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创作大赛#潘文华,号仲三。二级陆军上将。1885年出生于四川仁寿县。 潘文华十几岁就开始当兵,因器械操作得好,参加了四川督军锡良在凤凰山军营召开的全省运动大会,受到锡良的赏识,被破格提我为陆军弁目队体操助教。不久,四川开办了陆军速成学堂,潘文华经陆军学堂总办陈宦同意,免试入学,仍兼体操助教。 1909年,川边巴塘叛乱,潘文华随军入藏,被任命为副排长。潘在巴塘一带作战,生擒头人哈巴龙,升为正排长,旋任连长。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传到西藏,潘文华与郭元珍等同盟会员率部起义。失败后回川在第三师钟体道部任营长。1915年升任团长,率部至内江同滇军顾品珍部激战。潘部旅长阵亡后,他收拾余部,被任命为代理旅长。 1920年,潘文华投奔四川陆军总司令刘湘,被任命为第二军第二旅旅长,不久又升为第四师师长。1927年,潘文华随刘湘响应广州国民政府北伐,他所在的第二军被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 1932年爆发了四川军阀混战中最大的一次战争——“二刘”之战。潘部虽然损失惨重,但仍然守住了志君台要地,为刘湘争取了与刘文辉和谈的条件,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4年,徐向前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建立起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潘文华为南路总指挥执行刘湘对红军作战的北守南攻方针,驻节名山,统一指挥天全、芦山前线的两师。结果两个师七个旅中,被红军歼灭达三个旅,伤亡、被俘近两万人。 潘文华损兵折将后,只好带着残兵败将匆忙跑回成都休整。1928年至1936年间,潘文华曾兼任重庆市长八年。在此期间,搞了一些市政建设,如:开发新市区,建立自来水公司、发电厂等。同时他利用政治上的权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增加经济实力,为以后在四川独霸一方,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川军将领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抗日爱国热情的推动下,纷纷请缨杀敌,出川抗战。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辖两个集团军。潘文华任第二十三军军长,率一四四师(师长郭勋祺)、一四七师(师长杨启文),由夔巫东下,趋江苏、安徽一带抗击日军。 刘湘死后,蒋介石任他的亲信张群为四川省主席,遭到地方实力派的群起反攻,只好改任王缵绪为四川省代主席。蒋介石对潘文华进行笼络,委任他为第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兼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 潘文华不管蒋介石对他怎样进行笼络,总是记住刘湘生前的话:蒋介石这个人决不能信赖!因此,他在武德励进会第二次紧急会议上提出“团结川康,支持抗战,联合中共,防蒋图存”的主张。 1939年3月,潘文华晋升为二级陆军上将,同时被蒋介石任命兼任“川陕鄂边区绥靖主任”。潘文华回驻成都后,正逢云南省主席龙云飞渝述职路过成都,他便与刘文辉、邓锡侯往见龙云、共同签订了三省(云、贵、川)联防密约,以抵制蒋介石势力的渗入。 蒋介石的陪都在重庆,行辕在成都,潘文华始终承受着蒋居高临下的压力。因此,他只好向与蒋介石在政治上能够抗衡的中国共产党靠拢。除靠拢中共外,潘文华还积极支持参加国统区的民主运动。1944年冬,他由张澜监誓,正式参加“民盟”,成为秘员。 对潘文华的所作所为,蒋介石早巳不满。所以,抗日战争原胜利,蒋就乘部队整编之机,撤了潘文华第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川陕鄂边区绥靖主任及其儿于潘清洲巴山警备司令的职务。后离程潜向蒋说情,潘被任为川黔湘鄂边区绥靖主任。 1947年底,国防部第二次整编部队,潘文华奉令将五十六军编为五十六师,下面的三个师分别改为三个旅。潘文华为川鄂边区绥靖主任,绥署设宜昌,限期移防。 1948年,蒋介石即将潘所辖的部队,分别调隶罗丙戎、张钫、康泽、白崇禧使用,绥署仅留下警卫团。蒋又改任潘为重庆行营副主任,实际是有职无权。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仓皇逃到成都,胡宗南的二十万溃军也云集成都附近。12月9日,潘文华与刘文辉、邓锡侯在彭县通电起义,脱离国民党阵营,投向人民怀抱。 解放后,潘文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他在成都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