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亚裔族群的认同(全文)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3-08-27 发布于山东

内容提要 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建国以来的200多年间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移民,其中亚裔美国人是美国重要的少数族裔群体,主要包括来自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国的移民。亚洲人移居美国以及在美国的发展受到美国移民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二战以来,美国对亚洲移民的政策做了较大的调整,亚洲移民的人数不断增加,在美国形成了亚裔群体。他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日益增强了亚裔入的族群意识。这一现象表明,族群意识的建构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中形成的;族群建构的目的是在多元种族和多元民族的社会中,为本族群争取最大的权益;族群的建构可以超越种族和民族的界限。

关键词 美国 亚裔族群 认同建构

迄今为止,学术界在美国的移民政策、少数民族问题、亚裔人的参政、华侨华人问题、亚裔妇女研究等方面,已有一些研究著作面世,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美国亚裔族群问题的著作不多。本文拟从亚裔移民在美国的形成和发展、美国亚洲移民政策的演变、美国亚裔族群认同的建构三个方面来探讨美国亚裔族群的认同问题。

一、亚裔移民在美国的形成和发展

亚裔美国人由十多个亚洲民族及其在美国出生的后裔组成,其中中国人和日本人来美国较早,朝鲜人、菲律宾人和印度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居美国,而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难民,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移民则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才陆续涌入美国的。亚裔美国人尽管语言不同、族裔各异,却都不断受到在美国的共同经历的影响:美国环境已对他们施加了比他们从亚洲带来的文化特征更大的影响,终于促使他们与美国社会日益趋同。

由于亚裔在肤色、语言、、生活方式、经济面貌、社会结构等各方面都与美国的主体民族――欧裔――相去甚远,在美国社会甚嚣尘上的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时期,亚裔是被肆意排斥和攻击的对象。早期的亚洲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和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和韩国次之。直到20世纪50年代,来自欧洲的移民仍占每年美国接收移民总数的50%以上,而亚洲移民仅占6%。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欧洲移民所占比例降到20%以下,亚洲移民的比例却达到了33%以上。众所周知,经济原因是促成移民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由于二战后欧洲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美国对于欧洲人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而亚洲各国有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愿意前往美国谋求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从1965年开始美国逐渐放宽了20世纪20年代制定的对亚洲移民的限制政策。20世纪70年代每年大约有16万亚洲人来到美国,其中2/3的人来自4个国家:菲律宾、韩国、中国(包括台湾、香港地区)和印度。1981年来到美国的亚洲移民达24.4万人,其中中国移民为2.6万人,同年欧洲移民却降为6.7万人。“1982-1985年来自中国的移民总数为17.7万人,其中大陆10.1万人,台湾6.4万人,香港2.2万人。”“在美国目前人口总数中,黑人约有3443万人,来自西班牙语国家的3000多万人,来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1000多万人。就移民的来源来说,美国的新移民来自墨西哥和其他中美洲国家的占34.1%,27.1%来自亚洲,16.1%来自欧洲,10.5%来自加勒比地区,6.2%来自南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截至1998年,美国共有1000多万来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移民。他们是由大约30个民族群体组成的。在加利福尼亚州,亚裔已占全州人口的6%之多。目前亚洲人在美国最多的是华人,其次是日本人,第三是菲律宾人。”

下面我们主要探讨华裔、日裔、菲律宾裔和韩裔这四个主要亚裔移民群体的具体形成过程。

目前,亚裔美国人中最大的族群是华裔,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华人大批地作为“苦力”来到美国,这种用几元钱招募的华工,一旦上船之后便被关入底舱,所受到的待遇与黑奴一样。他们参与了淘金、西部铁路和其他艰苦工程的修建,但在这些工程结束之后,他们中很多人死伤惨重,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因各种原因无法回国,大多居住在“唐人街”。1851年,美国有2.5万华人,1870年达到6.3万人,其中73%住在加利福尼亚州。1882年美国政府制定的《排华法案》和其他法律,禁止华人成为美国公民,许多职业禁止雇佣华人,反华成了全美的社会问题,华人在美国的处境十分艰难。直至1920年,美国50%以上的就业华人只能在洗衣店或餐馆打工。华人经营的企业“被课以特别税和附加税”。二战中,中国与美国建立了同盟关系,《排华法案》于1943年被取消,战后第一次中国人移民到美国的浪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1965年前有22329名中国人加入美国籍。战后第二次中国人移民到美国的浪潮出现在1965年美国的新移民法实施后。根据移民配额,美国每年可接受2万名中国移民,从1981年开始,美国国会将给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移民配额分开计算,各为2万人,另给中国香港的移民配额为3000人。在第二次中国人移民到美国的浪潮中,来自中国台湾的移民占绝大多数。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大陆新移民”,即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后到美国的移民。美国华侨、华人的人数急剧增长,从1960年的23万人增至1980年的81万人,再增至1994年的190万人,1997年增至230万人,2000年又增至288万人。华侨、华人从1994年起在人数上跃居美国亚裔人的首位。

第二个重要的亚裔族群是日本人。日本人移民到美国始于18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10万人。与华人的移民方式不同,日本移民多是由日本政府挑选的青壮年,他们在美国的权益受到日本政府的保护。第一代日本移民中90%以上的人主要从事农业和商业。并且,许多日本妇女来到美国后与当地男子结婚,很快就有了取得美国公民权的第二代日裔,于是,日本移民农场主凭借子女的公民权在1913年《外籍人土地法》颁布之后仍然保存了自己的土地。因此,日裔族群在美国社会中的发展远比华人要顺利得多。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引发了美国人对日裔的愤怒,第二年有10万居住在美国西海岸的日本人被运送到阿肯色州的拘留营。但是,同时有30万日裔美国人作为美国军人,在一线参战或在太平洋战区当翻译人员。二战后,日裔族群迅速发展,由于勤奋和团结,他们在日裔集中的夏威夷州竞选议员和州长均获得成功,在目前的美国政坛上,日裔是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亚裔族群。二战后,日本加强了在美国的投资,日裔美国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对美贸易的巨额出超,受到日本产品影响的美国汽车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员工中产生了新的反日情绪,针对日本人的暴力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

在美国的菲律宾裔人数不少,1980年在各亚裔族群中人数仅排在华裔之后,但是与其他族群相比,他们居住分散,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不大。在美国大城市的韩国移民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80年代迅速占领了包括纽约在内的许多大城市的蔬菜、水果零售业。 华裔、日裔和韩裔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亚裔学生在学校的杰出表现令白人社会十分惊奇。20世纪80年代后期,加州大学限制亚裔学生的入学比例就充分反映了白人社会的担心和对亚裔的歧视。

此外,美国还有一些非法的亚裔移民,包括没有合法证件的入境者和各类持有合法证件在美国滞留不归者。198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截至1981年,美国的非法亚裔移民有69万-153万人,其中华人最多,有30万35万人,主要居住在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市;其次是菲律宾人,有25万-30万人,主要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非法的亚裔移民已经超越了地区范围,成为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主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估计每年有10万中国人偷渡到美国,其中大约95%的人来自福建。

由美国总统任命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在1986年度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中用专章谈到了移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报告的结论中包含有这样的信息:尽管最近几年进入美国的移民(包括许多非法移民)人数日渐增多,但是与美国的总人口相比,与美国的劳动增长率相比,依然是低的。从总体上看,移民并没有抢去在本地出生的人的工作,也没有降低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反,有证据表明,移民的到来增加了其他人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工资水平。移民还可能给国家财政带来实际利益,他们缴纳的税款通常比所享用的公共服务费用更高。同时,也有研究指出,非法移民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沉重的社会负担。美国商务部1994年对非法移民问题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1993年非法移民最多的6个州,即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纽约州、伊利诺伊州、佛罗里达州和新泽西州,都为非法移民花费了大量政府开支,其中主要是非法移民的医疗、住房以及非法移民子女的教育费用。1993-1994年,上述6个州为非法移民的入学子女平均每人支付教育费用4200-8949美元,1993年为非法移民支付高达120亿美元的医疗费。仅1994年,加州为非法移民支出各项开支总计达34.4亿美元,纽约州为6.65亿美元,得克萨斯州为4.4亿美元,伊利诺伊州为3.7亿美元,亚利桑那州为2.5亿美元。同时,该报告还明确指出,非法移民所缴纳的税款远远不及政府为其提供各种服务所花的费用。近年来,美国社会各界对非法移民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改革移民政策,制订更严格的限制性法律,从根本上解决非法移民问题。

亚洲移民是美国增长最快的移民群体,“目前亚洲移民已是继黑人和伊斯班尼克人之后的最大少数民族群体。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商业部人口统计局的统计,全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移民已从1990年的746.2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1050.7万人。如果把人口统计局估计的2.3%的漏记率计算在内,则应是107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3%。到2001年,全美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移民及其后裔的总人数达1100万人”。亚洲移民作为美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方面重要的少数民族群体,将继续为美国的发展做出功不可没的贡献。

二、美国亚洲移民政策的演变

美国亚裔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与美国的亚洲移民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修改亚洲移民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出于国内政治、经济,还是外交政策、民族来源等方面的考虑,其最终目的都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正如邓蜀生先生在其《美国与移民》一书中所说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移民政策都是为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利益服务的。”

“在自由移民时期,即从美国建国起到1882年排华法的实施,由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联邦政府一直鼓励接纳外来移民,奉行来者不拒的政策。在19世纪中期加利福尼亚出现淘金热以及19世纪60年代修建横贯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时,都有不少中国人移往美国,上万的华工曾以自己的血汗甚至生命为修建这条铁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由于美国招募更多华工的需要,美国政府于1868年与代表清政府的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签订了《蒲安臣条约》,把保证中国人不受限制地移民美国写入条约,以实现其在中国招募华工合法化的目的。尽管华工在修建横贯大陆铁路和开垦加州农田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们在美国居留期间却受到了各种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不仅受到了加州苛捐杂税的残酷压榨,而且还经常遭受种族主义分子和暴徒的迫害和抢劫。随着排华运动的扩展和蔓延,排华问题逐渐成为全国性政治问题。在种族主义者和政党政客鼓动下,美国国会于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规定10年内禁止华工入境,华人不得加入美国籍。这是一个以种族偏见为基础的排外法案,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禁止自由移民的重要法案,它使中国人成为不能向美国自由移民的唯一民族群体。”在1815-1882年这60多年的“自由移民时期”中,根据1820年开始的正式移民记录,在1820-1880年的60年间,有1163.7834万人移民到美国,来自欧洲的移民高达980.5505万人,而来自亚洲的移民总共只有28.1665万人,其中来自中国的有28.0420万人,来自印度的有402人,来自日本的有351人。

《排华法案》实施后,美国开始进入限制和选择移民的时期。为了减少移民入境,选择接纳自己需要的移民,排除不需要的移民,美国对亚洲移民采取了比对其他各洲移民更加严厉、苛刻的措施。1882年之后,移居美国的华人人数锐减,加州农场主急需的劳动力则由入境的日本移民接替了。这些日本移民除了在城市里经营店铺和小企业外,大多数投入了农业生产,其中一些人通过承包或分成的方式逐渐拥有了小块土地,经过精耕细作,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都在不断增长。加州社会对日本移民的大量涌入及所取得的成就大为不安,要求限制和排斥日本移民的呼声日甚一日。为了加强限制和选择移民的措施,美国国会于19世纪20年代陆续通过了3个移民法,从而确立了移民限额制,即旨在限制移民入境人数、根据移民来源选择移民的制度。移民限额制最突出的特征是种族主义,最主要的表现是排斥亚洲移民。根据美国1924年的《移民法》,任何具有亚洲族裔血统的移民,不管他们的出生地是亚洲还是亚洲以外的地区,均不能取得美国公民权。日本移民和中国移民都在被排斥之列。亚洲移民中只有菲律宾移民没有受到限制,因为当时菲律宾仍是美国的海外殖民地,其居民虽非美国的公民,却属于美国的国民,享有自由出入美国的权利。但是,随着入境的菲律宾移民的急剧增加,美国社会要求控制菲律宾移民的呼声也日益增强。美国国会遂于1935年通过了一个专门法案,终止了对菲律宾实施的自由移民政策,每年只给予菲律宾50名的移民限额。因此,二战前,菲律宾是唯一享有移民限额的亚洲国家。

随着二战的开始,美国移民政策逐渐有了有限的松动。首先表现在1943年美国废除了实施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排华法,允许中国人合法移民到美国并成为美国公民,从而加强了美国与中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盟关系。二战结束后,美国进一步放宽了对亚洲移民的限制,分别给予印 度和菲律宾各100名的移民限额。其次表现在战后初期,美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特别法令和临时紧急措施,接纳移民限额以外的移民和难民入境,其中有一些来自亚洲的移民和难民,但人数有限。195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外来移民与国籍法》,其主要倾向仍是限制外来移民入境,坚持美国移民政策中的种族主义因素,但对亚洲移民却具有两重性,即一方面设立了“亚洲一太平洋三角区”(简称“亚太三角区”),给予该地区各国家有限的移民限额,取消了亚洲移民不得入籍的禁令,这当然是对亚洲移民有限松动的措施,但另一方面仍持续了移民限额制中对亚洲移民的歧视。根据该法案,欧洲移民的限额指标计入其出生国的限额,但欧洲的亚裔移民的限额指标则计入其祖籍所属的亚洲国家的限额。同样地,美国对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实施非限额移民制度,但却不适用于居住在西半球各国家和地区的亚裔人。显然,美国对移民实行这种双重标准的目的在于限制亚洲移民。

在社会舆论广泛要求改革的形势下,美国国会于1965年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根据这一移民法,美国从1968年开始实施全球限额制度,每年限额移民29万人,其中东半球17万人,西半球12万人。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根据该法,各国移民不分种族、宗教和国籍都可以申请移民到美国,所有移民一律按出生国使用限额,这就从法律上取消了19世纪后期以来美国对亚洲移民的各种歧视措施。因此,1965年的美国移民法是美国移民政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即从以民族来源为基础的移民限额制转变为以国籍为基础的全球限额制。这种转变对亚洲移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来了亚洲移民的新高潮。这个移民法实施后,入境的亚洲移民人数猛增,并与西半球移民一起,构成了美国外来移民的主要来源。“据美国政府统计,1940年亚裔美国人总数将近49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0.4%。20年后(即1960年),亚裔美国人增至87万多人,占美国总人口的0.5%。到1980年,亚裔美国人又猛增至346万多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5%。根据这种增长趋势,美国一个权威机构推算,到2000年,亚裔美国人将占美国人口总数的4%。这表明,60年间,亚裔美国人将增加10倍之多。”安东尼・里德在他的《全球化、亚洲移民及西方的东南亚研究――来自加利福尼亚一个正在变化的前景》一文中阐述到,如同其他新世界(尤其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移民社会)一样,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急剧地改变了移民政策,使移民格局发生变化,以平衡美国对于因亚洲的崛起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变化。1965年的移民法结束了美国对亚洲移民的制度性歧视,结果是亚洲人在美国移民配额中所占比例从1965年的7%增加到1970年的近25%。20世纪70年代,亚洲人占美国合法移民的35%,20世纪80年代则达到42%。

三、美国亚裔族群认同的建构

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的认同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政府试图把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族源的移民及其后裔熔为一炉,形成以盎格鲁一撒克逊为主体的美利坚合众国民族。但是,二战后,美国的民族问题并没有像政治家和学者们曾经预期的那样通过“熔炉”而得到完满的解决,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也并未逐渐消失。虽然在美国,各个移民群体都必须在以欧洲白人基督教文化为主体的美国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但是他们也把自己民族的特点、情绪、理想、观念、思想、道德和人文精神带到了这片土地上。亚裔群体从总体形象上讲不够团结,各个民族各自为政,互不支持,但每一个民族群体内部,如日本人、韩国人内部是极为团结的。华人则多以姓氏、家庭、同乡为本,组成了许许多多的同乡会、宗族社团、帮派体系。他们的这种亚洲思想观念、文化意识、家庭体系是根深蒂固的,不易被同化。在与白人主流社会发生部分民族融合的同时,许多民族差异依旧顽固地保持下来了。在美国,尤其是在城镇里,民族分地区居住的现象很普遍。如纽约曼哈顿区南部的“唐人街”的居民主要是华人,他们有自己经营的餐馆、服装厂、洗染店、学校等,有自己的报纸、广播电台,甚至电视台,完全形成了一个“亚文化群体”。尽管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来到美国后都使用英语,按照美国联邦宪法和各州法律行事,承认这个社会的总体规范,能够作为这个社会中一个守法的公民而存在,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特征,并具有非常清醒的民族意识。

美国“大熔炉”的精神特质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受到巨大冲击,“多样化”已渐渐成为新的时髦词语。对正在美国长大成人的亚裔所做的很多研究都揭示出,他们热衷于仿效童年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文化,随之而来的是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人产生了对亚洲“根”的追求。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变为“白人”是不可能的,但同时它也体现了对父母教诲的部分认同。正如史密斯学院社会学教授彼得・罗斯所说:“当前美国已远远超出一个多元性社会。你如今再也不会听到那么多关于美国是个'大熔炉’的谈论了。这个齐心协力把所有人融合在一起的旧观念已被现实所取代。”

美国的统计和研究通常把民族群体区分为几大类:白人、黑人、亚裔人、操西班牙语的墨西哥裔人、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印第安人等。有色人种在美国是受歧视的。过去由于大多数亚洲移民从事体力活,文化素质较差,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融入美国社会。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移民法歧视了亚洲移民100多年。今天的美国亚裔人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得了政治资本和高薪职位,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美国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少数族群之间的关系近10多年来在美国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倾向,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和失业率的升高,一些少数族裔群体(特别是黑人)往往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其他少数族群的身上。黑人人口在许多大城市里接近或超过总人口的50%,由于他们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低,在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方面的改善程度有限。有些黑人觉得无法与白人抗争,但是作为历史悠久的美国人,他们对亚洲新移民在教育和经济上的发展心里很不平衡。1991年,一个韩裔店主殴打了一个偷东西的黑人孩子,结果导致了纽约市黑人与韩裔之间持续几周的冲突。1995年,因法院判决殴打黑人出租汽车司机的白人警察无罪,洛杉矶黑人发动了几周的骚乱,在纵火和抢劫的对象中,首当其冲的却是韩裔杂货店和华裔餐馆。针对日本人的暴力事件近年来也时有发生。面对各种复杂的局势,美国的各个亚洲民族都在呼吁内部的团结,并在努力与黑人族群、拉丁美洲裔族群进行沟通和协作。今天美国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人依然是白人,少数族裔应当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同时联合同情有色人种的白人民众,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携手努力。在美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美国亚裔人的族群认同不断得到加强。

四、结论

亚洲人移民到美国肇始于19世纪初,美国亚裔人作为一个族群,是在特定的美国社会历史背景中形成的。弗里德里克・巴斯指出,“自我归属和由他人分类的特征”是族群的重要特征。美国的族群分类,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发表格、民众自己选择的。亚裔包括华人、韩国人、日本人、菲律宾人、越南人、印度人等六大族裔。中亚和西亚移民到美国的人数很少,因此,美国亚裔通常没有包括中亚和西亚的移民。根据这种划分,可以看出,美国划分族群的标准既不完全是种族,也不完全是地域,民众的选择以及移民的人数是决定族群划分的重要标准。

美国亚裔族群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受美国移民政策的影响。二战后,美国移民政策放宽了对亚裔的限制,促进了美国亚裔群体的发展。在多元民族的美国社会里,白人一直是社会主体。作为少数族群的亚裔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但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在美国形成了超越民族的群体,不断强化亚裔人的意识,在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现象表明,族群建构的目的是在多元民族的社会中为本族群争取最大的权益,族群意识的建构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中形成且可以超越民族界限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