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文化博物院要讲好“最荆州”的楚国故事

 郢都故事 2023-08-26 发布于北京

楚文化博物院要讲好“最荆州”的楚国故事 

/图 张卫平

  2023年8月23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和荆州文旅区就规划建设中的楚文化博物院组织召开了专家咨询会,来自文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进行了研讨。本人有幸参加并发了言,现将梳理和充实后的想法予以刊发,求教于大家。

  规划建设的楚文化博物院,不能削弱荆州博物馆、替代荆州博物馆,或者搞成“小而全”第二个荆州博物馆,而应立足“大楚都”“强楚国”,建成为能够充分展示楚国最强盛时期都城——纪南城的“楚故都纪南城遗址博物院”。

  建议楚文化博物院的规划建设应主打“纪南城”这张牌,努力挖掘楚文化在中华文明中闪光点,从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做成展示荆楚文明乃至长江文明的画龙点睛之笔。具体来说,就是在“强”“荆”“活”三个字上下功夫。

  彰显一个“强”字。荆州文旅区所依托的历史文化资源,就是楚国故都纪南城,作为建在文旅区的遗址博物院,需要打的王牌同样也应是纪南城。目前,文史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位于荆州的纪南城,是楚国最强盛时期的都城。因此,规划中的楚文化博物院,应该紧扣纪南城、焦聚纪南城,充分运用不一样的古城遗址和与此相关的出土文物,尽可能用最时尚的理念、最通俗的方式、最震撼的技术手段,充分地、全面地展现最强悍的楚国、最奢华的楚宫、最璀璨楚文化,讲述最荆州的楚国故事与荆楚文明。

  突出一个“荆”字。楚文化博物院是展现荆州地域文化特色的专题博物馆,既姓“楚”更姓“荆”,更应该突出“荆”字。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应处处突出“荆州的楚文化”,即突出楚国800年中定都荆州纪南城的这段辉煌历史。力求用独具荆州文化特色的场馆、展陈,讲好“最荆州”的楚国故事。我为什么强调“最荆州”三个字?就是因为今年荆州举办的首届楚文化节上,荆州曾向电影演员曾黎颁发“楚文化推广大使”证书——“鄂君启节”。虽然,“鄂君启节”是楚怀王时期楚王给受封于鄂城的鄂君启颁发的水、陆通行符节。虽然,这是楚文化中非常有特色非常重要非常珍贵的文物,但毕竟不是从荆州出土的文物,甚至也不是湖北出土的文物。仅仅作为“楚文化推广大使”证书,当然没有问题,但作为“荆州”颁发的证书,不能说不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难道说,就没有荆州出土的楚国文物可以担当此任?因此,我强调荆州规划建设的楚文化博物院别忽略了“荆”字。“楚文化博物院”并非是“中国楚文化博物院”,而只是“荆州”的一个楚国都城遗址博物院,虽然也需要以楚国800年的发展为线索、为背景来展现楚文化的前世今生,但绝不能再出现荆州办楚文化节却帮寿县做广告的怪事。荆州的“楚文化博物院”,必须姓“荆”!必须用荆州出土的楚国文物讲好“最荆州”的楚国故事。 

    立足一个“活”字。博物馆也要接地气!主席曾经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无疑,“活起来”,是所有博物馆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楚文化博物院作为一个新建的遗址博物馆,更应该以“活”为王,努力将“活”字贯穿到整个规划设计建设中去,千方百计在“活”字上做文章,采取一切手段让“远文化”变“近”、“死文化”变“活”、“静文化”变“动”,真正让游客可以感知、可以触摸,甚至可以参与进去体验,在互动中体会到楚人的喜怒哀乐,感受楚国文明对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贡献。只有这样,楚文化博物院才能建成外地游客来荆州游玩的必选项目、甚至成为首选项目。

  总之,要运用一切技术手段,深入浅出地揭示楚国文物不一样的形态、奥秘和特别是文物背后的精神故事,并抽丝剥茧地展现每一件文物所包涵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用时尚的理念将历史故事讲得更“酷”一些,用一件件小小的出土文物,去述说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主题,以充分展现荆州楚文化不一样的灿烂辉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