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尹湯液經 結胸痞第十四結胸痞上篇

 笑问客从he处来 2023-08-25 发布于辽宁

伊尹湯液經>> 結胸痞第十四

結胸痞上篇

太陽病,重發其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心胸大煩,從心下至少腹堅滿而痛不可近,屬大陷胸湯。小結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即痛,其脈浮滑,小陷胸湯主之。若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白散。

大陷胸湯方 大黃六兩,苦寒 甘遂末,一錢匕,苦寒 芒消一升,苦寒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煎一兩沸,内甘遂末,分再服。一服得快利,止後服。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平 栝樓實大者一枚,苦寒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樓取三升,去滓,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三物小白散方 桔梗十八铢,辛微溫 巴豆六铢,去皮心,熬赤黑,研如脂,辛溫貝母十八铢,辛平右三味,搗爲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治之,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

病在上即吐,在下即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不止,進冷粥一杯。一雲:冷水一杯。

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結胸者;下之早,故令結胸。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其脈沉緊,心下痛,按之如石堅,與大陷胸湯。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屬大柴胡湯證。但結胸,無大熱,此爲水結在胸脅,頭微汗出,與大陷胸湯。

太陽病,醫發其汗,遂發熱而惡寒。複下之,則心下痞。此表裏俱虛,陰陽氣并竭。無陽則陰獨,複加火針,因而煩,面色青黃,膚瞤,如此者,爲難治。面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心下痞,按之自濡,關上脈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苦寒 黃連苦寒 黃芩苦平,各一兩右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潰之,須臾去滓,分溫再服。此方有舊遺黃芩一味,今據《金匮》瀉心湯方文補。

附子瀉心湯方 附子一枚,炮,别煮取汁,辛溫 大黃二兩,苦寒 黃連苦寒 黃芩苦平,各一兩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去滓,内附子汁,分溫再服。

脈浮緊而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複與柴胡湯。

此雖已下,不爲逆也。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堅痛者,已爲結胸,屬大陷胸湯。若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柴胡複不中與也,屬半夏瀉心湯。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之瀉心湯,其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與五苓散。一本言:忍之一日,乃愈。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辛平 黃芩苦平 幹姜辛溫 人參甘微寒 甘草甘平,各三兩,炙 黃連一兩,苦寒 大棗十二枚,擘,甘平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大下後,複發其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其痞,當先解表,表解乃攻其痞。解表,屬桂枝湯。攻痞,屬大黃黃連瀉心湯。

結胸痞上篇下:附頸項強太陽與少陽并病,頭痛,頸項強而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堅,當刺大杼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谵語,谵語則脈弦。谵語五日不止,當刺期門。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即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黃八兩,苦寒 葶苈子熬,辛寒 杏仁去皮尖兩仁者,甘溫 芒消苦寒,各半升右四味和搗,取如彈丸一枚,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一兩,水二升,合煮取一升,溫頓服,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爲效。

太陽與少陽并病,心下痞堅,頸項強而眩,勿下之。《千金》本“而眩”下有“宜刺大椎、肺俞、肝俞”八字。

傷寒四五日,身體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屬小柴胡湯證。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再三下之,不能食。其人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柴胡湯不複中與也。食谷者哕。此條宜茵陳五苓散,方見《金匮》。

服桂枝湯,下之,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屬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方 茯苓甘平 白術苦溫,各三兩右,于桂枝湯中惟除去桂枝一味,加此二味爲湯,服一升,小便即利。本雲: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