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丨陶器 火与土的艺术(上)

 东方寻宝 2023-08-28 发布于湖南

陶器的起源

在陶器诞生之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用于烹饪食物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

原始人群以采集、渔猎为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后来,人类发现了火,开始吃烧煮过的食物,由生食转为熟食。但是,当时没有耐烧的器皿,只能在辣火上烧烤食物;或以“石煮法”煮熟食物。所谓“石煮法”,即在有水的坑穴中放入食物,不断投入灼热的石块。一直到水沸食物煮熟为止;或者挖一坑穴,把猎物去皮,掏去内脏,腹内填满烧得滚烫的石块,放进坑穴内,上盖热灰,熟后食用。可以想象,这是多么的困难和何等的不便,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有一种能耐火烧的容器。

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开始尝试制作陶器
新石器时代

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人类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尤其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较稳定的谷物,并且,使谷物逐渐成为农业部落的基本主食。但谷物都是颗粒状的淀粉物质,很难在火上直接烧烤。同时,剩余的食物需要储藏起来。正因为如此,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于烹调、盛放和储存食物器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在劳作过程中,人们发现黏土和水混合后,会有粘性和可塑性,可以用手随意塑造成各种形状。且晾干后,泥坯变硬,即可盛放干东西。缺点是使用时容易破碎,尤其遇水会溶化。但人类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发现了火的妙用,把泥坯干燥后用火烘焙,一件陶器就这样产生了。

陶器的应用

在古代,陶器在生活、殉葬和建筑三方面应用广泛。也在应用过程中逐渐促进了陶器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今天主要为大家讲述,陶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氏族定居的生活方式,农耕文明的发展,食物的盛放、蒸煮要用到陶器,汲水、储水也要用到陶器。陶器易碎不适合游牧民族,陶器文明是汉文化的物质体现。

烹调用具

汲水用具
陶器的产生,大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为了让生活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远古人类把对自然的崇拜用象形图案表现出来。

成型之后,把含铁元素的矿石粉碎,提炼成彩料,绘制图案在其表面,焙烧后产生漂亮的纹饰。如:鱼纹——繁殖崇拜、鸟纹——日崇拜(太阳是三足金鸟)、蛙纹——月崇拜(月宫也叫蟾宫)。

鱼纹彩陶盆

蛙纹彩陶罐
远古人类是靠天吃饭的,他们认为所有的获得都来自老天爷的眷顾,于是由巫师大搞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远离灾难。

巫师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工种,在没有文字之前,只能使用图形与天地沟通,沟通时要显得神秘一些,不能太直白了。象形图案开始抽象化、艺术化,变换成连续的几何图案,包含着人类对自然法则的理解和崇拜。

原始歌舞图腾

水涡纹图腾
陶器首先起源于人类的实际生活需求,在需求满足后,继而有了美的提升和用途延展。比如,建筑用陶和殉葬用陶,就承载着深厚的陶器文明。

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将在下期为您精彩呈现。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