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里的古代中国|揭开新石器时代的幕布

 gudian386 2019-03-26

陶罐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前

高18厘米,口径20厘米

1962年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远古时期的展厅中陈列着一件拼拼粘粘,勉强复原的普通陶罐。陶罐由手工捏塑而成,胎质粗陋,陶色表里不一,制作技术十分原始,与展厅中许多漂亮的陶器相比显得有些寒酸。然而,它却有着一个不同凡俗的身份—旧石器时代结束和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性器物。

这件陶罐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遗址位于万年县东部的大源盆地小河山脚下,是一处石灰岩洞穴。当地人一直传说这里是仙人的住所,故名“仙人洞”。在其西面800余米的另一座小山下还有一处叫作“吊桶环”的岩棚遗址。两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穿孔蚌器、陶片、人骨及动物骨骼残片。经考察,两处丰富的遗存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当完整的延续性,文化上应属于同一族群,这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相当罕见。吊桶环遗址在时间上稍早,最下层堆积可以上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仙人洞遗址洞内堆积分为上、下两层,分别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期及新石器时代早期。这件夹粗砂的绳纹红陶罐就出土于遗址的下层堆积中,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陶器。

陶器是泥与火的结晶,是泥土塑成陶坯晾干后,在800-900℃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陶器的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不仅质地坚硬,而且防水。陶器是人类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非天然物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意义重大。但由于最早阶段的陶器在烧造技术上的不成熟,陶质较粗,容易破碎,加之岁月久远,保存环境不佳,陶器破碎后也很难对拼复原。这件陶罐的陶片虽然只能拼出一半,但已经包括口沿、器底及器身的一部分,算是符合复原条件了,因此它才能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级藏品。

人类用火已经有几十万年了,泥、火结合的机会是很多的,但直到距今约1万年前才出现了陶器,这表明,陶器发明应该与人类的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中国新石器时代最早期几处有农业发生迹象的遗址都发现有陶器。学术界通常将磨制石器、农业、制陶以及家畜饲养,作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因为这些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社会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革。相对于旧石器时代而言,所谓新石器时代是一个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时代,也是为文明的产生奠定基础的时代。

仙人洞人虽然还居住在天然洞穴之中,但陶器的发现却证明他们已经揭开了新石器时代的幕布,人类从那个时刻起就没停止过改造自然的脚步。

(撰稿:张运)

责任编辑:蒋起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