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海曲上人 2023-08-27 发布于山东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举可谓是群英荟萃,录取的进士之中,苏轼、苏辙兄弟赫然在列。

宋仁宗赵祯在主持殿试之后,欣慰地对曹皇后说:“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能得皇帝如此赞誉,可见苏轼、苏辙的才华何等出众。

然而宋仁宗没想到的是,这对才华横溢的兄弟在未来的人生中固然是大放异彩,但不论是朝政时局还是个人命运,都与“太平”二字没多少关系。

在这场艰辛逆旅之中,苏氏兄弟尽管命运波折、聚少离多,但地域的阻隔扯不断手足的牵绊,且看二人如何一路扶持、成就佳话。

三苏出山

眉山不显地气灵,三苏一出天下惊。

眉州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北靠成都府,东倚岷江,南接嘉州(乐山),虽然位置较中原稍显偏远,但却是蜀中“天府之国”的一方宝地。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北宋眉州位置示意图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眉山位置示意图

苏氏兄弟正是出生于眉州眉山的苏家,先祖乃是唐朝名臣苏味道;

祖父苏序长相英伟,乐善好施,豪迈嗜酒,不喜读书,苏轼的性格就颇有其祖父的影子;

父亲苏洵乃是苏序第三子,早年喜好游玩,屡试不第,到了27岁方才发奋读书,虽受赏识但仕途终归暗淡,于是便潜心钻研学问,悉心教导两子。

苏洵共有三子三女,苏轼和苏辙其实是最小的两个,怎奈长子苏景先和长女、次女早夭,幼女苏八娘在婆家受虐致死,唯有苏轼、苏辙硕果仅存。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三苏像

苏洵对儿子们的教育十分严格,苏轼晚年被贬海南儋(dān)州时,夜里想起当年父亲的教导,还作诗《夜梦》,发出了“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的感慨。

但也正因如此,苏轼与苏辙的学业才格外的扎实,为二人日后成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嘉祐元年(1056年),为了参加来年京城的科举考试,苏氏兄弟在父亲的带领下首次出川。

蜀道难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父子三人先北上成都,然后穿剑阁,越秦岭,再从关中向东进入河洛之地,最终到达汴京,用时需要两个多月。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苏氏兄弟第一次出川大略示意图

一路跋涉自然十分艰辛,但好在父子三人相伴,苦中作乐,倒也排遣了途中的苦闷寂寞。

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举可谓龙争虎斗,盛况空前,苏氏兄弟才华初显,双双登第高中。

苏洵虽然一生科举不顺,但是他教导出来的两个儿子首战告捷、轰动京师,当真是把攒了数十年的郁气一朝吐尽。

这一年苏轼仅21岁,苏辙仅19岁,然而这对兄弟的才华已为世人所认可,看起来前途不可限量。

二次出川

江上同舟诗满箧,昔时欢聚慰平生。

(箧qiè:小箱子

通过科举后,正当兄弟二人准备踏入仕途时,母亲程氏去世,噩耗传来后,二人不得不随父返回老家,治丧守孝。

按照儒家礼法,古代至亲去世讲究守孝27个月,因为这正是一个母亲哺乳婴儿所需的时间,而常说的守孝三年实际是指跨越三个年头,二者并不冲突。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苏洵将亡妻的坟墓安置妥当后,便再度带着苏氏兄弟出川返京。

这一次是“全家总动员”,不光是三苏,苏轼、苏辙的老婆孩子也一并带上。

然而妇孺的体力不济,难以翻山越岭、踏高涉远,所以改走了水路,即便也有所艰险,但好歹可以借助水力。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三苏第二次出川示意图(蓝为水路,红为陆路)

这次旅行从嘉州登船,沿岷江入长江,通过三峡到达江陵,再改走陆路北上开封,从十月一直走到来年(1060年)二月,用时比上次三苏走北线长得多。

不过旅途虽长,但年轻高中又有家人相伴,兄弟二人不禁意气风发、兴致盎然,沿途还和父亲遍览蜀中古迹,作诗唱和,留下佳作百篇,汇成诗集《南行前集》;

改换陆路后,从江陵到开封父子三人又作诗73首,汇成《南行后集》,前后合称《南行集》。

回到汴京后,朝廷任命苏轼为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辙河南府渑池县主簿,苏洵也得以免试留京任职。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河南府相关辖县示意图

不过兄弟二人没有就任,而是向着更高级别的制科考试冲刺,这种考试极难,苏轼却考出了“百年第一”的好成绩,苏辙本来考得也还行,但在殿试环节由于言辞过于激烈,被认为对皇帝不敬,因而受到了打压。

制科考试之后,朝廷授任苏轼为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辙为商州军事推官,不过由于苏洵老迈,需要有人照顾,于是苏辙让兄长上任,自己则申请留京照顾老父。

如此一来,兄弟二人迎来了人生中的首次分别,时值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25岁,苏辙23岁。

首次分别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苏辙此前与苏轼长年生活学习在一起,未有一日分离,对于苏辙而言,兄长亦师亦友,感情甚笃。

苏辙在苏轼的墓志铭中评价兄长为“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而苏轼也曾作诗评价苏辙为“岂独为我弟,要是贤友生。”,可见兄弟二人相处得有多融洽。

上任出发时,苏辙送了兄长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140里外的郑州城西门,二人方才分别。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苏轼前往凤翔上任示意图

这还不算完,返程后苏辙仍然挂念兄长,听闻苏轼经过渑(miǎn)池时,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子瞻就是苏轼的字,怀渑池是因为此地既是当年三苏首次出川时的留宿之地,兄弟二人曾在此访僧留题,又是苏辙曾经的任职地,尽管未曾赴任。

回应弟弟关于人生捉摸不定、聚散无常的感慨,苏轼写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与之唱和(hè),安慰弟弟人生本就充满无数偶然,众生都应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适应它。

苏辙: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

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古时文人作诗唱和讲究有问有答、韵脚一致,通过诗文来传递彼此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日后兄弟二人天涯分隔时经常使用的交流慰问方式。

四年之后(1065年),苏轼任满归京,通过学士院的考试,任职直史馆,这样一来留京照顾父亲的苏辙便得到了释放,被外调到大名府任职。

此时,仁宗皇帝已于1063年病逝,英宗皇帝在位,对苏轼极为赏识。

物是人非

眼看时事力难胜,贪恋君恩退未能。

原本再次准备耕耘仕途的苏氏兄弟,被又一件哀事打断——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在汴京病逝,享年58岁。

苏轼、苏辙再次聚首,不辞千里地护送父亲灵柩回乡安葬,并按制守孝。

1068年,守孝期满,当二人再次回到汴京时,朝廷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英宗皇帝于1067年去世,在位仅四年,之后便是神宗皇帝继位。

神宗志向远大,想要革除大宋积弊,他启用有同样抱负的王安石为相,开始推行新法。

改革的初衷原本是好的,然而在推行的过程中,以“拗相公”著称的王安石犯了“刚愎自用、脱离实际”的错误,一味忽略新法带来的诸多弊病,并且听不得反对意见,凡是反对新法的官员纷纷遭到贬斥,最后惹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

当时的朝廷可谓是安石独大、死水一潭,仁宗时期留下的贤臣名宿诸如韩琦、张方平、欧阳修、司马光、范镇、赵抃、吕公著等人,有的辞官告老、有的被贬外调,总之都是因为反对新法,带着失望和厌恶被迫远离朝堂。

公道自在人心,年富力强、立场相同的苏氏兄弟都无法违背心中良知,纷纷出言陈说新法弊端。

熙宁二年(1069年),弟弟苏辙因为屡次上书反对新法,先被贬出京,任河南府留守推官。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也因为公然上书抨击新法,遭到新党御史攻讦,苏轼为避祸,自请外调,出任杭州通判。

至此,迫于新党的蛮横霸道,苏轼、苏辙开始了外任蛰伏的仕途生活。

外任蛰伏

猿鸣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苏辙的推官干了不到一年,便在新党的排挤下变得举步维艰,于是第二年便接受了老臣张方平的征召做了陈州教授,官职虽然低微,但好在可以明哲保身。

当年张方平曾知益州,苏洵出川前便带着儿子们拜会过他。后来两家来往密切,苏氏兄弟待张方平如亲叔伯一般。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苏氏兄弟外任蛰伏期间任职地示意图

起初,苏轼前往杭州赴任时,途径陈州,在苏辙家逗留了好一阵子,两家还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后来苏辙不舍分别,又将兄长送到了颍州,在恩师欧阳修隐居处又盘桓了半个多月,方才与欧阳修一起将苏轼送上了前往杭州的船。

那会儿做教授的苏辙收入微薄,住所低矮,苏轼还曾作诗打趣弟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戏子由》)

杭州任满后,苏轼请调密州,为的就是向在山东做官的弟弟靠拢。

颍州一别,又是三年未见弟弟,从杭州前往密州的途中,苏轼思念子由,做了一首词《沁园春》,有道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一番回忆往昔,稍解心中烦闷。

后来在密州任上的最后一年(1076年),兄弟二人已是六年未见,苏轼在中秋节时分外思念子由,于是作下千古中秋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尽了中秋思念。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直到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离开密州,赶赴新任时,兄弟两人才重逢于澶濮之间,一同前往徐州相聚了百余日,一起诗歌唱和,探讨时势。这一年的中秋,兄弟二人得以在一起度过,苏辙和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以回赠兄长。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与弟弟的沉稳谨慎、韬光养晦不同,苏轼的性格豪放直爽,心中有话便不吐不快。

苏辙自从外任避祸开始,就不再对时政发表只言片语,同时也极力劝谏说话“没把门”的兄长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当看到新政之下百姓受苦受难的场景时,苏轼就不禁会将所见景象融汇到诗中,并阐发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思想感受,其中有同情、愤怒、厌恶、悲悯等等。

这是一种发乎自然的个人性情,并非有意造作,但政坛本就不是一个可以随性说话的地方,苏轼的一生都因为这种真性情而变得坎坷波折。

对于执政的新党而言,苏轼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反动言论,但苏轼的名气太大了,他写的诗流传得既快且广,诗中描述的情景和思想处处都有反讽新政的嫌疑,这是执政一方绝对不能容忍的,于是一场人生巨变逐渐降临到了苏轼的头上。

患难与共

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元丰二年(1079年),离开徐州,43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按惯例给皇帝上谢表。

结果苏轼状态太松弛,说了些带有个人情绪的话,新党一下子抓住机会,指责苏轼讽刺新政、藐视朝廷,再加上苏轼早先写的一系列诗,一场文字大狱骤然形成并欲要了苏轼的性命。

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抓捕回京,在狱中接受审讯,史称乌台诗案。

新党一心想除掉苏轼这个“旧党喉舌”,一度令苏轼的处境岌岌可危,好在旧党元老纷纷上书救援,就连已经退休的王安石也出言留人,外加神宗本也是想敲打苏轼,便做了顺水人情饶了苏轼性命。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苏轼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职位低微,没有实权,还要受朝廷监视。

苏辙的日子也不好过,此前为了营救兄长,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来为兄长赎罪,结果被牵连入案,贬为监筠州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

清山认为这才叫真正的亲兄弟,荣辱与共,生死相随,不知天下有多少亲兄弟连他们的十分之一都做不到,更别说还有为了利益反目成仇的。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黄州、湖州位置示意图

苏轼在黄州可谓是心灰意冷,专心过起了自己的日子,为了贴补家用,还带着儿子开垦东面的坡地种菜,从此便自号“东坡”,东坡居士的由来实则尽是苦味。

元丰五年(1082年),乌台案已过去三年,形势稍微缓解,苏辙沿赣水而上,前往黄州看望兄长,兄弟二人把臂同游黄州以及江对岸的西山,久别重逢,欢谈唱对,足以慰藉谪居的苦闷。

东山再起

小人如蝇闻腥至,君子如麟留养难。

1085年,坚持新政的神宗去世,哲宗继位。因为皇帝年幼,所以先由其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高太后反对新党,启用司马光为相,旧党势力再次主政,新党惨遭清洗。

苏轼作为被新党重点打压的对象,旧党自然拿他当自己人,于是49岁的苏轼被重新启用,并且节节高升,短短数月便从地方知州升到了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苏辙自然也在旧党起复官员之列,在谏院担任右司谏,然后按照本分将新党一干人等通通弹劾定罪,同年又升为中书舍人。

这段时间苏轼兄弟同在京中,没了新党的打压排挤,生活相对惬意,算是暂时翻了身。

然而苏轼如果只是为了高官厚禄,他就不用受前面那么多罪了。

他的可敬与伟大就在于他始终心系百姓,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秉持公道、不平则鸣,新党不对他看不过去,旧党有错他同样忍不住要说出来。

结果就是苏轼同时得罪了新党和旧党,从此将面临两党的仇视和夹击,无法自处的苏轼只好再次请求外调。

元祐四年(1089年),53岁的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主政杭州。

处世严谨、立场明确的苏辙则成为旧党的骨干,权任吏部尚书,之后在元祐年间历任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位列宰执。

清山认为苏辙绝非是贪恋权位之人,他在过去贬谪的岁月里,深刻明白拥有自保之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兄长公义直爽的性格容易取祸,自己更要尽可能地保全这一大家人。

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当苏轼不断遭人诟病打压时,苏辙总会挺身相护,向世人宣告“愿与兄长同进退”的态度。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苏轼元祐年间外任地示意图

苏轼在元祐年间虽然始终无法融入旧党,先后在杭州、颍州、扬州、定州任知州,但有弟弟的掩护,过得还是比较安定的。

然而到了元祐八年(1093年),随着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被重新起用,朝中又将迎来新一轮风雨。

远贬天涯

海滨一别已白首,心知此番难回头。

新党之前惨遭清洗,好不容易夺回权柄,自然要狠狠地报复回去。

苏辙是旧党的骨干,亲手将新党一众人等贬谪定罪,自然不可能被放过。

绍圣元年(1094年),苏辙连续遭贬,相继知汝州、袁州,最后回到筠州处分居住。

同年六月,两头得罪人的苏轼更是被远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新党进一步打击旧党人士,61岁的苏辙被贬到雷州,63岁的苏轼则被贬到昌化军,也就是以前的儋(dān)州。

苏轼年事已高,此番被贬海岛已经做好了客死他乡的准备,声称一上岛就开始准备自己的棺材,并吩咐小儿子苏过就地下葬即可,不必扶柩回乡,以此为苏家门风。

同年五月,兄弟两人相遇于藤州,结伴同行。到达雷州后,苏辙送兄长渡海,二人在海滨艰难分别,不想这次分别竟成了兄弟二人的诀别。

苏轼与苏辙:六十载兄弟情不渝,三千里天涯若咫尺

△绍圣年间苏氏兄弟被贬位置示意图

直到1100年,宋徽宗即位,朝廷大赦旧党众臣,苏轼才遇赦北归。

遗憾的是,北归之途迢迢,转过年行到常州时,苏轼不幸去世,临终前未能见到弟弟,令他深感遗憾。

当时已先一步回返颍川的苏辙,听闻兄长去世,悲痛至极,按照兄长遗嘱亲自撰写墓志铭。

其实,兄弟二人是有相聚的可能性的,可惜受限于朝廷法令,最后错过了。

罪臣只能前往指定地点居住,不能随心所欲,所以苏辙先一步被调往湖南一带安置,而苏轼才刚被通知调往雷州;等到苏辙途中又被复职太中大夫,获得自由行动权时,苏轼还在广东一带盘桓。

由于苏辙在颍川有田产,儿孙都扎根在那边,所以苏辙就回返颍川居住,并时刻关注兄长的行程,想让兄长来颍川定居,二人好做邻居。

可惜,等苏轼费尽千辛万苦回到常州时,刚想接受弟弟的邀请去颍川定居,朝局再次发生了不利的变化,旧党老臣很大可能会遇上新的麻烦,于是苏轼只得无奈地取消了迁居行动。

结语

按照史料记载,苏氏兄弟样貌迥异、性格也迥异,但却感情深厚、相处融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血脉相连、互相倚重,这是外人所不能替代的。

不论遇到怎样的坎坷磨难,有兄弟相伴总能够获得安慰和治愈,于是又有了继续坚持的动力与勇气。

即便相隔天涯,数年未见,但联络不绝,相知相扶,便好像近在咫尺,始终不曾分别。

清山觉得,这才是亲兄弟应有的相处方式,让人羡慕不已。

#古籍里的历史#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