殆知阁[引用日期2017-07-27]
  • 53    《南郊推恩制》:缅怀茂功,用增礼典,自今已後,太庙配享功臣,高祖室宜加裴寂、刘文静,太宗室加长孙无忌、李靖、杜如晦,高宗室加褚遂良、高季辅、刘仁轨,中宗室加狄仁杰、魏元忠、王同皎。
  • 54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   .江西国防教育网[引用日期2017-07-24]
  • 55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仁轨身经隋末之乱,辑其见闻,著《行年记》,行于代。
  • 56    《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
  • 57    《全唐文 卷一百五十八》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19-09-13]
  • 58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4-02-28]
  • 59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唐纪十七》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7-07-23]
  • 60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唐纪十九》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7-08-23]
  • 61    《全唐文·卷十九》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8-23]
  • 62    《全唐文·卷九十七》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8-23]
  • 63    《全唐文·卷六百一》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8-23]
  • 6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五》(景德四年)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7-09-25]
  • 65    《新唐书·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三》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4-02-28]
  • 66    《清人论唐——以探究唐代人物为主》:田卫丽,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 67    《读通鉴论·卷二十一·中宗》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7-07-27]
  • 68    许敬宗构陷三家 刘仁轨荡平百济   .文献网[引用日期2014-02-28]
  • 69    台湾三军大学 编.《中国历代战争史全集》:中信出版社,2013-05-01
  • 70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仁轨虽位居端揆,不自矜倨。每见贫贱时故人,不改布衣之旧。初为陈仓尉,相工袁天纲谓曰:“君终当位邻台辅,年将九十。”后果如其言。
  • 71    《旧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初,仁轨将发带方州,谓人曰:“天将富贵此翁耳!”于州司请历日一卷,并七庙讳,人怪其故,答曰:“拟削平辽海,颁示国家正朔,使夷俗遵奉焉。”至是皆如其言。
  • 72    《新唐书·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三》: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肋使引决。
  • 73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唐纪十七》乾封元年:初,仁轨为给事中,按毕正义事,李义府怨之,出为青州刺史。会讨百济,仁轨当浮海运粮,时未可行,义府督之,遭风失船,丁夫溺死甚众,命监察御史袁异式往鞫之。义府谓异式曰:“君能办事,勿忧无官。”异式至,谓仁轨曰:“君与朝廷何人为仇,宜早自为计。”仁轨曰:“仁轨当官不职,国有常刑,公以法毙之,无所逃命。若使遽自引决以快仇人,窃所未甘!”乃具狱以闻。异式将行,仍自掣其锁。狱上,义府言于上曰:“不斩仁轨,无以谢百姓。”舍人源直心曰:“海风暴起,非人力所及。”上乃命除名,以白衣从军自效。
  • 74    《新唐书·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三》: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轨持觞曰:“所不与公者,有如此觞。”后既执政,荐为司元大夫。
  • 75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唐纪十七》乾封元年:及为大司宪,异式惧,不自安,仁轨沥觞告之曰:“仁轨若念畴昔之事,有如此觞!”仁轨既知政事,异式寻迁詹事丞;时论纷然,仁轨闻之,遽荐为司元大夫。监察御史杜易简谓人曰:“斯所谓矫枉过正矣!”
  • 76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上元二年:戊戌,以戴至德为右仆射,庚子,以刘仁轨为左仆射,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故。张文瓘为侍中,郝处俊为中书令,李敬玄为吏部尚书兼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故。刘仁轨、戴志德更日受牒诉,仁轨常以美言许之,至德必据理难诘,未尝与夺,实有冤结者,密为奏辨。由是时誉皆归仁轨。或问其故,至德曰:“威福者人主之柄,人臣安得盗取之!”上闻,深重之。
  • 77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上元二年:有老妪欲诣仁轨陈牒,误诣至德,至德览之未终,妪曰:“本谓是解事仆射,乃不解事仆射邪!归我牒!”至德笑而授之。时人称其长者。
  • 78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炎之下狱也,郎将姜嗣宗使至长安,刘仁轨问以东都事,嗣宗曰:“嗣宗觉裴炎有异于常久矣。”仁轨曰:“使人觉之邪?”嗣宗曰:“然。”仁轨曰:“仁轨有奏事,愿附使人以闻。”嗣宗曰:“诺。”明日,受仁轨表而还,表言“嗣宗知裴炎反不言”。太后览之,命拉嗣宗于殿庭,绞于都亭。
  • 79    民国文林.《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思想大师们》:现代出版社,2010-06-01

                 (来自百度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