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来自明时期的掐丝珐琅双龙纹牌挂于进入展区的楼梯口,作为龙的传人,看到龙纹会不会格外亲切,尤其在国外,倍思亲。 此次大都会展出的珐琅彩很多,让人眼花缭乱。 从器型、纹饰中可看出,不再是单纯的中国元素,融合着外来元素,显示出浓浓的清人审美,雍容华贵。 世上珐琅彩千千万万,中国珐琅工艺得益于外国。 ![]() 珐琅工艺有铜胎掐丝珐琅彩,瓷胎掐丝珐琅彩,画珐琅等。 其中瓷胎掐丝珐琅工艺最为复杂,难度也最大。 画珐琅工艺就是来自欧洲,在清康熙年间传入中国。 掐丝珐琅则来自波斯,成吉思汗将当地工匠俘虏押回制作,后传入中原。 我们说的景泰蓝就是掐丝珐琅的代称,因在景泰年间创造达到高峰,故名。 ![]() 要说到珐琅,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铜、金、银胎珐琅器最多的地方,多为掐丝珐琅,还有画珐琅。 大部分为明代御用监、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出品,还有少部分由广东等皇家控制的机构生产。 如果说故宫博物院是国内藏有中国古物最多的国家,那么大都会博物馆就是国外藏有最多中国古物的国家之一。 ![]() 明早期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烛台 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珐琅彩多为清中期,铜胎,画珐琅、掐丝珐琅。 此次展出的珐琅彩中有明清时期的闲事之一——焚香的香器,有兽炉,三足炉,鼎炉等。 ![]() 明早期 掐丝及内填珐琅缠枝莲纹炉 ![]() 明中期 掐丝珐琅魔蝎纹象足炉 ![]()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熏炉 ![]() 清乾隆 掐丝珐琅雄鸡香薰 ![]() 清乾隆掐丝珐琅暖炉 这种暖炉,也叫手炉。 炉内可放炭,也可放香材,或一同放,既暖手,又香身,贵妇小姐都爱用。 ![]() 炉瓶三事是清代的产物,在此之前,有炉、有盒、有瓶,但没有这种组合,到清代才有。 至此,香事发展到鼎盛时期,盛则衰,成了必然。现又有抬头之势,香火可以燎原。 看完香炉,再看看文房雅器。 ![]() 明万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多层盒 在明式家具中,像官皮箱、药箱,一打开里面也是多层抽屉。在收纳方面,自古就很在行。 ![]() 此清中期铜胎画珐琅圆盒样式,有用来放胭脂、香材、金银细软等。 ![]() 清中期 铜胎画珐琅蝶形水墨盒 蝴蝶型水墨盒,一看就很有夏天的欢快感,是闺中小姐们的最爱。 与之相似的有一个水壶。 ![]() 焚香品茗赋小诗,妙不可言! ![]() ![]() ![]() ![]() ![]() ![]() 民以食为天的民族,少不了盘碗,有平安、平稳之意。 四处漂泊的人,平平安安就是福。 ![]() ![]() ![]() ![]() ![]() ![]() ![]() 所有或花鸟,或花果盘均为清中期铜胎画珐琅。 下次我们继续向大家介绍珐琅彩,为稍大一点的珐琅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