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为什么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老梅的碎碎念 2023-08-25 发布于江苏

我们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下理解新事物,多数知识都是具体知识。


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推测:问题的解决不是通过提供新的信息,而是通过整理我们一直知道的事情。

所以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没有人能直接向学生灌输新思想每一个新观点必须建立在已知的观点上。

而大脑不关心抽象概念,它更喜欢具体的东西。所以理解抽象概念总是需要一个具体而常见的旧知来帮助理解。这种方法叫类比。例如欧姆定律的学习借用“水流”这样的事件来理解。

同时我认为抽象概念的难以理解,跟大脑额前叶的成熟程度有关。额前叶的完全成熟需要23年左右的时间。人在小的时候负责抽象逻辑思维的额前叶功能很弱,自然就很难去理解抽象概念。换句话说:就是脑子还没长好。

我们一直认为巩固新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举一反三”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必须承认这是极难的。学生所学的都是浅层知识,遇见的每一个问题他们都认为是新的,没有办法敏锐的意识到是同一类问题,有共通的深层规律在。通过现象看本质又谈何容易,我们总在形形色色的现象中迷失。何况知识迁移总不尽人意。

基于此,我们就要谨慎做出“知识能广泛迁移”的承诺认清这个现实就不会徒劳地认为教授一种不同的技能而获得其他的技能。简单地说就是学习是持续性的专一性的。不能指望演奏乐器就可以培养出孩子的逻辑思维来。

老师的可为之处的,就是提供大量不同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帮助帮助他们的思维从表层深入到深层,找到规律。这是一种有效的训练。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对拥有渊博的知识的向往。而渊博的知识来之不易,是大量实践的产物。学习就成为一件终生浪漫的事。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也要充满期待与信任,学习总是从浅表知识开始,然后通往深层知识。

学习是一场实践与等待,就像你拿着一枝红玫瑰在路口等待属于你的情人到来。

她终会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