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月的一次全国医疗工作会议上,一向和颜悦色的毛主席罕见地发了火。 毛主席拍着桌子,愤怒地说道:“汇报半天,听来听去,全是城里的医疗成就!我们的大多数人民都在农村,为什么农村没有取得什么医疗成就!” 此话一出,参会干部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在毛主席心里,工农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当时农民占到全国人口的九成,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一直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工程。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卫生部组织了专门的医疗队下到农村基层,为老百姓看病,本来是好心,结果却办成了坏事。 这些医疗队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拥有丰富的从医经验,不论是什么病症,基本上都是手到病除。 但也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都要组织好接待,一次两次没什么,次数多了,地方政府的压力就变大了。 最重要的是,很多疾病不是光吃药就能治疗的,在需要进行手术或者仪器治疗的时候,医疗队就只能建议对方去当地医院接受治疗。 当时中国超过九成的医疗人员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人员不仅工作量大,待遇也很差,即便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年轻人,通过努力学习成了医生,大多也不愿回到农村了。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长期都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毛主席对此十分担忧,农民耕种本就是体力劳动,收入也比较低,如果不能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对全中国发展也是很大的滞碍。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毛主席下令培养了一批速成的农村医生,这些医生都是来自各个农村的年轻人,他们被统一送到村委会接受速成性的医疗学习,学习内容也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病。 这些年轻人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为“赤脚医生”,没错,现在被人们瞧不起的“赤脚医生”,其实是毛主席亲自下令培养的。 在新中国的医疗卫生发展史中,“赤脚医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为人民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赤脚医生不脱产,平常不出诊的时候,他们就和村民一样下地干活,有病人的时候就背着自己的小药箱出诊。 也许“赤脚医生”不能治疗那些疑难杂症,但是对生活上常见的病症却十分擅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赤脚医生也都成为了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他们为农村人服务了半辈子,是村子里最受尊敬的人。 一些赤脚医生还自学了中医,自己种植药材,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所有人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如今,“赤脚医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留下来的实践经验都成为了宝贵的遗产,依旧在服务着每一个中国农民! #历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