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鹅湖书院财务收支明细账

 jxyslza 2023-08-27 发布于江西


南宋淳熙二年六月(1175年),朱熹和陆九渊在铅山县鹅湖寺举行了3天的哲学大辩论。其后,为了纪念中国文化史上这一重要的学术论辩,在鹅湖寺的旁边建了”四贤祠”,以纪念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吕祖谦四位大儒。七十五年之后,南宋淳祐庚戌年(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改名为“文宗书院”。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又重修扩建,并正式定名“鹅湖书院”。所以,要论及鹅湖书院的肇始之年,还是应该在1250年,毕竟从“祠堂”到“书院”的华丽转身,是性质的改变。把单纯的祭祀纪念场地,改成培养人才的书院,这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使然。
宋朝南渡之后,绍兴和议既成,南宋逐步恢复了被战火焚毁的教育设施,重建太学、国子监等中央官学,并大力发展地方教育。南宋地方官学经费充足,设置完备,又加之科举录取名额较多,士儒读书仕进的机会便大大增加,因而极大地刺激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使得南宋地方官学的成就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北宋。宋代是中国书院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奠基阶段。书院作为相对独立于官学系统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综合教育机构,它所倡导的不附利禄、明辩通达的学风,无疑向当时的学术教育界吹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因而,书院不仅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并且促进了自由讲学和纯学术研究风气的形成,成为带动广义的社会文化建设的先导,而宋代书院教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总结的一系列办学经验和准则,又为后代书院提供了范本。见《中国全史第058卷 宋辽金夏教育史》


八百多年来,鹅湖书院几次兵毁,又几次重建。其中以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整修和扩建工程规模最大,使之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
乾隆九年(1744年)时任铅山县令的郑之侨主持编辑了《鹅湖讲学会编》,其中有部分内容涉及对鹅湖书院资产的统计,如会编中记载了山塘田地、佃户姓名及租谷多少,“至详且备,惟大源坑山场亩数与明碑间有未符者”(清嘉庆江西巡抚、广信知府王赓言《序》)。这是不奇怪的,山场和佃户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王赓言认为:“书院为名贤讲学之区,宜有专志,以纪其盛。”于是,在嘉庆十八年重修了《鹅湖书田志》,由“诸城王赓言、东乡吴嵩梁同辑,受业门人(共24人)参校”。
近日,我阅读了影印电子书——清嘉庆十八年的《增修鹅湖书田志》,等于是读了一遍那个时期的鹅湖书院审计报告。作为官办的书院,是不收取生员的学费的,而且还要提供膏火费(点灯买蜡烛)。为了让书院能够维持下去,宋朝地方官均采取为地方学校拨充学田的办法,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校的维持提供了保障,这种办法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北宋熙宁四年(1071),诏令诸州给学田十顷用以赡士。在诸州普设学田,解决了北宋多年来州县学校经费不济的问题,为州县学校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具体到鹅湖书院,我们从《重修鹅湖书田志》就可以了解封建社会官学的经营模式。


清嘉庆年间鹅湖书院的年收入

【田租】

田共九顷(一顷一百亩)八十六亩六分三厘四毫(嘉庆十六年报,下同)。

租共八百八十四石零一升七合。

(注:在《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石”在做计量单位时的读音仍为“shí”。古代十斗为一石,一石一百二十市斤。

【地租】

地共一顷五十四亩四分三厘。其中37亩随田纳租,其余岁收租银一两一钱五分。

【山租】

山共四十一顷七亩二分一厘,其中大源坑山有三十九顷五十九亩。山租银十四两五钱。

【房租】

主要是永平大义桥店铺和大义桥附近店铺。租金收入银三十六两,谷二石(大源坑峰顶山寺院用房)

【河口地租】

会馆及商家字号十三家书额银四十四分。(书院文人为河口会馆商家书写匾额的“润笔费”,金额很少,只有半钱不到。但即使是这么少的收入也纳入财务,不中饱私囊,体现了当时文人的风骨。)

总收入:932.7两

除减免外,向佃户实征田租八百八十四石零一升七合。每石变价纹银九钱九分五厘,共易纹银八百七十几两五钱九分六厘。

又净室出租租谷二石扣纹银一两九钱九分。

又山地房租纹银五十一两一钱四分。

统共合纹银九百三十二两七钱二分六厘。


说明:佃户租金按实物稻谷计算884石多,每石折合成银子0.995两(每斤16两制),简略计算,约合120斤稻谷1两白银。


鹅湖书院每年开支

【税费部分】小计约61.6两白银


1、每年完纳钱粮连闰共银三十六两一钱九分五厘,不是闰年则减去三两六钱一分九厘;【36.195两】
2、每年完纳漕兵米(就是按田亩摊派缴纳漕运的押运兵的开支)一十一石二升一合。以一米二谷扣算(就是按一石稻谷折合60斤大米计算,包含加工费),计谷二十四石四升二合,每石谷价银九钱九分五厘,合银二十三两九钱二分二厘。【23.922两】
3、每年完纳漕兵米水脚银每石一钱二分四厘八毫二丝五忽,共银一两五钱。【1.5两】

(以上三条系照嘉庆十六年分报销册计算。)

【书院管理费部分】小计757.4两

1、每年院长脩金(古代教师工资称为束脩,原意是肉干)纹银二百四十两,膳资八十两,关聘(聘书,此处开支应该是不含束脩的聘金)十两,节礼(相当于节日的礼金)十八两,迎送盘费(等同招待费和出差费)十二两。

说明:书院院长工资加各项补贴每年小计360两白银,相当于书院全部年收入的38.5%,如果将银子折合成稻谷计算是43200斤稻谷。如果不计算稻谷加工费,折合大米约3万斤大米。按此价格计算,院长年收入大概5万元左右。

清朝从雍正朝起,七品官的年俸 45两,禄米45斛,养廉银1200两。八品官年俸 40两,禄米40斛,无养廉银。按此计算,书院院长的年收入大大高于八品朝廷命官,大致相当于县令实际年收入的30%。
管理费用中,不含讲席老师的束脩金,可能院长兼任讲席。
上列的膳资八十两,只是给院长的伙食补助,在院生员和童生(不是指儿童,古代凡未在县学考试中入选的读书人,都称童生,即使六七十岁也这样称呼)的伙食费是自理的。书院聘请了火工,就是厨师,他负责做饭,但米菜都是学生自带的。这种形式在解放后很长时间都是如此。不过学员可以从膏火银和花红中节约出伙食费用。这保证了贫困学生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2、起馆酒席银四两。(开学典礼后的宴会开支
3、生童月课花红(奖金)银十二两。(生员和童生的零用钱总额
4、春秋祭祀银六两。
5、取准正课生员(秀才)三十名,每名每月膏火纹银灯油蜡烛费九钱。以十个月计算,共纹银二百七十两。(古代读书人读书刻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照明费开支大
6、取准正课童生十五名,每名每月膏火纹银六钱,以十个月计算,共纹银九十两。
7、水火夫二名工食银八两。
8、门斗二名工食银每年二两,另外所佃书院田租内减免二石以示体恤。(看门人另外承租书院的农田,减去租金2石
9、每年修理书院,添盖瓦料工料银三两四钱七分。
以上每年约共用银八百二十四两七钱零六厘。除用外每年应存银一百零八两二分。又门斗名下减去租谷二石,扣银一两九钱九分,应实存银一百零六两三分。

全年账面结余106.3两

书院房屋

前照墙一道 左义路  右礼门

第一进

头门五间,左右厢屋各三间,石坊一座,泮池一口,左右碑亭各一间。

第二进

仪门五间

第三进

讲堂五间

第四进

四贤祠五间,左右走廊名五间。(目前无存

第五进

御书楼三间,左平房一间奉文昌帝君,右平房一间奉关圣帝君。

左号舍十间,中明辨堂三间,上正屋三间。目前无存
右号舍十间,中愿学堂三间,上正屋三间。(现存不全

以上通共房屋七十五间。

书院书籍(名称)

书籍共二十四部,册数不等。

第2132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