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似我者俗,学我者死,这位狂人的书法真就不能学吗?那得分怎么学

 艺素简 2023-08-29 发布于河北

唐朝的书法家众多,篆隶楷行草每个书体都有标志性人物,唐篆当属李阳冰;唐隶则属唐玄宗;楷书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都是登峰造极的人物;行书颜真卿、李北海、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杜牧、柳公权、陆柬之等;草书则张旭、怀素等。

李邕肖像

其中李北海是行书入碑第一人,《宣和书谱》记载“李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学王右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他学二王,摆脱了二王形质,独得二王之气息。被董其昌称赞“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神气相同,外形各异。他是学二王最成功的一位。

李邕出师表

他的成功,在当时就引来无数追随者,纷纷学习李北海。可是,他的自己却告诫人们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

模仿李邕,有几分相似,其实是落入俗套。今天的人们学书法也是这样,学欧楷就都学成田英章的样子,学魏碑就都歪七扭八。甚至,赞扬某人书法写得好都用每个字都有出处来表达,所谓的出处就是有几分像而已。

董其昌诗轴

说到“学我者死”,就不得不提到董其昌。他在《画禅室随笔·题裟罗树碑后》中记载:“大令(王献之)实为北海(李邕)之滥觞。今人知学北海,而不知追踪大令,是以佻而无简,直而少致。北海曰:'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不虚也。赵吴兴(赵孟頫)犹不免此,况余子哉!”

麓山寺碑 局部

董其昌学李北海,赵孟頫也学李北海。听过李邕的“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忽然间,董其昌就悟了。于书法而言,二王才是本源,后来学书的人,放着本源不学,却要学习远端。就是对书学的怠慢、不尊重,也就直白无趣了。

麓山寺碑 局部2

我们今天学习书法的条件之好是史无前例的,反而是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出现扛鼎书坛的人物。原因虽然是方方面面的,但学习上的舍本逐末应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麓山寺碑 局部3

李邕不是不可以学习,我们完全可以学习他学书的方法,而不是学他的笔法、字法,甚至神采。他有的二王有,他没有的二王亦有。直接取法魏晋二王,岂不是唐僧取经,得到的都是真经吗?何必向木佛求取舍利子,那木佛可能有舍利吗?

学习书法需要创新,李邕创新了,这条路就是李邕的。书法最忌讳的还是拾人牙慧,别人消化过的再好也只能在别人肚子里。自己想吃,直接吃就可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