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唐五代与北宋时期的定窑瓷器学习知识

 荣纳堂 2023-08-25 发布于天津

转自 紫色百合香


晚唐五代与北宋时期的定窑瓷器可以说是定窑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定窑瓷器瓷质精美,纹饰华丽。

紫色百合香与您分享这段时期的瓷器知识,并且通过精品的实例,让您感受到定窑白瓷之美。

一、晚唐五代时期的定窑瓷器学习知识

定窑创烧于晚唐,器形多为粗瓷碗。五代中晚期,定窑所烧造的瓷器不再使用化妆土,胎釉出现了较大的变革,白、精、薄是此时的典型特色,而且部分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一些白瓷。

二、北宋时期的定窑瓷器学习知识

北宋时期是定窑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定窑虽然为民窑,这是在北宋中后期却被皇室选为宫廷御窑,其所生产的产品也就顺理成章地称之为“贡瓷”。官家所用的瓷器底部常常刻有“官”字款、“尚食局”等字样。

此时除了一些常见的瓷器外,还生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只是数量不多,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室。

北宋早期,定窑多采用正烧法,流釉方向自口至底,而北宋中期之后,定窑创造了覆烧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

此外,“泪痕”现象一般出现在北宋定窑瓷器上,这是因为无关正烧还是覆烧,泪痕的流向均是从上往下流淌。

除了“泪痕”之外,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还有一些划痕,这些划痕十分密集,而且纤细,这是旋坯加工时留下的,与其他窑口有着显著的区别。

北宋早期的产品口沿有釉,而北宋晚期,器物的口沿多不施釉,俗称为“芒口瓷”,具体原因此处不再多加陈述。

定窑瓷器的底足有平底和圈足两种,其圈足处理也有着较大的学问,尤其是北宋中期之后覆烧技法的采用,使得器物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如果用手轻轻抚摸,会有一种明显的凹凸不平之感。

白釉印花、白釉划花、白釉刻花是定窑最为重要的纹饰装饰技法。印花技法大约在北宋中期就已经悄然成熟。印花多出现在器物的中心,而器物的内外都有印花装饰则极为少见。各种精美俏丽的花卉纹、动物纹、禽鸟纹等应用非常广泛,而人们所熟知的双龙纹、飞凤纹等几乎不见。

划花技法多以莲瓣纹、荷叶纹、鸭纹等形式出现,划花的纹饰动感十足,流畅自如。

刻花技法,是在划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宋早期的刻花纹饰还相对比较简洁,而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已经应用得非常娴熟。缠枝花卉、折枝花卉、双花图案等自然生动,富有较强的立体感。

三、晚唐五代与北宋时期的定窑瓷器欣赏

1.北宋白釉莲花纹“官”字款盖罐

北宋白釉莲花纹“官”字款盖罐,造型美观大方,盖罐通体施以白釉,莲花纹饰相当精美,底足内刻划“官”字款。这件盖罐是定窑中为数不多的一件精品佳作。

2.北宋白釉圆托五足熏炉

北宋白釉圆托五足熏炉,是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的佛前供器,造型是按照金银器而仿制的,由盖、炉两部分组成。五个兽足为点睛之笔。胎质细腻坚硬,釉色十分莹润,这件作品是北宋定窑早期的作品之一。

3.北宋白釉刻莲纹净瓶

北宋白釉刻莲纹净瓶,造型高大俊美,刻莲纹装饰非常华丽,刀法犀利,线条流畅自如。这件净瓶是定窑非常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

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关注,每天为您分享各类精华收藏知识。感谢您的每一次浏览、转发及收藏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