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δ218天地盈虚A:天地之气,盈虚何如?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

 黄帝内经参详 2023-08-29 发布于山东

六气有六位,六位又分司天、在泉与间气,黄帝问完六位之气盈虚之后,又追问六气中司天在泉之气盈虚的情况。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天地之气,盈虚何如?
岐伯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也。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多少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纪五分,微纪七分,其差可见。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一、帝曰:天地之气,盈虚何如?

六气有主客,主气地理六步主时,客气天道六节迁转,天道六节又分为司天三气即天气和在泉三气即地气,本篇大论前文岐伯论天地之数终始问题时讲:“数之时,起于上而终于下,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上下交互,气交主之,岁纪毕矣。”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岐伯论气之上下问题时讲:“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论胜复之动问题时讲:“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矣。”如是,黄帝这里提到的天地之气实即司天与在泉之气。

“盈虚”何指?从岐伯下文所用“不足”、“上胜”、“下胜”等术语来看,司天在泉之气盛胜则盈,不足则虚。

天地之气,盈虚何如?黄帝欲向岐伯请教司天在泉之气,有盛胜之盈者,有不足之虚者,此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呢?

二、岐伯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

天气不足,地气随之,不是说地气亦随之不足;同样,地气不足,天气从之,亦不是说天气亦从之不足。而是说,司天在泉之气相互影响,前文太阳之政,太阳寒水司天则太阴湿土在泉,岐伯讲“水土合德”,同理,阳明之政,阳明燥金司天则少阴君火在泉,金火合德;厥阴之政,厥阴风木在天则少阳相火在泉,风火同德。

司天之气主前半岁之气候。天气不足,地气随之,意思是说,司天之气不足,则在泉之气随之而升,并影响前半岁之气候。

在泉之气主后半岁之气候。地气不足,天气从之,意思是说,在泉之气不足,则司天之气从之而降,并影响后半岁之气候。

三、运居其中而常先也。

“运”即岁运之气,五运之气,比邻相生,甲己土运,其音宫;乙庚金运,其音商;丙辛水运,其音羽;丁壬木运,其音角;戊癸火运,其音徵。

“其”即天地之气或司天在泉之气。

“运居其中”,岁运主气位居司天在泉上下之中,如本篇前文甲子甲午之岁,岐伯讲“上少阴火 中太宫土运 下阳明金”,再如乙丑乙未岁,岐伯讲:“上太阴土 中少商金运 下太阳水”,等等。如下图所示:

“常先”,常为经常不变之义,先为岁运先于在泉之气上升或先于在天之气下降。

“运居其中而常先也”,意思是说,岁运之大运位居司天在泉二气上下之中,司天之气不足,则岁运之大运常先于在泉之气上升,升常先升;在泉之气不足,则岁运之大运常先于司天之气下降,降常先降。

明日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