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素梅:幸福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着力点

 大奔h1wmjlcm1r 2023-08-26 发布于江西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育是一首诗

幸福体育——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着力点

作者|于素梅
来源|蔡崇信公益基金会

无体育,不教育。

体育不只是身体教育,更是生命教育

为什么把着力点打在了“幸福体育”上?过去所谈的体育,站位尽管很高、面可能很全,但是缺少了一个聚焦点——体育活动要入心,要真正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感悟到体育的魅力,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才能真正地使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本篇微信小编特别整理了于素梅教授题为《幸福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着力点》的主题演讲,希望分享给更多以体树人同行者。以下为演讲内容的原文。——于素梅


朱永新:体育独特的价值
新教育实验的生命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图片
作者,于素梅,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课标专家组成员。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大家聚焦在家校社,如何发挥体育学科的作用,真正地去协同育人。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一个都不能少

体育学科现在越来越走到了主科的位置,过去许多人认为体育是小学科、小三门,不认为体育学科很重要。有的学校甚至把体育边缘化,包括体育老师的待遇、体育学科的活动开展等都没有得到重视和关注。随着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地发布,体育学科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管是班主任、任课老师,还是校长,都已经逐渐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

无体育,不教育。怎样发挥体育学科的作用?怎样更好地通过家校社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渠道来真正的协同育人,今天关注的焦点是家校社怎么联合,我想从一个着力点——“幸福体育”,谈一谈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家校社协同育人、联合发力,怎样挖掘体育学科的重要价值和功能,真正地发挥各自的力量,使学生受益于体育教育,真正的在大中小各学段上完以后,能够有一个理想的体育人像。家长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希望有一个理想的体育人像,包括塑造有体育精神、形成有运动能力、养成有健康行为等。

体育,有些校长特别重视,知道怎么重视;有些校长不太重视;还有一些校长想重视,但不知道怎么重视。校长一定要在重视的基础上,找到如何重视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校长带领学校的老师,怎样把“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起来、融合起来。有的学校缺少美育、有的忽略体育,无论缺少哪一“育”,都不是完整的教育。

校长要重视美育,更要重视体育,因为体育关乎每一个家庭,关乎孩子的健康以及未来的幸福生活。体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以后,还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并非只是唯一的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场所。除学校以外,还要考虑到社会、家庭,要协同共育才能真正地发挥出体育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为什么把着力点打在了“幸福体育”上?过去所谈的体育,站位尽管很高、面可能很全,但是缺少了一个聚焦点——体育活动要入心,要真正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感悟到体育的魅力,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才能真正地使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体育,是这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体育就是玩,不该被扭曲成一种技能教育;体育远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更重要

图片

今天,我想从以下三点和大家交流:

第一,准确认识体育,体育不只是促进健康。在这一点上要转变一种观念,过去一说体育,大家想到的就是健康,一说健康不良、体质下降,大家又反过来想到的是体育活动开展得不到位,似乎大家都把体育和健康画上了等号。实际上体育没那么神,不是一参与体育运动就健康了,体育促进健康是有条件的。同时体育也不是只指向促进健康的,对于家校社的各个主体来讲,都应该重新来思考一下体育究竟还能干什么,要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体育。

第二,有效把握体育,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有的效果很理想,而有的效果不显著。如何有效把握体育?要真正地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要让学生享受运动。

第三,协同开展体育,家教社推进幸福体育。从体育到幸福体育,聚焦点越来越突出了。大家逐渐认识到如果体育离开了让学生感悟幸福,学生参与体育可能是被动的。无论是学校体育还是家庭体育,家长该怎样去认识体育,让学生感悟参与体育的过程是一个幸福的体验。社会在组织开展体育相关活动的时候,怎样从幸福两个字去着手,去让孩子真正主动地、积极地去参与进来。只有这样,社会开展的体育活动,如体育夏令营活动、冬令营活动或者体育比赛,才能真正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从中感悟幸福。

聚焦幸福体育,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这些也是经历了从2018年集中研究体育课程一体化以来,四年多的研究和思考,今天和大家汇报一下思想。

运动让大脑强大的程度超乎我们想象——脑科学最新研究
运动,才是孩子最应该上的课程——生活起来,运动起来,阅读起来

图片


准确认识体育,
体育不只是促进健康

体育不只是身体教育,更是生命教育。体育能够使生存更有保障,例如学习游泳、参加野外生存训练等。另外它能够使生活更有质量,因为体育能促进健康,健康了才能够有高质量的生活。这次疫情大家都感受到了痛苦、焦虑、很多的不愉快。大家在生活质量降低,食欲减退,浑身疼痛,高烧不止等。这些与体育的关系是什么呢?体育可以促进健康,提高免疫力。这次疫情是身体免疫力和病毒的一次较量。科学的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免疫力,提升生活的质量,让生命更有意义。当一个人健康了,他未来能做更大的贡献,为国家做贡献,实现人生理想,使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方面体育能综合育人。过去好多人就说体育就是育体,显然不是。体育包括育体,还包括育智、育心。育体是增强体质,体育本质的功能。它还能够育智,改造大脑。再一个就是育心,健全人格,另外意志还能增强。意识到体育的功能是很强大的,不仅能够育体、育智,还能育心。关键的问题就是综合育人,使学生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聪慧的大脑,同时又有健全的人格。体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和功能,需要把它发挥到位。

第三个方面体育要科学锻炼。过去我们总说“生命在于运动”,应该说的是“生命在于科学运动”,运动不科学可能导致损伤,运动如果说真正的违背了科学,还有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以后一提到体育,一提到运动就要谈“科学”二字。

体育促幸福生活,大家都知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每个人都能说出来,但是能否做到。如果能做到,体育能使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要正确认识体育,体育不是小学科、小三门。

顾拜旦:体育颂
无体育,不教育——因为热爱,所以精彩

图片


有效把握体育,
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

体育不能是强迫性运动,在这一点上要抓住关键词——“兴趣”。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激发、兴趣保持和兴趣升级(兴趣、乐趣、志趣)。在兴趣升级方面,是指开始时有了兴趣,参与其中时享受了乐趣,最后发展成志趣,即养成了运动习惯。每天不运动,觉得身体哪儿都不舒服。要让学生从不喜欢运动到喜欢上运动,培养兴趣是最难的,但是兴趣是最需要的。要打破强迫运动的这样较为片面的认识,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方式方法。

2018年,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团队开始研究,学校体育的分类要从学生出发,学校开展的毕竟是学生体育,而不是运动员体育。一定要从学生的需求开始,通过研究确定下来六大类,生存需求类、生活需求类、传承需求类、审美需求类、竞争需求类和挑战需求类这六大类运动,这样的话可以使学生按需求去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

例如生存需求,游泳、野外生存训练等,为什么一体化提出像生存需求类的运动游泳,人人都要学会,小学不会,初中会,初中不会,高中也得学会。小学、初高中都没有学会,大学也要开一门必修课,生存需求类的运动——游泳,目前很多大学都把游泳作为一个必修课程了。这样分类有利于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有选择性的确立校本课程设置要让学生学什么、练什么、赛什么。

另外体育需要教会、勤练、常赛。当2020年两办意见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以后,《光明日报》约我写了一篇稿子,稿子的名字就定在了“体育要教会、勤练、常赛”,要注重教会、勤练、常赛。而这一次我们的课程标准也把教会、勤练、常赛放在了课标的基本理念里。让每一个老师充分的认识到体育不仅教了,而且要教会;学生不仅练了,而且要勤练,养成习惯;不仅要参赛,而且要常赛。人人参赛、课课有赛、层层组织比赛,那么这些都和家庭、社会体育的开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渠敬东: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
周国平:教育的第一目标是什么?——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和丰富高贵的灵魂

图片

协同开展体育,
家教社推进幸福体育

家校社协同好多人在研究,文件当中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该怎么理解家校社的协同,怎么能够让大家一起开展体育,尤其是幸福体育,让学生感悟幸福、享受运动,真正地发挥起运动的功能、体育的价值。

首先我从目标的一致性来谈。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开展的这些运动一定要共同指向“为学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学校体育也好,社会体育也好,家庭体育也好,开展体育让学生参与了体育,不仅仅是为健康服务,也不仅仅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个目标要更远大,是为学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目标要聚焦到这里。

第二个方面是任务互补,家校社分工“学校教得会、家庭练得勤、社会赛得多”。家校社都要共同理解“教会、勤练、常赛”,作为课程把理念提出来了。大家一起协同育人的时候,家校社也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每个方面都要考虑“教会、勤练、常赛”,对于学校来讲一定要教得会,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家庭来讲一定要让孩子练起来,为什么要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为什么孩子一定要在家长的陪伴之下要多运动。勤练不只是学校,家庭要能够督促孩子,带领孩子一起练起来,使孩子养成锻炼的习惯,才能促进健康,享受未来幸福的人生。社会要赛得多,各个基金会也好,体育俱乐部也好,要多组织比赛,各种各样的比赛,使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协同育人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个方面是关系互通,学校体育为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的参与奠定基础,反之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也能够为学校体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三者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大家都有责任。学校体育特别欢迎社会给予支持,社会开展活动,也希望学校积极参与,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也特别希望家长给予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共同育人,这样的话才更有利于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四个方面是过程享受。在学生参与体育的过程当中,要让学生有幸福感。当倡导幸福体育的时候,体育活动当中,包括学校体育的体育课堂大课间活动、课外锻炼,体育家庭作业完成的时候,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运动,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时候,也一定要把握住让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有愉悦感、欣喜感、存在感等。这就要动的要好,动的要全,要能够符合孩子特点的动,都让他有满足感,还要有获得感和成就感,这些都共同指向幸福感。

只有大家一起来把握幸福体育,孩子在运动当中有幸福的体验,幸福的情感体验,那么我们的活动才能真正的实现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只有这样才能够联合发动起大家的力量,协同育人,体育才能在教育当中发挥起育人的价值,真正地为国家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发挥体育学科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好的,我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关注,谢谢!

来源|蔡崇信公益基金会、守望新教育。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图片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