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介石怒扇宋子文耳光,宋子文:给你再多钱,你也打不过共产党!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23-08-25 发布于北京

民国时期,蒋宋孔陈毫无疑问是中国权势最大的四个家族。四家利益盘根错节,蒋家为核心,孔宋掌管财政,陈家主管党内事务。

在大体利益关系上,四家人属于统一战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没有矛盾,即便是存在亲属关系的情况下。

宋子文

比如蒋介石和宋子文,两人本是十分亲密的郎舅关系。可即便如此,矛盾与争吵也几乎贯穿了二人的整个人生。

1933年,蒋介石甚至还对宋子文动过手。那么,两人的关系为何会如此的矛盾重重?蒋介石又是为何如此生气,以至于不顾妻子的颜面打了大舅子?

乱世豪臣——宋子文

抗战爆发后,美国人将军事家史迪威派来中国,担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美其名曰是帮助中国出谋划策,背后也有控制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意味。

但独裁惯了的蒋介石不喜自己的决策受到干扰,于是便让与美国政府相熟的宋子文,想办法撤掉史迪威。

宋子文身为蒋介石手底下的财政部长,又是他的大舅子,不得不领命办事。

他绞尽脑汁、硬着头皮帮蒋介石促成了此事,结果就在史迪威即将回到美国时,老蒋却突然变了卦,要求史迪威留在中国。

宋子文又被蒋介石命令去向美国人争取此事,一来二去宋子文在两边都没讨到好,于是便把气撒到了蒋介石身上,两人再度爆发剧烈争吵。

没错,这已经不是蒋宋二人第一次出现矛盾。共事二十多年时间里,这对郎舅不知产生过多少次争执,史迪威事件不过是两人关系的一个缩影。

或许从当年宋子文同意妹妹嫁给蒋介石的那一刻,两人之间的恩怨纠葛就已经再也理不清。而蒋宋两人之间的纷争还要从宋子文早年的经历说起。

宋子文于1894年出生在上海一个显赫家庭。优渥的家庭环境,让宋子文有了自小接受先进教育的机会。

他先后在上海圣约翰、美国哈佛、哥伦比亚等学校就读,在金融与经济领域有着非凡的造诣。学成回国后,年纪轻轻的宋子文便出任了联华商业银行总经理。

不过乱世当头,宋子文并没有一心扑在自己的事业上,而是追随姐夫孙中山的步伐,开始投身政途。

孙中山

1924年,宋子文在孙中山的授意下,为革命运动广泛筹集军费。

另外,他还通过提高中央银行信用、取缔过往外币条例等方式,平息了国民经济中的挤兑风潮,大大提高了中行的业务能力。

只可惜,孙中山于1925年撒手人寰,宋子文也随之卷入政治旋涡。

孙中山逝世后,宋子文出任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并在不久后升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成为国民党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北伐开始后,宋子文积极筹措军费,保证了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

然而当北伐大军成功占领武汉后,蒋介石便开始表露出自己的野心,他极力要求将政府迁至武汉。

因为国民政府在这里的根基不深,方便蒋介石彻底掌控国民党中枢大权。然而当宋庆龄、宋子文等人从广东出发北上时,蒋介石又中途变卦,要求国民政府和党部留在南昌。

蒋介石企图上位、将中央权力装进口袋的野心,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1926年12月8日,以宋庆龄为首的国民党老一辈领导人,与蒋介石发生激烈争吵。

宋庆龄

最后,宋庆龄等人来到武汉,并在此成立国民政府临时委员会,蒋介石则是趁机扣留了大批政府人员,并要求解散在武汉的委员会。

在双方激烈交锋的关键时刻,宋子文站了出来。他轻松的表示:

“不要紧,如果蒋介石执意不过来,我就再不给他钱!”

掌握国民政府经济命脉的宋子文,的确有底气说出这句话。这一招也的确灵验,失去经济来源的老蒋数次来电,催促宋子文打款。

最后,走投无路的蒋介石不得不选择妥协,把国民政府迁移到了武汉。只不过,蒋宋二人的矛盾就此种下。

老谋深算的蒋介石,也没有就此放弃窃取国民政府大权、实施独裁专政的想法。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宋子文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往上海。一来他想要劝阻蒋介石的分裂行动,二来也希望把江南经济控制到手里。

抵沪的第二天,两人就展开了数轮谈判。蒋介石考虑到还要利用宋子文筹集军费,于是便以国军总司令的名义,为他成立了一个江浙财政接收处。

不过当蒋介石要求以宋子文的名义,向上海金融界贷款大笔军费时,宋子文却选择了拒绝,这让老蒋倍感气愤。

于是,他果断关闭了宋子文的办事处。眼看无法劝说蒋介石停止反革命,自己的金融工作也没有任何进展,宋子文便打了退堂鼓,想要回到武汉。

但是,他的选择却遭到了家人的极力阻拦。

蒋介石和宋美龄

蒋宋矛盾

彼时,蒋介石正在疯狂追求宋子文的妹妹宋美龄。眼看已经成为国民政府头把交椅的蒋介石,赢得了宋家人的青睐。

宋家主母倪桂珍、宋家大姐宋蔼龄等人,纷纷劝说宋子文留在上海,并劝他投到蒋介石的门下,这样宋家才有出路。

在家人的逼迫下,宋子文终究还是顺应了大局,没有回到武汉。同时,他也不再反对蒋介石与妹妹的婚事。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成功抱得美人归。有人说这是宋子文飞黄腾达的开始,也有人认为,这是他人生悲剧的开端。

尽管宋子文算是投靠了蒋介石,但他仍旧对这位妹夫有着不小的意见。1928年底,随着东北军宣布投入国民政府麾下,全国实现了初步统一。

然而蒋介石仍旧不遗余力的动用武力,对付共产党等所有反对他独裁统治的党派,这让向来主张和平的宋子文极为不满。

而另一边,每每蒋介石向宋子文要军事经费时,宋子文总会严格恪守规章制度,让他填写好领款手续,还要说出军费用途。

可当另一位主管财政的官员孔祥熙当值时,就从来不会过问蒋介石任何事情,领款手续也不甚严格。

孔祥熙

一来二去,蒋介石逐渐对大舅子宋子文生出了厌恶情绪。

1930年,声势浩大的中原大战终于落下帷幕。国民政府在这场战争中耗资巨大,很多钱都是财政部借来,这些难题最后都抛给了宋子文。

可蒋介石非但不知收敛,还要继续增加军费用以“剿共”,这进一步激化了二人之间的矛盾。

1933年,日本侵略者已经将触手伸向中国,在东北三省已经沦陷的情况下,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事端,国民党军19路军主动迎战。

国难当头,宋子文命令手下三个税警团支援19路军。这支部队虽说兵力不多,但个个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

在上海战场,宋子文的抗战行为给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然而,此时的蒋介石非但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阻击日寇,反倒是继续推行自己的“剿共”政策。

对于蒋介石不抗战、一心搞内乱的行为,宋子文予以了强烈的指责。而宋子文在上海的行动,也引得蒋介石的不满。

向来恐日的蒋介石,担心这会激怒日军,从而搅乱整个中国的局势。自此,两人之间的嫌隙愈发扩大。

不久后,老蒋与日本人签订停战协议,上海的战火告一段落。

蒋介石担心19路军会再次与日军发生摩擦,也忧虑这支已经成为抗日象征的部队,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于是他将这支部队调往福建“剿共”,期望19路军能在与共产党的作战中被消灭。宋子文得知消息后,立刻站出来表示反对,蒋宋两人再次爆发激烈争吵。

眼看无法阻止蒋介石的卖国行为,宋子文一气之下带着19陆军总指挥辞职离去。随后,蒋宋之间的矛盾也由此被彻底点燃。

蒋介石怒打宋子文

蒋介石深知,国民政府经济的维系还需要依赖宋子文,于是相继发出多封电报,请他回到政府当职,不过宋子文丝毫不为之所动。

直到蒋介石承诺将军费由1800万缩减至1500万,宋子文才答应回来。

1933年4月,宋子文代表中国前往华盛顿,受邀出席“世界经济振兴计划”会议。他与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是同学,因此成功从美国人手中借来价值5000万美元的棉花、小麦。

不过当宋子文的美国之行结束时,却引起了日本人的不满。对于这位力主抗战的中国官员,日本人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打压。

当他回到国内后,不想惹恼日本人的蒋介石,再次与其产生争吵。

蒋介石不满宋子文“面对东方,背靠西方”,称他是国民政府中最坚定的亲美派。宋子文则不满蒋介石一味的搞“剿共”,却对日本人的侵略行为视而不见。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劝阻蒋介石停止内战、节省军费。在此之前,蒋介石对共产党红军的多次围剿都以失败而告终,现如今正在气头上。

这话落在老蒋耳朵里,立刻引起了他的不满。他气冲冲的说道:

“共产党要推翻我们!停什么战?”

于是宋子文只好拿钱来威胁老蒋:“我是财政部长,我拿不出这么多的钱帮你'剿共’!”

蒋介石也不甘示弱的回应:“国民政府谁说了算?你不要管那些管不着的事!”

“我才不怕丢了官,我是对党国负责!”宋子文拍着桌子大声辩解道。

“就是你的态度一直不积极,军费不到位,要不然我'剿共’早就成功了!”蒋介石气急败坏的吼道。

“你打了败仗还怪到我头上,给你再多的钱,你也打不赢共产党!”

被怒气冲昏了头的宋子文,直接戳中了蒋介石的伤疤。

“你不想干可以滚!”

“我可以走,但是你不能这么霸道!”

两人谁也不肯想让半步,怒不可揭的蒋介石感到威严受到威胁,直接一个耳光扇了过去,全然忘记了对面站着的是自己大舅子。

宋子文一瞬间有些被打懵了,迟迟没有反应过来蒋介石竟打了自己。回过神来后,他立刻抄起一把凳子朝着蒋介石扔去。

旁边的侍卫赶紧上前挡住,两人作势就要大打出手,幸好被人拦下。这是蒋宋二人闹得最凶的一次,双方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

回到家后,宋子文气愤、恼怒到了极点,他当即写了辞职报告,准备离开国民政府。他气愤的表示:

“在国民政府当财政部长,就是给蒋介石当走狗。从现在开始我要堂堂正正做个人,我不会再做他的走狗!”

蒋介石与宋家三姐妹

对于宋子文的辞职,蒋介石这次也并未阻拦,并通知政府以宋子文工作劳累为由,卸任财政部长一职。

不过,宋子文却不打算任由蒋介石美化自己。他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的指出:

“我从美国回来之后非常健壮,所有关于我健康情况的报道都是错误的!”

1933年10月29日,国民政府在外界的一片质疑声中,批准了宋子文的辞职,但此事至此还不算完。

毕竟蒋介石打的是自己大舅子,还是宋家的掌权者,宋美龄不依不饶的闹了蒋介石许久。

最后,蒋介石不得不在中央会议上屡屡赞颂宋子文的功绩,并将他任命为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此事才算平息下去。

结语

宋子文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曾是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部长,辅佐蒋介石打江山、围剿红军、发动内战。

从犯下的过错来看,他称得上是罪无可恕。但宋子文又是国民政府中,少有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一位官员。

他反感蒋介石的独裁专政、反对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也为抗战筹备了14亿军费,甚至屡屡站到蒋介石的对立面。

因此,外界对他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不过,随着宋子文于1971年在旧金山去世,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烟消云散。

至于后人会如何评价他的功过,只能交由历史去评断。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