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告!你正在进入中国最大的无人区……

 听涛品海 2023-08-27 发布于福建

这颗「孤星」,是世界屋脊的屋脊。

羌塘,在藏语中是北方高地的意思,这里寒冷高阔,戈壁一望无际,以至于近几十年前,羌塘还是一片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区,却成为数量庞大的 西藏特有物种的“家乡”

一群藏羚羊在荒凉空阔的草地上向北迁徙,远处的野牦牛在冰川山峰下的草原吃草,这是羌塘高原上最原始淳朴的生物奇景,为了保护这个地理大发现的最后一片处女地,2015916日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正式成立(创建区)。

这是我国第一个大型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公园,让这片净土上的高原生灵,能够绽放出独属于这里的生命之光,原始之美。

世界屋脊上的一颗孤星

位于青藏高原腹心地带的羌塘,坐落在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60多座,是世人瞩目的 “世界屋脊的屋脊”

这里地势高亢,群山环抱,高寒干旱,封闭的水系与星罗棋布的湖泊,让羌塘高原的独特性、原始性、生态脆弱性等等, 共同构成了最具代表性的高原生态系统,拥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

羌塘高原的地势极高,诞生于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当时发生整体大规模抬升,奠定了地质基础和地貌雏形。

羌塘高原极高的地势,让它常年处在寒冷干旱的气候之中,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三座大山的阻挡下,削弱了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冬天又受到西风环流的控制,常年气温均在0℃以下,冬天最冷时气温降至零下40℃,年均降水量仅有50mm-200mm之间, 羌塘成了西藏降水量最低的地区。

高寒干旱的气候对羌塘高原地表状况影响最大的就是河流和湖泊,再加上高原太阳辐射强烈,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强,导致羌塘河流稀少,水量小,水流短, 大多是内流水系和季节性河流,它们或是消失在内陆,或是汇聚成湖泊,构成了 典型的高原湖盆地貌景观。

较大的河流多分布于南羌塘,几条大河汇入内陆湖泊,较小的河流只有雨季或冰雪融化时才有水流,往往自流自灭。 东羌塘是羌塘年降水量最高的区域,由东南向西北为400-200mm,降水多才得以形成了较长的内流河,比如红水河、沱沱河就位于这里。

羌塘高原的湖泊总面积高达25221平方千米,超过全国湖泊总数的四分之一,是我国湖泊 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

大大小小的湖泊主要分布在羌塘高原的南部和东部,相比较干旱少雨的北部、西部,这里的年降水量能达到400mm左右,尤其是在雨水较为充沛的夏季,还可以得到河流、地下水以及高山冰川水的补给, 湖泊数量多达497个。

受羌塘高原内部地形与气候的影响,北、南、东部的湖泊特点有较大差异,北羌塘因降水少,水源不足,湖泊面积较小且分散孤立;南羌塘和东羌塘降水较多,地形较为平坦宽阔,湖泊较为集中,其中 南羌塘有较大范围的湖盆地貌,湖泊面积较大。

羌塘的湖泊不仅分布集中,并且面积非常大, 整个西藏面积大于500平方千米的7个湖泊中,羌塘就有6个,这主要得益于羌塘高原南部地区开阔坦荡,起伏平缓的高原面。

纳木措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因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每年的5月湖面开始融化,满湖的薄冰、冰塔在潮汐作用下波澜起伏,波光粼粼,一番奇妙壮观的蓝色湖水胜景。

这些原始高原面是经过了2亿多年的剥蚀夷平作用形成的,整体自西北往东南倾斜,远看高山山脊齐平,丘陵、低山经常在同一平面上波状起伏,海拔差仅有100米左右,如此平坦开阔的高原面,为超大面积的湖泊的形成带来优越的地形条件,比如 羌塘最大的湖泊纳木错,就坐落于此。

纳木错在藏语中是 “天湖”的意思,是西藏最大的湖泊,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的面积有1920平方千米,最深达到33米以上。

纳木错湖水澄澈清亮,湖上的冰塔在日光照射下,呈现出浅蓝、深蓝、蔚蓝等不同的蓝色,仿佛曼妙的水彩画, 纳木错犹如一块巨大宝石,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每到初夏季节,湖周平原上会飞来成群的赤麻鸭或燕鸥,在这里栖息繁衍后代,它们争相叼食湖中跳跃的裂腹鱼,湖边还有藏野驴或藏原羚在啃食着蒿草和苔藓,展现出一片大自然最原始安逸的生命之美。

除了深蓝色的纳木错,还有很多彩色的湖泊是羌塘最独特、最瑰丽的景观之一,因湖水中矿物质的含量和湖水深浅的差异,形成了颜色各异的湖水——

白色的扎布耶盐湖,被称为西藏的天空之境;蓝绿色的羊卓雍措,像神女散落在高原的绿松石耳坠;粉色的扎布耶茶卡像高原少女羞红的脸颊……

大大小小的湖泊,在羌塘每年2000多个小时的日照下,闪着耀眼的光芒,犹如夜空中的繁星。

羌塘高原虽有众多湖泊,但 90%以上都是咸水湖或盐湖,每年持续的蒸发结晶作用,正在使湖水进一步咸化。

其中以仅有的5个淡水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或季节性河流,也只在夏季雨水较多的时候,滋养到湖泊附近的冲积平原;

无法为广阔的高原土地提供充足的水源,导致羌塘高原整体的土壤质地粗糙,营养低下,能存活的植被只有一些低矮稀疏的针茅和蒿草,自东南向西北被高寒草原带、高寒荒漠草原带和高寒荒漠带覆盖, 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使 羌塘高原成为我国18个重点生态脆弱区之一。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 抵抗外在干扰和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较弱, 是易于发生生态退化,并且难以自我修复的区域。

羌塘高原在经历了高大的山缘隆起,山地冰川反复进退,高寒气候的影响下,植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都十分缓慢,一旦遭到破坏,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

羌塘的高原生态环境的 高敏感度和高脆弱性,致使野生动植物生存难度极大,在经受了严酷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后,只有高寒草甸、草原以及一些特有种动物活了下来,成为了这里真正的主人;

羌塘未经破坏的完整的高原生态系统,是大自然赠予荒原上所有生命的礼物, 羌塘国家公园维护着这片荒原的生物多样性,羌塘高原才能进一步发挥最具原真性的生态价值。

神奇动物在高原

羌塘高原的气候寒冷,氧气稀薄,土地也贫瘠干旱,这些“恶劣”的环境却成为特有珍贵野生动物的天然保护屏障,众多西藏地区的特有物种—— 大型有蹄类动物都生活在这里,像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岩羊、盘羊等等;

它们从生态习性、生理结构方面, 都完美适应着这种寒冷、缺氧的高原生态环境,比如丰厚的皮毛用来抵御严寒;口腔宽阔,鼻腔扩大便于呼吸更多氧气;牢固的臼齿,带肉刺的舌头用来取食寒漠植被等等, 拥有这些生存优势的野生动物们,往往大量聚集在一起,过着 群居生活

在草原和天际相交之处,200多只一群的藏羚羊群正向北前行,成年雄羊如利剑一般的长角直指蓝天,成群结队的藏野驴在广阔的草原奔跑,这其中最具震撼力的物种,当属野牦牛

西藏野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它们肩高可超过170厘米,体重可达1000斤,是我国现存体型最大的有蹄类动物。在羌塘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峰下,2000多只一群的野牦牛在广阔的高寒草地上吃草,生活在羌塘的野牦牛大约有1.1-2.1万头之间,是可可西里保护区的6倍之多,更是全世界分布野牦牛最多的区域,因此这里被称为野牦牛的“家乡”。

野牦牛作为典型的高寒动物,身体的每个部分仿佛都是为高原而生:

厚实的皮毛、强大的肺活量、粗壮的四肢,一对摄人的大角。野牦牛为了适应仅有60%氧气的高原环境,它们的细胞体积更小,单位体积血液内数量更多,因而携氧量是一般家牦牛的数倍。

除了身披黑色长毛的普通野牦牛,在羌塘高原的西北部,还生活着一群 金丝野牦牛,这种独特的野牦牛极为罕见,全球范围内只在羌塘高原上被发现且仅有100多头,所以很难在野外捕捉到它们的身影。

金丝野牦牛身披浅金色皮毛,身体下方会拖出长长的、卷曲而浓密的棕色裙毛,像是挂在身上的蓑衣。当金丝野牦牛奔跑时,棕色的裙毛会随之上下翻飞舞动,威武十足。

20世纪末,研究者们在羌塘高原南部的加林山发现了几十幅岩画,证明在1万年前曾有人类生活的痕迹,画中描绘了当时的猎杀、放牧、耕田等生活场景,其中 90%的动物就是牦牛,它早已成为藏文化的一部分。

以野牦牛为代表的高原野生动物,它们看似与我们相隔很远,但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更是多样的基因、病毒和细菌库,对人类进行炭疽、破伤风和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羌塘国家公园拥有独特的 高原生态系统,珍稀的特有物种, 是地球上最大的、最奇异和最接近原始状态的生态系统核心地带;

羌塘脆弱的生态环境,让保护这里的物种多样性尤其重要,羌塘国家公园为开展对高原荒漠特有珍贵动物的生态学、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基因价值等方面的探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场所。

岩画证明人们已经对羌塘探索了1万年之久,那么羌塘国家公园将为下一个1万年把羌塘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维护下去。

-END-

文、编辑丨笑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