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汉谋:(1)跟随陈济棠多年关键时刻反陈投蒋

 兰州家长 2023-08-28 发布于甘肃

作者:杨帆

粤军起家,私下里抵制“清党”

余汉谋出生于风光秀丽的广东省高要县(今肇庆市),其父余起鹏是清末秀才,曾任广东地方县政府职员,掌管文书,民国成立后,赋闲在家。由于家中人口众多,家境清贫,余汉谋自6岁入私塾、9岁在肇庆城西门正街图始小学读书、14岁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到后来继升武昌南湖陆军军官第二预备学校、进入保定军校,其间所需费用均由他已出嫁的四姐提供。1916年,余汉谋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第六期,与邓演达、顾祝同、张发奎、叶挺等人为同学。

1918年从保定军校毕业后,余汉谋分配到皖军当步兵排长,于第二年回到广东,投入粤军魏邦平的第三师任第六连连长。

1920年的广东,时值粤军由闽回粤驱逐了旧桂系军阀,孙中山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发展革命力量。当时的粤军总司令是陈炯明,而这支粤军也是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时的军政府警卫军,全体指战员都是曾宣誓效忠孙中山的国民党员。之后,这支训练有素、颇有战斗力的粤系军队,就成了陈炯明与孙中山争夺权力的资本。作为一名下级军官,余汉谋对陈炯明与孙中山的斗争知之甚少,在上司的指挥下,率部参加了讨伐桂军陆荣廷的战役。平定两广后,余汉谋升任少校营长。

1922年6月16日,余汉谋所在的粤军,受总司令陈炯明的指使,对孙中山的革命政府发动了军事政变。其间,余汉谋他是否参加了军事政变不得而知,但作为中下层军官,他没有主动参与的动机。1923年陈炯明兵败离开广州,7月余汉谋调升粤军第一师第二旅中校主任参谋,应该说余汉谋是忠于孙中山的。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驻粤各部队统编为国民革命军,统一受国民政府指挥。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旅扩编为第十一师,余汉谋被任命为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上校团长,从此走上了国民革命的道路。

广东统一后,余汉谋率部驻防高要地区,兼任该地区警备司令。当时,该地区是广东省内土匪最多最猖狂的地方,余汉谋到任后,率部清剿土匪,除暴安良,发展生产,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地方人士和广东军政当局的好评。

北伐战争时期,第十一师随李济深留守广州,余汉谋仍驻防高要地区。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余汉谋颇感惶惑。在他看来,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尚未打倒,国家尚未统一,革命任务还未完成,革命阵营内部却发生分裂,此兆实属不祥。谁是谁非,不敢贸然附和。

紧接着,李济深与钱大钧在广州发动四一五政变,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4月17日,余汉谋接到广东当局发来的密电,命令他在高要地区实行“清党”,搜捕“赤色分子”。电报中列出的黑名单中都是当地协助当局工作的进步人士,余汉谋觉得若按这个黑名单实行抓捕的话,未免太伤情谊,便将电报交给团政治指挥员梁应能,让梁秘密通知中共负责人黄学增等,要他们立即离开城镇。第二天,余汉谋派人展开搜捕,查封各地工会、农会和工人纠察队,以敷衍上级。

1928年2月,李济深从南京回到广州,将粤军整编为三个军,任陈济棠为第四军军长,余汉谋升任第十一师师长,调防高要。高要地区是余汉谋的故乡,余汉谋一边编练军队,一边肃清土匪,改组基层组织,修筑公路,建设城镇,为家乡做了一些实事。

1929年1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企图以裁军的名义剥夺各地方实力派的军权,引发各派军阀的强烈不满。在蒋桂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蒋介石为破坏粤桂联合,将李济深诱至南京,囚禁于汤山,并拉拢陈济棠,陈济棠趁机投蒋,被任命为广东编遣区主任,兼讨逆第八军总指挥,取代李济深掌握广东军权,与拥蒋的陈铭枢分治广东,余汉谋被任命为编遣后的第一师第一旅旅长。蒋桂战争开始后,余汉谋曾率部与桂军作战。

陈济棠掌握广东军权不久,1929年11月,在蒋桂战争中失败的桂系回到广西,联同张发奎进攻广东。拥护李济深的粤军第五军军长徐景唐举手响应,直逼广州。陈济棠以保境安民为号召,动员粤军同桂军作战。余汉谋奉命率部开赴清远,依北江西岸阻击桂军。由于陈济棠与省主席陈铭枢一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为了扳倒陈济棠,陈铭枢诬陷余汉谋暗中勾结徐景唐反对陈济棠。陈济棠信以为真,以通敌罪名将余汉谋关押起来,调李扬敬代理第一旅旅长。余汉谋部属为此愤愤不平,前方将士军心动摇,不愿作战。李扬敬不得不召集紧急会议,敦促大家率部阻击桂军。第三十一团团长黄涛愤然说:“如果幄奇(余汉谋字)死,大家就一齐死。”

眼见桂军已强渡北江,向花县挺进,粤军士气低落,毫无斗志。加上李扬敬指挥不当,部队连连败退,一直退到军田车站,伤亡惨重。在军田车站,众将领强烈要求释放余汉谋,让余汉谋指挥作战。李扬敬无奈,只好电呈陈济棠,陈济棠担心激起兵变广州难保,在权衡利弊之后复电前方,同意余汉谋赴前方指挥作战。

余汉谋被释放后随即启程,到达军田车站后,将士们群情激奋,余汉谋在车站向官兵发表讲话:“桂军此次兴兵东犯,蹂躏吾粤,此种罪行令人不可容忍。希望全体官兵发扬邓仲元(即邓铿)的忠勇革命精神,保卫桑梓,勿以小挫即气馁,让桂军阴谋得逞。我与各级袍泽久共患难,保卫桑梓,责无旁贷,万望我全体将士跟我来保障广东安宁!”为了鼓舞士气,又高声问:“大家说,打不打?”全场情绪高昂,齐声高喊:“打!”

经过重新部署,余汉谋率部向桂军发起全面反攻,首先兵分三路围攻桂军主力,仅仅经过一天激战,桂军主力便全线崩溃,很快率兵全部撤回广西。此次粤桂战争遂告结束。从此,余汉谋深得陈济棠赏识。

1931年,蒋介石囚禁了反对他的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加剧了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反蒋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纷纷南下广州,在“救党救国”的旗号下,云集广州的胡汉民派、汪精卫派、孙科派和两广军人联合起来,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与南京当局实行武力对峙。余汉谋被任命为广州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兼第一集团军军长。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双方在广大民众团结抗战的呼吁下言和,广州政府取消。同年冬,余汉谋从中支持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余汉谋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

1932年春,蒋介石再次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要求陈济棠出兵入赣。余汉谋奉命率第一军两个师、一个独立旅加桂军一个师进驻赣南,接受蒋介石任命,兼任江西第六绥靖区司令。余汉谋入赣以后,表面上执行蒋介石的“剿共”政策,实际上并不卖力“围剿”红军,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策略应对蒋介石。鉴于蒋介石的中央军屡遭惨败的教训,“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固为主,尽量避免与红军的正面接触,以保存实力。

余部在赣南三四年,基本未向红军发动大规模进攻,除在水口与红军彭德怀、林彪的部队有过一次大的战斗,其余都是小接触,其实力一直未受到损失。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蒋介石命令余汉谋率部追击堵截,余汉谋为了保存实力,也为防止蒋介石的军队乘机入粤,在红军长征北上后即返回广东。

倒陈投蒋,民族大义为重

由于两广地区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令蒋介极为不满。而胡汉民居于广州,成为两广军阀的挡风墙。1936年5月胡汉民突发脑溢血去世后,蒋介石立刻要求陈济棠与李宗仁交出兵权,取消两广地区的独立状态。

针对蒋介石的要求,桂系首先做出反应,由白崇禧赴粤,向陈济棠游说,共谋反蒋。白崇禧对当时的形势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蒋介石此时一方面忙于在西北“围剿”红军,一方面要在华北防备越来越猖狂的日本侵略者,抽不出兵力对付广东,即使用兵也不会超过20万人,认为此时正是倒蒋时机,与陈济棠的目标不谋而合,二人遂决定公开抗拒再度倒蒋。

5月16日,陈济棠召集余汉谋等高级将领在梅花村秘密商议倒蒋事宜,向余汉谋等人公布他的反蒋意图。参加会议的高级将领有的盲目服从,对陈济棠的计划拍手叫好;有的持谨慎态度,未予表态;有的即使持反对态度,为谨慎起见也未表示反对意见。

5月26日,陈济棠又召余汉谋、缪培南、李汉魂、张达等20余名将领开会,重申他的主张。在场的将领都默不作声,只有余汉谋站起来说:“关于党政方面,总司令很清楚,我现在只就军事方面提些意见,供参考。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居于绝对优势,又有平汉、粤汉、津浦、浙赣铁路和海上运输线,可以迅速运兵南下,和他较量,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请总司令详加考虑。”但陈济棠一意孤行,决计实施其反蒋计划,以图侥幸得胜,对余汉谋的意见未予理睬。

然而,大多数粤军将领经过思考后,对陈济棠在紧要关头不顾国家安危,不念民族存亡,为了争权夺利准备发动内战十分气愤,于是密谋倒陈,为此特派李汉魂、邓龙光、莫希德等人游说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希望他能站出来领导倒陈运动。由于余汉谋与陈济棠私交甚好,不忍倒陈,所以众将几经恳谏,余汉谋斟酌再三,终于借故从广州回到第一军军部所在地大余,对军队做出部署,准备对陈济棠实行兵谏。然后打电报给南京政府,向蒋介石请示报告。

蒋介石接到余汉谋准备倒陈的消息后大吃一惊,他立即给余汉谋复电,对他的举动表示赞扬,并派专机到大余,迎接余汉谋到南京出席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7月6日,余汉谋、罗梓材、李煦寰等人飞往南京,向国民党党政军首脑报告陈、李共谋倒蒋的阴谋和在广州开会的经过,并表示了拥蒋的决心,汇报准备回师倒陈的计划,得到南京各方的赞许。

7月9日,余汉谋通电广东省各将领,呼吁大家服从南京,团结御侮,共济国难。首先是180余名空军人员积极响应,驾机40架北飞投蒋,加入南京中央军事系统。接着,广东军区绥靖委员李汉魂“封金挂印”,离职赴港,并推余汉谋收拾广东局势。

余汉谋于7月13日返回大余,同日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做出决议:撤销陈济棠本兼备职,任命余汉谋为第四军总司令兼广东绥靖主任。余汉谋在大余通电就职。其通电云:“外患日亟,非御侮不能图存;非统一不能御侮。中央之力图和平统一,实为集中力量之救国要图。”不料“我广东当国难日亟之际,忽然称兵,阴结外寇,进窥邻省,发动内战,破坏统一”,自己“忠言见拒,计智俱穷,用持飞京,请示挽救……”并敦请陈济棠24小时内离开广东,以免同室操戈。

陈济棠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不得不给蒋介石发电,表示遵命下野,并于7月18日晚电告余汉谋,随后携家眷离穗赴港,余汉谋于24日抵达广州,接受广东军权,一场内战风潮终以反陈运动的结束宣告平息,西南割据数年的局面同时宣告结束,余汉谋从此成为蒋介石系统中的一名重要干将。

余汉谋的倒戈对蒋介石统一广东起了重要作用,但蒋介石表面上对余汉谋加以重用,实际上则采取各种手段分化瓦解粤系势力,对余汉谋给予压制。蒋介石以“军政分权,还政中央,军人不干预政治”为借口,改组广东省政府,趁机在各级要害部门安插嫡系亲信,以便控制广东。1937年又在余汉谋的绥靖公署之上设立军事委员长广州行营,以何应钦、陈诚为正、副主任,使余汉谋的绥靖公署形同虚设。同时采取调嫡系部队入粤,减缩部队经费,发展特务组织,消除余汉谋的军事分机关等各种手段,削弱余汉谋部的实力。同时挑拨余部内部矛盾,致使身为第四路军总司令的余汉谋,不仅不能像陈济棠建权时那样干预党政,甚至连对自己部队的指挥布置也难以尽如其愿。余汉谋对此深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