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原生家庭狠狠伤害了?将“受害者”思维转化成“幸存者”思维,这是一把利剑!

 晴日心理 2023-08-25 发布于广东

本文字数约:4194 字       

阅读时间6 分钟

本文章节:

01、过分指责原生家庭,这并不理性

02、什么是“受害者”思维和“幸存者”思维?

03、如何用“幸存者”思维去看待原生家庭?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文 | 何日辉

发布 | 晴日心理(SUN-MEDICAL)

过分指责原生家庭,这并不理性

我们对大量有严重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过深度心理干预,并发现他们大部分都遭受过来自原生家庭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比如有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互相指责,还可能经常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这很容易导致孩子自我怀疑,变得自卑、压抑,还可能对婚姻产生恐惧,成为不婚主义者。

有些父母总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动辄打骂,尤其总是对孩子采取语言暴力,“你简直就是猪,笨死了”、“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蠢的孩子”。这些话一次次击溃了孩子的自信心。

有些父母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变得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做,从不懂得尊重孩子,更不懂得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从未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从这些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的爱是愚昧、无知的。我们最近分析了带母上学“杨元元”的悲剧,她的母亲也是如此。简单来说,父母有对儿女“生”“养”“教”这3 个角色,杨元元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独自一人将儿女拉扯大,这确实很不容易,她在“生”、“养”方面做得很好。

可是,她在“教”这一方面做得相当失败。她所采取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缺乏智慧的,她自己缺乏独立自强的品质,缺乏开阔的眼界,却总是要求女儿听从自己的话,不断对女儿施加心理压力。这是导致杨元元最终决定自杀、发生悲剧的关键因素。

现在很多青少年受到一些精神心理分析流派的影响,再加上他们的父母确实在家庭教育上存在失误,这些青少年遇到挫折时,很容易把责任都归咎于原生家庭,认为自己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总是抱怨、控诉自己的父母,甚至觉得“父母皆祸害”。相关文章:曾有12万人认同“父母皆祸害”!如何理性看待原生家庭的伤害?

国内心理学家武志红在2007年出版了《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书中指出很多父母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受到很多人的认同。武志红还曾公开认同“父母皆祸害”。

像这样的精神分析师容易对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甚至歪曲理解,而不着眼于如何高效解决这个问题。这很容易导致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更加恶劣。这种角度和态度其实并不理性,也不利于青少年走向真正的心身健康。

还有一些心理从业人员则相对理性一些。他们客观地看到了原生家庭对青少年的伤害,并发现无法直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建议青少年不要过度聚焦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上,而是要学会接纳。

比如复旦大学博士、儿童心理教育专家海蓝认为,我们不要老是怪原生家庭,没有一个原生家庭是完美的,总是责怪原生家庭对我们当下的生活没有任何帮助。

她认为我们接纳这一切的发生,“我就有这样的童年,我就有这样的父母,这是我不能改变的。我只能做能改变的事情。”

从某个程度上讲,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难以改变的,那么作为孩子来说,接纳的确比指责更加理性和平和。

但是,很多青少年遭受过大量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对于他们而言,“接纳”貌似理性,实则“残忍”。有些青少年根本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还一再对他们强调要学会“接纳”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指责他们:你之所以做不到“接纳”,是因为你不够“包容”。

不少有这种经历的青少年,他们的父母无知愚昧,不懂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而他们即使找到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疗效又非常低效,自己又做不到“接纳”,难道我们就没有希望了吗?难道就被自己所谓的原生家庭困住这一生吗?

其实,我们还有另一个积极的思维方式——从“受害者”思维转化为“幸存者”思维。

在遭遇不幸和挫折时,“幸存者”思维往往能成为一把利器,帮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什么是“受害者”思维和“幸存者”思维?

什么是“受害者”思维和“幸存者”思维?我们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说起。

汶川大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都是非常严重的,很多在地震中存活下来的灾民遭受了重大的变故和心理冲击,很多人很快就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

当时很多心理咨询师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进入灾难现场,希望针对当地灾民进行公益心理援助。这些心理从业人员确实满腔热血,却好心办了坏事。

他们将灾民聚在一起,让灾民分享各自在地震中的经历和感受。这些心理咨询师的出发点可能是希望灾民能通过倾诉的方式,释放内心的负性情绪,并互相抱团取暖。

可是,这些灾民刚刚失去了家园和亲人,他们非常痛苦。这个时候让他们诉说自己的不幸,相当于不断地激活他们重大的心理创伤,把他们还没愈合的伤疤一次次地揭开,现场一片哭声。

这种心理援助方式是弊大于利的,它很容易让灾民一直陷入“受害者”思维,负性情绪不减反增,甚至会非常怨恨上天对自己不公平,内心更加愤怒、痛苦。后来,很多灾民也非常抗拒这种心理援助,当地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的说法。

其实,更合适的心理援助方式是让灾民的情绪相对稳定下来,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之后,引导他们逐渐建立“幸存者”思维,比如思考“经历了地震后,我们还拥有什么?”的问题。

一个采访过我的央视记者告诉过我,他在汶川大地震后,曾将不少灾民聚集在一起,并引导他们针对“面对天灾,自己有幸活下来了,还拥有什么?”的话题踊跃发言。

有人分享,虽然自己家的房子塌了,也有家人去世,但起码妈妈还在。有的人一夜之间举目无亲了,但至少自己的生命还在,可以代替亲人完成他们的梦想。还有人看到国家和政府一直进行营救,为灾民重建家园。这名央视记者的积极引导效果非常好,很多灾民内心重新燃起希望。

我们最近分享了2起“带母上学”的事例。其中的杨元元就总是抱着“受害者”思维,希望自己的不幸能换来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甚至将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

这种“受害者”思维不但会让他们在得不到帮助时,内心非常愤怒、痛苦,还会阻碍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陷入困境。

相关文章:

“带母上学”的杨元元自缢身亡:不良的原生家庭,要适当保持距离

同样是“带母上学”,杨元元悲剧收场,而他却最终改变命运,感动了中国

而刘秀祥持有的主要是“幸存者”思维,他最艰难的时候,也尽力靠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不愿意开口向别人求助。这促使他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身边的机会。在必要时,他虽然接受了别人的一些帮助,但他懂得感恩。

即使他第一次高考落榜后,短暂地出现过“受害者”思维,一度想自杀,但很快就被一句话击醒,“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别人竟然没有脚”,他意识到自己至少还有母亲在身边。他重新拾起活下去的信念,最终圆了大学梦。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这两人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从某个程度上说,“幸存者”思维类似于老百姓们通俗讲的“凡事要看到积极的一面”“珍惜眼下的所有”,不要总是陷进灾难化思维,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

如何用“幸存者”思维去看待原生家庭?

如果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伤害,负面因素大于正面因素,希望大家能够有意识地用“幸存者”思维去思考这个难题。

第一,我们要学会降低对父母的期待值,不要寄希望于父母能够理解、共情和积极引导我们。

只要他们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给我们提供了生命本身的可能性,让我们拥有可行动、可改变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了。

至于我们是否能够成人成才,获得自己人生的价值,这更多地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自我反省、努力、奋斗。虽然过程会有点艰辛,但仍有成功的可能性。

第二,正因为我们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犯了错误,那么在我们自己成为父母的时候,就更有可能避免这种错误延续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父母相当于提供了一个错误示范、是反面教材。

很多原生家庭氛围不良的孩子,虽然长大后在性格或人格上有一定缺陷,但他们非常有意识地避免对自己的孩子采取父母当年的教育方式,并且愿意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因为他们曾经非常痛苦过,所以不愿意让自己孩子再经历一遍。

虽然有时他们可能会纠枉过正,不舍得对孩子太严厉,但总体来说,他们的孩子的成长环境确实比他们小时候的好得多,心身也更加健康。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坏事变好事的过程,他们的痛苦经历已经转变成了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财富。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负面影响而走向反面,变成了一种“执念”以及强迫型行为,反而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另外一种心理创伤。

曾接受过我们深度心理干预的青少年梓轩,他的母亲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母亲在成长时期,遭受过很多来自梓轩外婆的心理创伤,她在有了孩子后就形成了一种执念——不能让孩子承受与自己一样的痛苦。

于是,她便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梓轩,但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导致梓轩长期内心压抑、痛苦。

相关案例:我是一位医生,一名律师,但直到儿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我才知道对他造成了这么多伤害!

第三,不要把精力都放在抱怨上,也不要“躺平”式地接受现状,而要将对原生家庭的不如意转化为奋斗的动力,这样,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原生家庭越不满意,奋斗的动力越强。

只要我们的认知层次足够高、能力足够强,原生家庭不仅没法伤害我们,反而能给我们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当我们自身真正强大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愿意的方式来处理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很多人一辈子都未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停地埋怨、指责父母对自己造成的心理伤害,控诉父母没能力为自己提供帮助,说一些“有些人天生在罗马,有些人出生是牛马”这样酸溜溜的话。

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思维,总认为自己的不如意是别人造成的,忽视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又或者说明明知道自己可以改变,却总是用“原生家庭”来做借口。这样的人至少要为自己的“不幸”承担部分责任。

而且,“受害者”思维很容易让人一直活在心理创伤下。比如父母骂了我们一句,我们一直记在心里,久久不能释怀,不断回想、陷入精神内耗。

虽然有的时候,我们确实是难以自控地回忆和痛苦,但在客观上来说,如果我们总是不断回想和抱怨,父母带来的心理伤害就会一直被放大,并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如果这样的创伤和经历不断增多,我们还容易变得敏感、多疑,习惯性从负面角度去解读身边的人和事,形成偏执型人格改变。

有些人总是走不出“受害者”思维,还有可能习惯性地“卖惨”,像祥林嫂一样总是不断诉苦,逢人就说自己遭受的不幸,直到身边的人都感到厌恶、嫌弃。相关文章:你身边有人像“祥林嫂”一样爱诉苦、唠叨吗?可以这样帮助他们走出来

希望大家能将对原生家庭的不满意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有意识地别让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阻碍了我们成长的步伐。

当我们通过努力,到达自己心中想要的人生高度,再回头看所经历过的痛苦及挫折时,往往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心理疗愈。我们不仅会走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还能够发自内心地真正释怀,而不是迫于无奈地去忍受与接纳。

第四,我们不要总想着去改变父母,而是要先改变自己,让自己不断进步、提升,真正强大起来。

我们遭受了大量来自原生家庭的心理创伤,这说明父母很可能是比较愚昧、无知的,他们若能懂得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这自然是好事,能够让我们的家庭氛围变得更加良好。

但实际上,很多父母根本不具备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我们若是总想着去改变父母,这是不现实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改变思维,先改变自己,再改变父母。北京有句老话:当你是“孙子”的时候,没人会把你当“爷”看;当你是“爷”的时候,没人在乎你是否曾经是“孙子”。

在你没强大起来的时候,即使你说的话是对的,父母也不会当成一回事;等你变得强大后再与父母交流,父母才有可能把我们的话听进去,并在实际行动中去改变。

即使父母到那时还没有作出改变,但我们变得强大了,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方式与父母相处,也不再被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所困扰了。

美国投资家、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是一名“幸存者”思维的高手。他曾在采访中被人问到,“你是如何看待欺骗与背叛的?”

查理芒格说:

我不会因为人性而感到意外,也不会花很长时间去感受背叛,我总是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一类的事情,我不允许自己花过多时间去感受背叛。

所以你问错人了,因为但凡有一丁点这种想法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立马就把它否定了,我不喜欢任何成为受害者的感觉,我认为这是一种适得其反的人类思维方式。我不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

他这种及时而强大的自我觉察、自我调整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至于我们遭受到别人的背叛时,该如何具备幸存者思维,如何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后续有机会再深入阐述这个话题。




热门文章:

科学育儿博主之子疑因“微笑型抑郁症”自杀离世,我们追求的“科学育儿”还科学吗?

育儿博主之子因抑郁症身亡,精神世界崩塌后的父亲和妈妈粉有何风险?

全国学生即将接受心理健康体检尤其是抑郁症筛查,你和你的孩子做好准备了吗?


重要提醒!
公众号又改版了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文章
请给我们
加星标“★”
第一时间接收推送信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