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醉重重阳节

 zjp67 2023-08-25 发布于福建

重阳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秋实盈野,菊花吐芳,是一年中的登高好时光。西汉《风土记》载:"以重阳相会,登高饮酒,谓登高会"。唐代诗人李白《九日龙山饮》诗云:"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描述人们登山乐不思归的情景。
据《荆楚岁时记》载,最初的重阳登高,是以"饮酒祛灾祈福"为主要内容,人们为了"避灾祛邪,在两'阳'相交日,登高处,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以乞吉祥免灾"。
后来,重阳登高已渐失避灾之意,历代骚人墨客溢彩增辉,多把它当作饮酒赋诗的风流韵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山川盈视,何其快哉。当然,个人际遇不同,感怀也就各异。孟嘉落帽显现名士的风流蕴藉,杜甫心境不好就"羞将短发风吹帽"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客中乡思,千古绝唱,天涯游子莫不击节长吟!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幽细凄清,声情两绝,读来令人无限悲怆。
当然,更多的诗,则是偏爱重阳赏菊,饮酒抒情。《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宋代"九月重阳,都下赏菊"的盛况。晋人陶渊明与亲朋好友赏菊时,欢快地吟道:"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唐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在》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道出人们念念不忘的是重阳节到来时要回来赏菊的心情。唐人杜甫的"晚年高兴尽,摇荡菊花期";宋人范成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等,都抒发:了诗人品菊饮酒的乐趣。还有刘禹锡的"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唱出了诗人心中的激情与期待。
在民间,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重阳节逐渐地增加了美食佳酿的内容。宋朝"都人市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分相馈赠"。九九登高,"高""糕"谐音,取其好意头,食"重阳糕"便"百事俱高"。而分"重阳饼",则常由年高望重的长者主持,读书年资越长、成绩越好,分得的饼也就越多,寓"唯有读书高"之意。至於"菊花酒",《梦梁录》有一说:"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旨在驱秽逐恶,延年益寿,所以"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饮宴",大家都远足登高,游目驹怀,美酒佳肴,轻歌曼舞,极情尽兴,娱乐一番。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这一美好的传统节日,现在更具新意了。"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久久长寿、久久幸福的祝愿,所以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举行游览观光、贺寿宴会、送礼敬酒等等许多敬老活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已是新时期的一种文明风尚。老人们发挥余热,展示晚霞的灿烂,为改革大业出谋献计,为振兴中华尽心尽力,一个个老骥伏枥,志怀高远,越活越年轻。重阳登高,回首一望,真是个"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