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以前贵州少数民族综述

 秘传水书 2023-08-29 发布于贵州

古代羌、髳、卢、濮西南民族,其在黔者,略如前述。诸民族地理的分布亦各有限界,可以见其逐渐移徙之迹。
髳族自湖湘西来,故其根据地在黔东,其在黔西及滇东部者为数至少。卢鹿族雄踞黔西,黔东绝无此种人,盖其根据地在滇东、川南。而两族之限界则以贵阳、安顺为分野。氐羌种人以及犭革则在黔北,其先来自梁益故也。
此外贵州南部又有猺獞各种及仲家、侬家,此皆苗之别类,由江西、湖南流入广西,并由广西流入贵州者。
炎徼纪闻》所谓“猺人,古八蛮种,五溪以南,穷极岭海,迤连巴蜀,皆有之者也”。乾隆《贵州通志》:“贵定一带,有猺人,黔省原无猺人,雍正二年始由粤西迁来荔波县属,有犭水犭羊、狑、狪、猺、獞六种人,荔波亦本粤西地,雍正中始改隶黔之都匀者”。《安顺府志》:“永宁上下六马江外,有猺人”。《都匀府志》:“水家苗有韦、蒙二姓,在内外两套”。乾隆《贵州通志》:“犭水犭羊、狑、狪、猺、獞六种杂居荔波县,语言嗜好不甚相远”。嘉靖《贵州图经》:“獞家,乃西山阳洞土人,即广西溪洞獞蛮”。《桂海虞衡志》:“猺,本槃瓠之后”。《炎徼纪闻》:“獞,五岭以南皆有之,与猺杂处,风俗略同,此皆五岭以来诸种蛮族也。此诸蛮族之在贵州,悉由粤西流入”。
近中山大学研究院出版之《猺人调查报告》云:“苗、猺本出一源,秦汉以后苗民族被迫退居湖广一带,北宋时其民族分一支由湖南西入广西,便成今日广西之五种猺及广东北江的猺人”,其说是也。
又有仲家,按《元史·地理志》,有“狆家蛮”;《明史》或作“仲”、作“狆”。《黔书》、乾隆《贵州通志》并谓五代时,楚王马殷自邕管迁来。《黔南识略》又谓五代时楚王马希范遣兵来戍,其部众欲自异于诸蛮,因以其主帅之姓为号,号遂为“仲家”。《平夷县志》又谓狆家苗为宋时有罪投荒者。诸说不同,然其由粤西迁来,则大致无异。此种人亦以贵州南部为多。
嘉靖《图经》:“新添卫、清平卫、程番府、都匀府、宣慰司属中曹司,均有狆家”。乾隆《贵州通志》:“仲家有三,曰补笼,曰卡尤,曰青狆。贵阳、平越、都匀、安顺、南笼皆有之”。《黎平府志》:“黎平狆家蓄蠱者尤多”。《兴义府志》:“府属仲苗,居什之八九,猓苗什之一二”。《黔书》:“青狆家在古州、清江、丹江。白狆家在荔波”。《黔记》:“黑狆家在清江,此其居地,悉在贵州南部,知此种人实由黔西流入也”。
又有侬家,《皇清职贡图》云:“相传为侬智高之后”,《兴义府志》说同。侬智高败死云南大理,其遗族至今聚居开化、广南,兴义一带之侬家,为其遗族,自为可信。乾隆《贵州通志》:“侬家苗在永丰、罗斛、册亨等处,雍正五年始自粤西改隶贵州,其俗,衣服、薙发皆效汉人”。五岭以南古称百粤,故如猺、犭水、狑、狪以及獞、仲、侬诸种,皆可名为百粤族。
此外,黔土民中尚有多数本为汉族,居夷而变于夷者,则又如苗有宋家、蔡家。《炎徼纪闻》:“宋家、蔡家,盖中国人,相传春秋时,楚蚕食宋、蔡,俘其人民,放之南徼,遂流为夷”。《贵族名胜志》说同。嘉靖《图经》:“宋家在新添卫,衣冠风俗与华同”。嘉靖《贵州通志》:“宣慰司属洪边宋家,中州裔,因随宋宣慰来,故名”。清《一统志》则云:“春秋时,宋为楚蚕食,俘其民,放之南徼,遂流为夷,即宋慰之祖”。
《贵阳志》又谓:“宋家,本汉蜀中大姓,武侯征蛮,率其部,世为令于此土”,又云“蔡家,本蔡国后,战国时从庄蹻迁此”。诸说不同,然谓为外来汉裔则同。又杨慎《滇程记》:“贵阳城中有旧人,男女服食皆同中原,盖先代商宦流寓”。嘉靖《贵州通志》亦云“旧人,多前代仕宦、经商流移至此,不染苗俗,有中州风”。清《一统志》云:“贵筑、贵定、广顺等处,有土人,岁时礼节皆同中原,黎平府亦有之”。《安顺府志》云:“里民子,相传皆外省籍”。
鸟居龙藏《苗族调查报告》:“坡贡途中,见里民子之村落者,此本明代逸民,土著于此,原为纯粹之汉人也。相传明洪武时大举征苗,置屯军守备镇压苗族,当时所遗兵士以凤阳籍为多,此土著化之兵士,子孙即今日之凤头鸡也,其妇女所倌前发,高起之凤凰头状,发髻乃明初江南妇女结发之风”。
邑人任焕煃有“凤头非苗人”说,亦言此族先为凤阳人。今按,凤头鸡,“鸡”字不审何义,意为军之误,军、鸡一声之转,以来自凤阳屯军于故,故名,以凤头军久而“军”讹为“鸡”,理或然也。
以上所述,考之于古,证之于今。《周书》所谓羌、髳、卢、濮,与今西南民族之关系,略可考见。至如贵州土著民族,普通多混称为苗。实则苗人西徙,自以贵州为其中心地带。顾自历史上、人类学上加以考辨,则固氐类,濮为僰人,卢鹿为爨蛮,与苗绝非同类百苗云云,自非科学的分类,亦如《云南通志》《南蛮志》称云南苗夷有一百二十余种,实际当如谢肇淛《滇略》分为二大种族,在黑水外曰僰,在黑水内曰爨同,固较为切近也。
大抵各民族散居各地,因地理环境的制限与长时期历史的演变,又与其他种族之交往合流,风俗习惯、语言上均不免有种种变迁,致有多少不同的名称,不足异也。苗族由湘赣迁来,故大部在黔东,而流入滇东者为少数。《南诏野史》云:“三苗之后九种,黔省最多,流入滇东惟狆家花苗”。鸟居龙藏亦云,云南路南江川、通海、弥勒一带,苗族仅有存在,恐以此等地为苗族最终场所矣。爨人则当由川楚散入滇黔,其初大部盖亦在黔。《文献通考》曰:“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州、曲轭、晋宁、喻献、安宁、距龙、和城,谓之西爨、白蛮”。明《一统志》:“西爨,梁时在云南曲靖”。是晋隋以前西爨犹在滇东,东爨当犹在黔西也。至此,诸种人中,就文化方面说,则濮人当为首屈,有进步而科学通行民间的拼音文字,以此能通诸夷族语言,而为之鞮译。罗罗有类似缅甸文的文字,水家有水书,猺人有榜簿,然皆为特种阶级祭祀、占卜应用之物,不通行于普通民间。此外,具有古代文化之种族如苗人者,亦绝无文字留遗,他更勿论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