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谈--成也“原生家庭”,败也“原生家庭”

 长沙7喜 2023-11-06 发布于湖南

    近年来,随着自我意识的提升,精神追求的提高,我们遇到问题,会有意识向源头追溯,“原生家庭”这个词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图片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原生家庭”慢慢成为了“童年阴影”的代名词。

   “我的原生家庭问题非常多,我还能走出它的阴影吗?”很多人都在问。

    我认为,“原生家庭”是把双刃剑。其有益之处,在于其不可或缺的疗愈作用,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保护和慰藉感,告诉我们:“你没有做错什么,你只是一个受害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我们的自我损耗。

    当我们遇到问题,习惯性把责任全部指向自己、过于责备自己时,“原生家庭”可以变为一条通道,告诉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都事出有因。

    但是,过于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坏处,其中最关键的是,把很多问题归结于“原生家庭”,是将问题静止化了,起不到解决问题的作用。

    试想,如果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原生家庭遗留下来的,自己就变成了受制于过去、无从反抗的“受害者”,一朝不幸,永远不幸。

    当下次再遇到问题,我们又会从过去找原因:“因为曾经的某段经历,现在的我遇到了麻烦”“因为父母当时那么对我,所以我现在才会这样做”。那么,曾经发生的事情像一座大山,横亘在我们的面前,“我”无能为力,“我”没法翻越,只能埋怨父母。这种意识,不仅心灵的伤害得不到疏解,而且不断加深对原生家庭的抱怨和误解。

    其实,我们父母这代人非常不容易,他们受到当时的时代、知识和思维模式等很多因素局限、影响,能够养活自己,并把我们成功养大已经很不容易,没有更多精力照顾我们的心理成长。况且,他们自身的问题,也是受到他们“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一代代向上追溯,冤冤相报何时了?

    图片

    下面探讨一下如何面对“原生家庭”。我认为关键是发展性看待问题

    “原生家庭”叙事本来的用意,是创造更多的安全、稳定、被接纳。它是一种被发明出来的、功能性的解释,看上去是为了解决问题,实际效果确是维持了问题

    所以,“原生家庭”理论,我们可以用来理解自己,但不能拿来做结论框住自己。承认成长中原生家庭的影响,不代表“什么都不做”,我们接受不能改变的,恰恰是为了改变能改变的:过好我们今后的人生。

    著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说过:“人就像某些动物一样,长大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把原有的壳脱掉。这个脱壳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必不可少。”“因为旧壳限制了我们,如果我们一直背着旧壳,就没法继续生长。这个旧壳可以代表原生家庭、旧的习惯、旧的工作。脱壳,恰恰是自我发展必须经历的。”

    图片

    对于如何纾解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李松蔚老师的“目的论”,可以供我们参考:

    李松蔚老师曾经接待过一位对自己父母完全不接纳的来访者,她的怨气很大,并传递到孩子身上,平时对孩子暴躁、极尽辱骂。李老师对来访者说:“请你准备一张纸,每次生父亲气、对孩子发火时,就在纸上写一句话:我想爸爸了。这样维持7天,看看效果如何?”

    这就是“目的论”:假如有一件举手之劳的事,我们始终做不到,可能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它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因果,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

    换句话说,它相信人永远具有主观的能动性。

    “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因为你不想。”虽然,这种叙事常常令人感到不舒服,但它的作用也十分明显:通过更多强调人的主体性和改变的希望,让我们不再依赖“受害者”策略。它让那些我们从“受害者”的视角,变成了自己的“责任人”。

    图片

    做个总结。樊登曾经讲过一本书《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里面提到过,75%的人都遭受过童年逆境,而从没受过创伤的人,却因为失去了创伤和挫折后的思考,变得平面而肤浅,变成了另一类的创伤和挫折。

    其实,过去那些事如果不是被反复提起,本不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我们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来负责,就算再埋怨社会不公平,原生家庭再有创伤,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最后,对于在童年伤害过我们的事和人,我们最好的回应,是不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