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话教育”,或许正在毁了我们的孩子 | 读《教育的情调》⑤

 盐渎苏迅 2023-08-27 发布于江苏

范梅南、李树英《教育的情调》

1. 孩子子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在成长,在体验着生命,同时也在体验着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2.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生活有许多的可能性。孩子们从学校、媒体、邻居和我们的行为中感受着这一切。但是,他们必须经过亲身的探索、选择和行动才能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
3. 有些父母(和老师)人虽在场,但是心却不在,他们早已沉溺在自私的需求和欲望中。
| 读书随笔——
前两天,与爸妈和姑姑、姑父一起吃饭。席间,妈妈过一会就对我叮嘱东、叮嘱西地说上几句。我有点不耐烦,但也没说什么。姑父对妈妈说,他这么大了,不用你不断提醒。姑姑说,再大,在妈妈眼里也是孩子啊。
我理解他们的意思,笑笑没有说话,但头脑中却奇异地冒出“听话教育”这个词语。
生活中,成年人常以“爱”之名,从“都是为你好”的立意出发,忽略孩子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感受,实施“听话教育”。我们常听到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外出的时候嘱咐孩子说,“你在家一定要听话,不要捣乱”……老师、学校也希望孩子们“听话”,不要“调皮”。
“听话教育”的本质是家长、教师等教育者和教育机构以规则、权威压制孩子的个人成长意志、自我思想发育,为孩子指定成长路径,以模式形塑孩子的生命样态。其时,我们并不会反思我们使用的“规则权威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利于孩子的生命成长。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在成长,在体验着生命,同时也在体验着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而“听话教育”恰恰遏制了孩子生命生长的相当一部分可能性,让他们从自由体验生活可能性的广阔原野上来到了趋名逐利残酷竞争的赛道上,迷失在生活的雾霭中,失去了生命的本真。
现在,有不少中小学生看上去总是缺少些“灵气”。或许,就是因为家长、教师等教育者和教育机构难以承重的“期待”,让他们原本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变得那样的单调乏味,甚至让其中一部分孩子觉得生命没有了色彩,没有意义。
人人皆有好奇心。成年人越是让孩子“听话”,要求他“循规蹈矩”,不让其触碰的,孩子越想尝试。比如:许多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但孩子总要想方设法拿到手机玩上一会,有的孩子甚至选择用生命换取这份自由。当然也有很多孩子很听话,一直以“乖宝宝的形象出现,代价是他们或许不再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习惯于根据指令行事;还有可能在外力约束消失的时候,他们完全成为另外一个样子。
写到这,我不由想起日日新学堂一位家长的话:“我不想花费太多的代价去换一个名牌大学的光环,而让孩子失去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

盐渎苏迅

因为认真,所以优秀

美好,

孕育于昨日的耕耘,

结晶于今天的奋斗,

面向明天的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