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文辉

 zsw77792 2022-06-16 发布于陕西

导语: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深山藏虎豹,乱世出英雄。”提起乱世,不由得让人想起近代时期军阀的混战,而刘文辉就是当时的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讲究宗族,而宗族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相当于后盾一样的存在,可谓是地位之高。

虽然刘文辉的宗族在四川号称四川第一宗族,但是他的地盘却是在西康这个地方。说起西康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西康”它是位于云南和四川的中间,而西康这个名字则是从清朝时就在使用,但在十六年后此名就被取消了。

西康这个地方相对于有着天府之国,和川渝大地之称的四川而言很是贫瘠,因此刘文辉不甘于自己的地盘只是这么一个不大,又贫瘠的地方,况且当时的形势就是那样,抢到的就是谁的,这么一块上好的大肥肉谁不想吃呢,而这也是导致他参与四川争霸战的重要原因。

而最有意思的是,他当时抢的是谁的地盘呢?是刘湘的,而刘湘是谁呢?刘湘是刘文辉的亲侄子,叔侄之间的战争对于刘氏宗族来说,可谓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了,不论谁赢了都是一样的。最后刘文辉效忠的是汪精卫,而刘湘效忠的则是国民党的蒋介石。

要知道汪精卫的实力终究是没有国民党强的,所以因为背后势力的差距导致刘文辉在四川争霸中失败,这也导致他对国民党势力并没有好感,这也是后来他加入共产党的一个因素。说起刘文辉,他还被称为“多宝道人”。

而多宝道人则是《封神演义》这本神话小说中的人物,书里说此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而且宝器随身 ,神通广大而拥有无边的法力。这就与刘文辉有相似之处,刘文辉酷爱算命,而且十分的相信算命,当遇见一些两难的事的时候,他就喜欢找“神灵”求助。

而且尽管他没有法力,没有宝器,但刘文辉有着过人的智谋和活跃的头脑。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他可以做到“好汉不吃眼前亏”,能敷衍地就敷衍,能蒙骗的就蒙骗,有着非常圆滑的交际手段。

最好的例子就是在日本签署了投降书之后,新中国成立,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与共产党开启内战,之后在三大战役战败后,蒋介石逃到成都,打算做最后和挣扎。于是蒋介石调令胡宗南等主要部队集结到西南地区,打算逼迫刘文辉进行表态,逼迫刘文辉和胡宗南合作进行“川西决战。”

而且当时蒋介石为了更好地控制他们,派人送飞往台湾的飞机票给刘文辉。其目的是想把刘文辉直接挟持到台湾岛上去,防止他起义,破坏他的计划。在他的遭到拒绝后,蒋介石又主意放到了他的亲人身上,想把他的亲人带到台湾,想利用家人来进行威胁,逼迫他们听话,防止起义,然而又被刘文辉给糊弄了过去。

最后刘文辉于1949年12月9日发电起义,蒋介石知道后气急败坏的派人找刘文辉,做最后的挣扎,但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的,最后没找到刘文辉,其家人也在之前得到一些情报,早早的离开躲了起来,而蒋介石也只能灰溜溜的逃回了台湾。

刘文辉最后决定起义其实是已经定好的结局,也是由蒋介石在自己所作促成的,最初的帮助刘湘获得四川争霸战的胜利者,叔侄之争侄子胜利,在刘湘死后,想着控制四川,不愿被控制刘文辉矛盾激化,而当时能与对抗的只有共产党,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与共产党有了联系。

通电起义,解放战争结束后,刘文辉于1955年获一级解放勋章,接着先后担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和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59年被任命为林业部长,任职期间做了很大的贡献在我国的林业事业方面。

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他的哥哥是刘文彩而险遭批判,要知道在那个时代遭到批判,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不过幸亏刘文辉有周恩来总理的保护,并没有受此一难。

总结:再后来周总理逝世,当时已经摔断腿并且患了癌症的刘文辉硬是让人抬着自己去与周总理的遗体告别,就是为了感谢周总理对自己的信任与庇护。同年,于1976年刘文辉病故,享年82岁。

--------------------------------------------------------------------------------------

“水晶猴子”:手握4万重兵,为起义等了我军两年

史源历史专栏

2020-11-11 17:52匠心计划创作者,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民国时期的四川省,尽管经济和军事实力并非最顶尖的省份,但其省内内战的持续时间和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任何一省,就连“四川王”刘湘率军出川抗战之时,都声称要以抗日之功来洗刷“二十年内战之耻”,可见当年四川军阀力量盘根错节,大佬众多。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川军各派系实力已经有明显下降,受中央军打压明显,最有实力的首推邓锡侯上将。邓锡侯为了起义隐忍2年,最终在49年12月给了摇摇欲坠的蒋政权沉重一击,帮助第二野战军席卷西南,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

邓锡侯是保定系名将,保定陆军学堂一期生,回到四川后进入军阀部队,1923年升任30师师长,次年便成为四川省长,年仅35岁。上世纪二十年代正是四川内部军阀争斗最激烈的年代,邓锡侯早有枭雄之心,趁机把自己的嫡系武装28军扩充到5个师。由于处世灵活人情练达,邓锡侯被军界称为“水晶猴子”。此时邓锡侯已经是和刘湘、刘文辉、田颂尧并列的四川最强四军阀之一。巅峰时期的邓锡侯拥兵10余万,担任22集团军总司令,在四川势力仅次于刘湘。抗战时邓锡侯曾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对民族和国家是有贡献的。

但是从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过程中,蒋政权借机瓦解收编地方军阀部队,川军实力大大受损。相对军权较重的只剩下邓锡侯和刘文辉两人,其中邓锡侯仍然握有4万多嫡系部队,在四川本土部队中实力最强。邓锡侯和刘文辉二人年轻时也曾互相攻伐,但面对时局的变化二人达成了统一战线,在我方的积极活动下,两位川军大佬都有弃暗投明之心,配合默契。早在1948年三大战役爆发前,国民党军军事上频频失利,在全国已经有转攻为守的态势,邓锡侯不满蒋政府长期打压,秘密向我方提出起义请求。四川一乱,无疑将动摇国军后方,具有重大意义。但解放军主力此时尚在长江以北酝酿决战,邓锡侯等人起义未必能取得理想效果,甚至会招致危险,因此总理亲自关照,要邓将军结合解放军进军情况,在最佳时机采取起义行动,让邓锡侯、刘文辉二人继续隐忍,假装效忠蒋政权。

1949年10月,由于西北战局崩盘,国民党中央军仅存的主力胡宗南集团及宋希濂集团近40万部队向四川集结,力图守住西南半壁。一方面激化了中央军与川军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让敏锐的邓锡侯将军觉察到了起义良机。国军在西南虽有90万重兵,但士气早已崩坏,此时率领川军子弟发动起义,配合进军西南的第二野战军等我军主力,双方里应外合将加速国民党军在西南方向的崩溃。经过周密谋划,1949年12月9日邓锡侯将军与刘文辉联合发动起义,隐忍了2年的川军大佬在四川彭县弃暗投明,也重击了西南国民党军:受到邓锡侯影响的川军子弟远不止4万人,间接导致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蜂拥倒戈,西南地区顺利解放。建国后邓锡侯担任过四川省副省长,继续为家乡建设出力,1964年病逝于成都。

-----------------------------------------------------------------

“潘鹞子”——潘文华

潘文华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农村,他的父亲是一位教书的秀才,母亲在他六岁的时候去世,因此父亲就带着他们搬了家,去别处做一些小生意谋生,后来父亲娶了续弦,又生了两个孩子,而潘文华先是在私塾里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因为生活所迫,无奈辍学。

但是在潘文华十岁的时候,父亲也去世了,后来幸得堂叔看出他天资聪颖,于是资助其上学堂继续学习,并且跟着堂兄学习武术,小有所成,后来得到别人的担保从军。

在军队中,他对于各种器械都信手拈来,在城墙上攀爬的身姿也非常的灵活,并且神态极其淡定,各项比拼都名列第一,人送外号“潘鹞子”。后来在军队中屡立功勋,职位晋升很快就到了连长的职位,一直到“西安事变”发生之后,潘文华顺利成为了二十三军的军长。

02

抗日名将的养成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潘文华代理二十五军团的总领导职位,奉命带军出川抗日。在四川省的欢送会上,潘文华发表了不问生死,与敌人奋战到底的讲话。

1937年的12月,潘文华的部下在广德保卫战中击退了日均的先头部队,缴获了不少的物资和武器装备,但是两位师长却是一个受伤,一个失踪,军队损失不小,因此另一个将领推卸责任,潘文华被撤职。

1938年的1月19日,上层领导刘湘湘因病去世,潘文华亲自护送刘湘的遗体回川蜀。刘湘死后,蒋氏军方立刻就让自己的亲信出任四川省的领导人,但是遭到了当地的势力的反对和阻拦。不过在军队中,因为刘湘的去世,群龙无首。

当时来争取这个位置的人还有很多,但是潘文华因为在前线被处分的事情而情绪低落,所以在回到四川之后就一直闭门不出,有人站出来说需要选一个刘湘信任的人来坐他的位子,众人一致推选出了潘文华,最后潘文华就这样登上了集团军长的宝座。

03

二野起义

1946年国共和谈失败之后,我军发起了全面对蒋氏军队的反击,在我军的战略部署走到大西南解放的时候,面临的就是四川省及周围的一些硬骨头要啃了,因为在和谈的时候,蒋校长曾经派特务去我方捣乱,而潘文华曾经派人保护过伟人,因此也让蒋校长非常的不满。

另外潘文华在继任西南地区的长官时,因为一直没有接受过蒋校长的指挥,然而与我方的联系更加的密切,所以蒋校长就把军权交给了潘文华的儿子,而他自己则是有名无实,于是潘文华一气之下,就称病回到了四川。

1949年在我军横渡长江之后,蒋氏政权就开始分崩离析了,蒋校长于是费力想要重新笼络潘文华等人,担心潘文华等人不是真心效力,更是想要胁迫其家人去岛屿,而潘文华等人却是直接愤而出走成都。

同年12月9日,刘文辉率先以西南省领导人的身份发起起义,紧接着邓锡侯也以西南省行政副长官的身份发起起义,而在我军二野逼近成都的时候,潘文华的部下也在劝潘文华尽快发起起义,但是潘文华却因为考虑到妻子军统的身份而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起义。

最后在周围人的劝解和之前的战友都相继起义的情况之下,潘文华思索再三,希望可以“防蒋图存”,还是选择了起义,宣布脱离蒋氏军队的指挥,加入我方的军队领导,这场彭县起义直接奠定了大西南解放的基础。

04

总结

潘文华在起义之后,大西南顺利解放,我军派潘文华继续担任大西南的常务委员,在1950年在我们的国家处于困难时期的时候,潘文华更是直接毁家纾难,向国家捐献了衣物和财物。

潘文华一生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爱国爱民,在西南地区的领导职位上一直发光发热,在潘文华治下的人民全部都爱戴尊敬着这位将军和领导,潘文华虽然在年少时接受的教育不多,但他本人却是极为重视教育的,也非常关注青少年的发展,为人民做了许多的实事。

因此在西南地区,潘文华的名号至今都还有许多人记得,对于他所作的贡献赞不绝口。潘文华是在1950年的11月在成都病逝的,享年64岁,我国远在北京的中央发来吊唁的文件,来表达对这位勤恳敬业的为人民服务的组织成员的缅怀。

潘文华同志的遗体覆盖着国旗,被下葬在成都的武侯祠内,他的墓地至今都被保存完好,墓地的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就好像潘文华将军还是站在不远处的田埂上,守望着他曾经为之奉献的土地和人民。

许多人一生的夙愿其实就是落叶归根,而潘文华同志生于成都,长于成都,奉献在成都,最后长眠于成都,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国家和土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