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0章 郑庄公 通好陈国的曲折

 秋夜白露 2023-08-29 发布于山东

         一些小故事的集合,部分虚构与魔幻,整体走向与历史相同,喜欢的话,就订阅“东周往事”合集吧,也可以点击上面公众号链接,看更多的文章。

        话说卫国斩了州吁和石厚,迎回公子晋,袭爵为卫宣公。郑伯退了五国之师后,宋国不仅没有退兵,反而攻占了长葛。郑伯计划与陈国等通好,然后再攻打宋军,没想到陈侯不同意通好。

        郑伯因为陈侯拒绝通好,非常愤怒,便想要连陈国一起攻打。

        大夫祭足心眼甚多,初听到这个消息时,也颇感惊讶,可是仔细一琢磨,祭足便想到了其中的原因,于是立即提出了异议:“主公请息怒。依臣之见,陈侯之所以拒绝通好,是因为我国强而陈国弱,我国刚刚退了五国联军便主动提出与他通好。臣认为陈侯是因为心有怀疑,认为我们使离间计,不是诚心想通好,所以才不同意。我们可以用些方法表达我们的诚意,陈侯肯定就会同意了。”

        郑伯本是个冷静之人,从来没有被愤怒冲昏过头脑,听祭足这样一解释,心里顿时也明白了,便问道:“怎样表达诚意呢?”

        祭足道:“只要命令我国跟陈国接壤的守边部队,找个机会攻入陈国境内,大肆抢掠一番。然后再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做使臣,将抢掠所得都还给陈国,这样便可以表明我国根本没有欺骗陈国的必要,陈侯自然就能明白主公的意思了。平定了陈国,再讨伐宋国,这才是妥当的。”

        郑伯一向很喜欢这种既立威,又不损害名声的做法,回答道:“好!就这么办!”

        于是郑国的边境守军趁着陈国不防备,偷过边境,抢掠了很多物资人口。陈国的守官大惊失色,向陈侯送去紧急军报。陈侯大惊,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忽然有门官通报:“郑国使臣颍考叔正在朝门外等候,他带着郑国国君的国书和很多人口辎重,声称是来交还之前俘获的物资。”

        陈侯非常纳闷,问公子佗:“郑国这次派使臣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公子佗道:“郑伯这一次是诚心诚意派使臣来传达通好的美意,可不能再拒绝了。”

        于是陈侯召颍考叔进见,考叔奉上了国书:

        陈贤侯殿下:寤生遥空行礼两次,奉上书信一封。

        贤侯殿下正得到天子的宠信,寡人也在王朝供职,我们都是天子的臣子,理应友好相处,彼此照应,一同守护王朝的边境安全。然而,近期寡人曾派使臣前来通好,却遭到拒绝。没想到敝国的边境守卫竟怀疑我们两国有矛盾,擅自侵犯了上国的边境。寡人听说了这件事,实在是夜不安枕。现在寡人将俘获的人口、辎重全部都还给上国,并派遣使臣颍考叔向贤侯谢罪。寡人希望与贤侯结兄弟之好,唯求贤侯千金一诺。

        陈侯读过了国书,这才知道郑国通好是出于真心,于是也不再怀疑,按着最高的礼仪接待颍考叔,作为回答,又派遣了公子佗出使郑国。从此以后,陈国和郑国也建立了友好关系。

        (政治场上,如此恩威并施的手段,就是最强的诚意了。诚意并不专属于好人,坏人也可以有诚意,而且诚意就只代表此时的诚意,不代表将来。

        自《三体》小说之后,黑暗森林法则似乎很火,但我并不赞同。要知道,天下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若按黑暗森林法则,那么地球上就应该只剩下几个强国,其它那些弱小、贫穷、深受疾病困扰、革命纷争不断的国家早就该被消灭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强国和弱国都有生存的意义和方法,只要懂得游戏规则,就能玩下去。

        郑国虽强,却并不能为所欲为,强邻环伺,郑伯也必须平衡各方力量,所以陈国虽弱,在特定的条件下也能成为关键角色。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都深谙此道。

        对于地球上的人类,表达诚意是天下第一难事,因为我们没有三体人那种直接读取脑电波的本事,所以隔着一张人皮,对话的双方永远都不会真正知道对方的心。

        强国和弱国都有表达诚意的手段和方法。恩威并施的方法说到底就是强行摆明当前的形势,告诉对方,选择并不多,哪个最好一目了然,这就是诚意。作为国君,必须懂得这种语言。)

        却说郑国终于如愿和陈国建立了友好关系,郑伯再和祭足商议:“现在陈国的事情已经完成了,应该可以讨伐宋国了吧?”

        祭足道:“宋国乃是公爵,地位尊贵,国家面积很大,国力也强,王朝尚且对他们礼让三分。从道义上来说,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不好轻易讨伐。”

        郑伯道:“这确实是个问题,宋公袭爵虽是叔侄传承,倒也名正言顺,不能拿这一点作为讨伐的理由。卿有什么主意吗?”

        祭足既然是个心眼多的人,思虑一向十分周全,他早就知道郑伯终有一天,必然有此一问,所以早就把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想清楚了,此时从容答道:“主公之前早就打算要去觐见天子,然而先是因为与齐侯订立石门之约,后来又遇到卫国出现变故,我国遭遇五国联军围城,所以一直耽搁到了今天。为今之计,主公不如先去觐见天子,回来之后便可以假称天子的命令,号召齐国、鲁国,一同出兵讨伐宋国。这样自然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郑伯大喜:“这个主意真是非常棒!卿果然是足智多谋!”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周桓王3年。大家可记得,郑伯与周桓王发生矛盾,那是在周桓王元年,这一晃时间已经过了两年。桓王当时被郑伯抢了很多粮食,听了周公的建议忍气吞声,满指望郑伯来道歉,结果郑伯连个音信都没有,桓王十分生气。

        如今,郑伯终于来朝见天子了。郑伯来到洛邑的时间正是周桓王3年的冬月朔日,大朝的日子。到了年底,各种祭祀比较频繁,有很多重要活动,跟王朝关系比较好的国君们,也常常选在这个时候来朝见天子。

        郑伯来了,周公很高兴,眼下王朝内的局势复杂,各大诸侯国渐渐坐大,颇有些不把王朝放在眼里。周公很希望桓王能跟郑伯搞好关系,给天下做个表率,也希望郑伯能带领着诸侯们,向天子表达敬意。

        然而,郑伯确实是想与桓王和好,桓王又是怎么想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