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东魏、西魏时期的书风变化

 三个小布丁 2023-08-27 发布于河南
实际上,放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书法史上,北朝东魏、西魏时期的书风变化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东魏只有十七年的历史(534-550),西魏也不过只有二十二年的历史(535-556),实在短命至于可怜。但见微知著,臻于至善。为了精确感知和了解中国书法在东魏、西魏时期有哪些细微的书风变化脉搏,我们仍沿着刘涛先生的原作读下去。

东魏楷书的变化

东魏的铭石楷书,碑派书论家包世臣将其归为“北碑”,康有为则归为“魏碑”,但两人都未作专门讨论。
我们知道,北魏后期的洛阳体楷书是以“斜划紧结”为基本特征的,因此多有高耸峻拔、豪迈开张的气势,东魏碑志上的楷书有延续立北魏洛阳体一类,但东魏继承的洛阳体楷书,主要是北魏《元徽墓志》《张玄墓志》那样横展的一路,它不强调撇笔,捺笔的开张和翻挑,横向笔画的斜度也不那么陡斜了,结构也随之由“紧结”转为“宽结”。
【这实际上是一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自然规律,当某种书风成为时尚之后,必然会有与之相对的书风有对立的复兴。】
东魏时期的楷书造像记遗存颇多,有纵峭如《王贰郎等造像记》,娟秀如《杜文雅等四十人造像记》,其中楷法遒美当属《高归彦造像记》,如图:

(《高归彦造像记》局部)
注意看,这样的楷书,与唐朝书家笔下的楷书比观,毫不逊色,是当时少见的精品。

(唐代柳公权《玄秘塔》局部)
东魏造像记上的楷书,书写者多是一般书手,甚至是工匠以刀代笔,无论笔画的方圆,或是风格的雅俗,还是刻工的精粗。结体大多也是“宽结”,如上所述,这是当时的“时风”。
东魏著名碑刻如《高盛碑》《凝禅寺三级浮图碑》《敬使君碑》《李仲璇修孔子庙碑》等等,虽出自从手,却莫不是平正而宽绰的结体,如图:

(《高盛碑》局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东魏时期的楷书,摒弃了北魏洛阳体长枪大戟的雄强之势,转向宽绰平正的优雅,我们可以用“平划宽结”来概括东魏楷书的变化。东魏“平划宽结”的楷书是继承北魏洛阳体而来,他们把曾经的“支流”的发扬为“主流”,这就是他们的成绩。

隶书在东魏复兴

在北魏时期,楷书已经成为主流,这是我们已经熟知的事情。
根据现在能见到的北魏迁都洛阳四十年间的铭刻书迹而论,古体的篆书并未因为南朝书风流为时尚而衰废,一些郑重的碑额,墓志仍用篆书镌刻。这时的隶书,处境显得有些微妙:论古奥不如篆书,论便捷又不及楷书。
到了短暂的东魏,隶书却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铭刻书迹中隶书数量骤然增多;2、隶书的体式多种多样。
刘涛先生总结,东魏隶书,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隶书特征明确,笔画流动而纤巧,近乎魏晋隶书。这一类,以《元延明妃冯氏墓志》为代表,如图:

(《元延明妃冯氏墓志》局部)
当然,受“时风”所限,这一类隶式,掺有楷笔。
2、结体方正平板,笔画平直,是隶书的骨架,却掺杂楷式。这一类,以《程哲碑》为代表,如图:

(《程哲碑》局部)
3、俗笔隶书,笔体有方有圆,比较草率,多见于造像记一类。这一类,书法价值较少,不再举例。
北魏后期、东魏是隶书由“隐”而“显的转折期,也是隶书的复兴时期,到了北齐时代,隶书迅速兴盛起来,又一次成为铭石书的主角。

西魏书风的推测

西魏的书法,一向不为书家所注意,因为传世的书迹甚少,当然也因为其历史时期较为短暂。所以,刘涛先生在这一小节标题里说,是”推测“,因为样本实在太少了,没有书风汇总的统计学意义。
这里把刘涛先生提及且有图样的书法样本列出来:
一是西魏铭刻书迹中的《杜照贤等造像记》,如图:

(《杜照贤等造像记》)
它的隶式比较地道,笔画舒展,有清秀的姿致。
一是《法华经义记》的一卷行书写本。如图:

(《法华经义记》)
这卷经书,字形较常见的小,在佛教盛行的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写经中较为少见的一例。或许这是“讲疏”一类的经书笔记,因此用行书抄写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