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一碑刻出土,证明《兰亭序》真实存在,“打脸”了郭沫若的言论

 墨品书法网 2023-08-26 发布于北京

书法史上曾有过一次争论,就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次争论可谓振聋发聩,因为发起者想要推翻行书《兰亭序》的存在,此人就是郭沫若。而辩方想要驳倒郭老的观点,就要拿出十足的证据才行。当时的书法家有很多人都参与其中,发表了不少文章,最终形成了郭沫若与高二适两人的“较量”。

之所以有此争论,不得不提1964年南京出土的《谢鲲墓志》。当时南京考古发掘了不少东晋大墓,且与王羲之生活年代相近,而从墓中出土的竹简、墓志文字来看,均以隶书为主。这启发了郭沫若,他认为王羲之时期,可能压根没有成熟的楷书和行书,所谓“行书兰亭序”,很可能就是后人伪造的,比如智永。

郭沫若进一步引用史籍对王羲之书法风格的评价,力证王羲之书法应该有浓重的隶书笔意。而商承祚则说:“从东汉起隶书向章草和楷书发展……到了东晋已经成熟”,且《十七帖》就已经几乎看不出隶书笔意了。无奈的是,高二适、商承祚等人的观点并没有出土文物佐证,最终落败,甚至扣上“唯心主义辩论”的帽子。

直到1998年,一件碑刻的出土,证明了商、高二人的正确,也“打脸”了郭沫若“东晋无楷书、草书”的观点,此作就是《高崧墓志》。此碑镌刻于东晋太和元年(366年),与王羲之生活年代相符。墓志长约50厘米,宽约25厘米,厚6厘米,1998年出土于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内。

与之一同出土的还有其夫人《谢氏墓志》,上面所刻书法风格较为相近,但《谢氏墓志》隶意更浓。从这两件墓志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笔画、结字上还有隶书写法,但整体可以算是比较成熟的楷书了。此碑用笔刚健饱满,中锋为主,切笔而入,收笔时有意省去燕尾波磔,如“十”“廿”等字。

不过,有些长横的收尾也还保留明显的隶书写法,如“二”“三”,捺画捺脚的上挑也能看得出来。但是,这两件墓志的楷书写法明显多了起来,特别是在某些笔画,如横折的提按顿挫,勾画处理也不再完全平钩,收笔时尖锋向上的角度也和缓了不少。

《高崧墓志》结字宽绰舒展,用笔方圆兼备,颇为含蓄婉转,与钟繇的《贺捷表》《宣示表》有近似之处,左右的收放揖让、上下的重心变化也较为多变。这件墓志书法中楷、隶笔法的兼容,已经说明了楷书应用的普遍和隶书的衰落,。如果对比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更能发现隶意的消退。

王羲之已无真迹传世,而这些经过考古出土的文物,最具有说服力,也真实展现了书法风尚的变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