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城堡战役,胡宗南穷追不舍,彭德怀紧急中看到一古井大喜:赢了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23-08-25 发布于北京

1936年11月21日,被誉为红军长征最后之战的“山城堡战役”打响,这是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之后的第一次集群作战,在近代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

同时,这次战役也是彭德怀和胡宗南的首次战场相遇,最终以胡宗南丢掉一个旅的代价惨败,彭德怀不仅打消国民党进军的念头,也为西安事变打下基础。

那么这场关键战役是如何发生的呢?战斗中的细节又是怎样的呢?

危险远没有解除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后方国民党军队的追捕还在继续。

蒋介石作为国共内战的主要敌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红军的追击和消灭,他趁红军力量削弱、立足未稳之际,急调260个团的兵力,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蒋介石采取这一行动的目的显而易见,他希望借机削弱甚至彻底消灭红军的力量,趁着红军刚到陕北,立足未稳的时间点,从根本上扭转国共内战的局势。

当时的红军在经历了长征的艰难后,士气和体力都遭到了重创,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蒋介石看准了这个时机,希望能够趁机一举消灭红军,彻底击垮共产党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共产主义这一思想和力量对于国民党统治的威胁。

然而,蒋介石的计划并未如他所愿,红军虽然力量削弱,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抵抗的意志,尤其是经历了长征的打磨之后,留下来的战士都是坚定的军人。

红军经过长征的锻炼,已经具备了坚韧不拔、顽强抗敌的战斗能力。面对蒋介石调动的大量兵力,红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利用地理优势展开英勇抵抗。

在参战的国民党军队中,只有三支部队属于中央军序列,算是蒋介石的亲信,其他都属于各方军阀派系,打顺风仗的时候一拥而上,没有好处自然不肯出力。

红军利用了这一点,主动派出人员劝说军阀部队出工不出力,威胁他们只要胆敢轻举妄动,就会痛下杀手,让他们体验一下红军的强大战斗力。

长征路上红军的表现让这些杂牌军十分震惊,自然不敢当这个出头鸟,于是大多默契的磨洋工,维系着表面功夫,行军速度一下慢了下来,包围圈出现漏洞。

这时候就凸显出中央军的三支部队了,其中又以胡宗南的第1军最为显眼,他是蒋介石的心腹,在“围剿”红军的过程中十分卖力,对蒋介石言行即从。

胡宗南知道经历了漫长的长征之后,红军的战斗力有很大衰减,他迫切的想拿下“剿共”的头功,所以督促手下不断试探进攻,要从红军身上咬下一块肉。

这样的对手十分难缠,而且胡宗南不是愣头青,他是黄埔一期毕业,在血腥的战场上打过滚,之前和红军交过手,了解红军的作战特点,不是那么容易搞定。

但是如果不打掉这支部队的话,剩余的国民党军队会像附骨之疽一样纠缠不休,所以毛主席决定集结全军之力,打疼胡宗南,彻底解决国民党军队的围困。

彭胡的首次交锋

在军事会议上,毛主席打算选出一位前敌指战员,参与指挥这次战事。彭德怀率先站出来请缨:“我要会一会胡宗南这条恶狼,用猎人的手法打疼他!”

第一阶段的战斗开始于10月底,彭德怀下令2个师穿插到敌军的左右两翼,并迅速发起反击,从西向东依次展开,利用局部优势兵力,歼敌两个团。

这次的试探进攻让国民党军队意识到红军的战斗力依然保持了很高水准,所以只能退回去休整,直到11月1日才重新集结兵力,再度向红军发起追击。

前敌总指挥彭德怀认为,应该坚定打击胡宗南的作战计划,集中兵力消灭敌第1军的主力部队,为红军打开战场局面,以便停止敌人的进攻计划。

经过慎重的考虑,彭德怀决定在同心城一带布下埋伏,这里地势险要,地形复杂,有利于我军实施防御和展开攻势。

在后续会议上,彭德怀详细布置了作战计划,并指示相关部队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实施歼灭胡敌的行动。

会议结束后,红军立即采取行动,将主力调集到同心城一线,同时,彭德怀下令在关桥堡地区进行防守布置,以便伺机发起反击,为歼灭胡敌做好准备。

前出的胡宗南一部没有防备,进入红军的包围圈,然后被迅速击溃。但是因为时间紧张,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于是红军只能后撤,等待下一次机会。

胡宗南意识到情况不对劲,发觉自己已经处于突出位置,命令部队提高警惕,固守待援,同时两侧的国民党军队开始加快步伐,向红军侧后方迂回进攻。

得知这个消息后,彭德怀意识到战机已经失去,只能带领后卫追赶大部队,同时用小股部队实施诱敌计划,在行军过程中不断研究地图,寻找破局点。

这次小规模的战斗算是山城堡战役的餐前甜点,彭德怀和胡宗南隔空交手,然后点到为止,谁也没有漏出太大破绽,双方都在等待对方犯错,然后一举拿下。

红军当时还在转移路上,后面的国民党军队紧追不舍,红军几次想要设伏打击胡宗南部队都没办法成功,只能继续向东,根据情况制定新的战略计划。

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红军会遭到敌军的包围和重大打击,必须要在转移过程中再次利用地形和战术优势,争取消灭敌军的一部分,并削弱其追击能力。

彭德怀指挥下的红军,灵活机动地穿越河谷和森林,以避开敌人的追击并寻找战机,在转移过程中,红军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术行动,以制造干扰。

同时,红军还设法扩大转移的范围,散布假情报和虚假行踪,使敌人分散注意力,在持续数天的转移战斗中,红军展现出了极高的机动性、灵活性和战斗力。

山城堡战役

由于胡宗南的部队保持了高度警惕,彭德怀一路上始终找不到太好的下手机会,眼看红军大部队撤到保安,马上就要失去战略转移空间,他心急如焚。

蒋介石也看出了红军面临的困境,只要让胡宗南的第1军死死咬住红军,不让其顺利转移,后续的部队填补缺口,就能堵住红军的行军路线,完成“围剿”。

所以蒋介石亲自飞到西安指挥作战,要求前线将领务必咬牙坚持,盯紧红军的后卫部队,紧紧追赶红军的脚步,等待红军失去转移空间,再进行最后一击。

在接连的运动战和行军过程中,国民党军队的战线被拉长,大量士兵也被看不到希望追击消磨了意志,胡宗南的部队快要到达极限了,急需休整补充。

然而蒋介石在后方下了严令,要求胡宗南继续追击,不能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胡宗南一向听话,只能强压部队中的不满,带领疲兵继续向前挺进。

这正好遂了彭德怀的心愿,红军战士已经习惯了大规模长距离的机动,所以在转移过程中也保持了相当的战斗力,反观国民党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彭德怀认为千载难逢的战机就在眼前,11月16日,他下令红军各部向山城堡一带集结,抢先占据有利地形,堵住国民党军队将要溃退的路线。

这种部署有助于红军利用地形优势,形成包围圈并将敌人困于其中,一部分主力位于前方的堵头位置,可以有效地阻止敌军的前进,同时限制其行动空间。

而分出小股部队则从敌军可能的侧翼进行包围,将其长列拉成两段,使其陷入困境,能够控制敌军必经之路的两侧,使得敌人无法轻易突破或绕过。

17日上午,敌先头部队进入我军事先埋伏的圈套,立即触发了我军的伏击行动,我军伏击部队毫不犹豫地展开了攻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敌人。

这次失败让胡宗南十分恼怒,他命令部队加快追击脚步,彭德怀此时已经将军队暂时隐蔽在山城堡周围,做好准备迎战的准备,只待胡宗南走进包围圈了。

为什么要选择山城堡作为伏击点呢?这是彭德怀根据地形地况以及实际条件做出的判断。

陕北地区缺少水源,山城堡是周边少有的淡水补充地点,国民党军队必然要在这里休整,否则就要继续长途跋涉几十公里去别的地方取水。

以国民党军队的脾性,他们肯定不愿意绕路去别处,因此山城堡就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彭德怀当时看到山城堡周边有古井的时候,就大喜过望,再一问周边百姓详细的地理条件之后,就认为这一战的把握非常大,事实上确实如此。

长征的最后一战

红军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们成功地完成了在山城堡南北地区的部署,并且没有惊动国民党军队,负责诱敌的战士也再逐步吸引敌人注意力,将其引进包围。

敌第1军的78师负责山城堡一带的追击,由于地形限制和红军的阻击,这支部队与友军相隔甚远,陷入孤立突出的境地,正是彭德怀等待已久的歼敌机会。

红军伏击部队充分利用地形和战术优势,迅速展开攻击,他们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突袭,猛烈地打击了敌人。

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在冲锋号的引导下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

在这场战斗中,红军展现出了卓越的战术技巧和出色的协同作战能力,虽然缺少弹药,但是各部队之间紧密配合,相互支援,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充分发挥伏击的优势,精确地打击敌人的被围困部队,使其陷入混乱和恐慌。

面对红军的猛烈进攻,敌人措手不及,陷入了绝望的困境,他们四处逃窜,丢弃武器装备,竭力寻找逃生的出路。

红军趁机追击残余敌军,继续对他们进行有力的打击,将其进一步剿灭,最终的战果是歼灭了敌人一个旅。

胡宗南部立即意识到事态严重,他顾不上心疼嫡系部队的损失,下令各路追兵立即停止进攻,向后撤退了一大截,防止红军进一步扩大战果,造成更大损失。

蒋介石在后方听到消息之后大惊失色,意识到自己中了红军的圈套,他原本抱着追歼红军主力的希望,却不料红军伏击部队早已设下埋伏,等待他们的出现。

无奈之下,蒋介石只能放缓攻势,让前线的国民党军队退下来休整,这无疑宣告了蒋介石对红军的最后围堵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挺过了最后的难关。

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对于蒋介石嫡系主力胡宗南第1军来说,可谓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他们在这场战役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士气大受打击,几乎溃不成军。

这一战发生在红军进行长征的最后阶段,对于我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仅仅是一场局部胜利,更是对整个红军士气的大振奋,稳定了陕甘宁根据地的局势。

这场战役显示出红军团结战斗的巨大威力,尽管在长征途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但红军战士坚守自己的信念,始终保持着团结一致的战斗姿态。

这种团结的力量不仅在战场上展现出来,也在国内推动和平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山城堡战役的胜利给予了红军无比的自信,同时也鼓舞了国内人民的斗志,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进程,为后来西安事变的发生打下基础。

山城堡战役也成为长征的收官战,标志着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走过了数万里的艰苦征程,为长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划下了一个重要的句点。

而彭德怀和胡宗南的这次交手,也为日后两人的战场相见埋下伏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