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秋不仅要有第一杯奶茶,还要备上一碗润肺梨汤

 为什么73 2023-08-26 发布于北京

佰草风华 老板来碗独参汤 2023-08-26 12:00

入秋不仅要有第一杯奶茶,

还要备上一碗润肺梨汤

图片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图片

入秋时节,夏日的暑气还未完全消散,秋起的凉意已开始酝酿,正是炎凉交替的时日,气候逐渐变化,早晚凉,正午热,需要注意适时加衣,避免感冒。

秋季养生

中医古籍中言:秋三月,此谓容平

图片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图片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图片

即言入秋时节,阳气逐渐收敛,由阳入阴,转为少阴,天气逐渐转凉,人与天地相应,应早睡早起,行为情志都应从夏日的亢奋转为平和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人体阳气也应顺应天气而逐渐收敛,不使神思外驰,以维持肺气的清肃功能。

秋季防邪

秋季多是燥邪为患,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燥邪侵犯,导致肺失清润,肺卫失宣,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及口鼻干燥与燥淫证症状并见。

图片

燥邪又分温燥与凉燥

图片
图片

温燥多在初秋时节,暑气未退,燥邪又起,合而为温燥,在干燥伤津基础上又加表热症状;凉燥多在深秋时节,燥邪未退,寒气渐生,合而为凉燥,在干燥伤津基础上又加表寒症状

食养药疗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食养润肺以预防燥邪伤肺,最常见的自然是梨汤

图片

梨肉清热镇静,化痰止咳,多辅以冰糖补中益气,和胃润肺,共同煮汤可润肺化痰,此外梨还可搭配其他食材,

图片
图片
图片

搭配蜂蜜,补中益气,清热润燥;搭配百合清心安神,养阴润肺;搭配川贝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相关方剂如下:

温燥伤肺以致头痛,身热不甚,微恶风寒,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宜清宣温燥,润肺止咳,用桑杏汤:桑叶(3g),杏仁(4.5g),浙贝母(3g),沙参(6g),栀皮(3g),香豉(3g),梨皮(3g)。

凉燥伤肺以致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宜清宣凉燥,理肺化痰,用杏苏散:杏仁(9g),苏叶(9g),半夏(9g),陈皮(6g),前胡(9g),枳壳(6g),桔梗(6g),茯苓(9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

以上就是小佰草为您带来的秋季第一份养生防病小贴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图片

秋日里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养生人不仅要有第一杯奶茶,还要备上第一碗润肺梨汤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微信公众号|

老板来碗独参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