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原创] •​​​毛汉琼:周昭王南征不返与横林地名考

 晓岸瘦风 2023-08-30 发布于湖北

周昭王南征不返
与横林地名考
·毛汉琼

我们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群起。尤其春秋五霸,互不相让,挟持天子相互攻伐。譬如齐桓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屈完语齐师曰:“君居北海,寡人居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齐相管仲对日“王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穆隶。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返,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贡给?昭王不返,君其问诸汉水”…… 管仲与屈完的这段战前对话讲了二层意思。其一:楚蛮不讲周礼,四处征伐。长期不向周王室进贡楚地包茅(白茅草?可以滤酒)致使王室无以缩酒。其二:前代周昭王南征不返(死于汉水)。昭王,周朝第四任国君姬瑕周康王之子。第一代周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其死,子成王年幼由两叔父周公召公共同辅政。成王子康王,康王子昭王瑕。应该说,周召共和辅政社会安定,物阜民豐,人民安居乐业。史书亦曰周康王统治时期“刑错四十年不用”。则其子昭王继承的亦应是一个太平盛世,何以多次南征?说明江汉南蛮常有暴动!江汉自古蛮居之地。上古有三苗,盘据今天门石家河古城。自虞舜始就多次征讨。至禹,更有禹征三苗!杀驩蔸放三苗于三危。(甘肃瓜州附近)后世南蛮演化为诸多蛮夷小方国如巴陵的麋子国罗子国鄂西的巴子国… 也可能这些子国在楚子的鼓动下常常不纳朝贡,经常作乱?此或为昭王南征之原因?昭王南巡凡三次。据《竹书纪年》载“周昭王十六年伐荆楚,涉汉,遇大兕。周昭王十九年天大噎,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遇大兕,即遇到巨大的母犀牛这于周人可能不祥?;第二次则遇到日全食。更不吉利且六师尽丧于汉;第三次则命丧于汉水)但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典籍却语焉不详,记之甚少。不仅不明战争原因,经过,就连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也只是极简地说:“昭王南巡不返,卒于江上”。极其诡异的是如此国丧周王室只简单地处理了昭王的后事。且没向诸侯发讣告!周人为何要避讳呢?关于昭王丧于汉,我们江汉人口口相传的是船工以胶胶船板,船行中流,胶溶,船沉,遂丧于汉。由此看出南蛮人民对周王室不满。反之周王室对南蛮不公平!这与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记载相当!昭王丧于汉,而周王室讳莫如深说明昭王死的见不得人!但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即便打了败仗亦不至于此吧?吕不韦在其《吕氏春秋》说:“周昭王将亲征荆蛮,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车右。车夫)正返,及汉,梁败,王及祭公陨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后振祭公,周乃候之于西翟”。《帝王世家》也说“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进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此亦与江汉民间传说相仿。只是《帝王世家》说是梁断了。(上古皆木桥)这种说法不可信。汉水如何架桥呢?不过,所一致的是俱言辛余靡捞起王尸及祭公尸。据说这个辛余靡是殷商归顺之商王室后裔。按理这个辛余靡应为有功之臣,但回京都后,周王室却把他封到极其偏远的西北部翟地即鬼方戎狄之域。而辛氏在翟国(鬼方。赤狄隗姓)不久亦绝子嗣!昭王南征路线,有学者根据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研究得出路线:从成周出发至上侯(偃师)方城(叶县)唐(唐河)邓(襄樊)曾国(随州)寒(孝感)至汉中洲(横桑)横桑,窃以为是为避讳横丧为之?但今天这个周昭王停尸收敛地既不叫横桑也不叫横丧,而是叫湖北省天门市横林镇。何以叫横林镇呢?据当地民间口口相传:元末农民起义军陈友谅部曾在此屯兵,因当地多湖泊(云梦泽遗留)陈鼓励士兵打鱼补济粮饷。又因其士兵战袍花纹与鱼鳞相似故士兵们叫横鳞,后又叫“横岭”一九四九年解放后才改为横林。今天湖泊皆夷为平地。包括夺走昭王命的汉江(沔水)也夷为平地。只是解放后,政府组织人民在昔日汉水古河道遗址上开挖了天南长渠。今天的天门市横林镇即为春秋时周朝第四位国君周昭王姬瑕的丧身停尸地。关于这一点,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也可得到佐证:“沔水又东得浐口,其水承大浐,马骨诸湖水,因三四百里,及其夏水来同,渺若沧海,洪潭巨浪,萦连江沔。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夏水从西来注之。即腊口也《左传》所谓若敖娶于郧是也。《禹贡》所谓云土梦作刈,故县取名焉。县有云梦城,城在东北,沔水(汉水)又东迳左桑(佐丧)即横灵今横林昔周昭王丧身地。周昭王南征船人胶舟以进之昭王游沔中流而没死于是水。…… 庾仲雍曰村老云:百姓佐昭王丧事,于此成礼而行故曰佐丧。左桑字失体耳。沔水又东合巨亮水口,水北承巨亮湖,南达于沔。沔水又东合驿口,庾仲雍言须导村耆旧云:朝适驿使,合王丧于是,因以名焉。今须导村有大敛口,言昭王于此殡敛矣。沔水又东谓之横桑(横丧)今横灵言得昭王丧处也。沔水又东,谓郑公潭言郑武公与王同溺水于是。余谓世数既悬,为不近情也。斯乃楚之郑乡,守邑大夫皆言公,故世以为郑公潭也。沔水又东得死沔言昭王济沔自是死。”

郦道元这段文字,系统的讲明了汉水沔水的源流历史变迁,以及围绕《禹贡》所阐述的历史故事。其明显的思路,无外乎上古汉水名称多变。这也不难理解。古时候生产力低下,河道自夏禹治水摸索的经验便是“导流”。所以汉水的流经与走向总是以浸漫的方式东流朝宗于江,最后入海。故,汉水曾有诸多称谓。例如,沧浪水,夏水,襄水,襄河,沔水……毫无疑问,在郦道元所处的北魏时,汉水流迳的主流(或者说流经天潜沔一带的主流水道叫沔水。即汉水在今天南长渠一线)但无疑,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汉水自嶓冢导漾东流都绝非一条河道,而是众多河道并流。而且几乎随着一年一度的洪水经常改道。但毫无疑问,周昭王第三次南巡江汉时,汉水主道是一条被称为沔水的河道,此沔水流经天门市横林镇!因为,无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都说昭王南征而不返丧于汉。獨郦道元说是丧于沔水。

有关横林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三国时,赤壁之战,刘备大军自当阳长坂坡被曹军追赶,逃跑路线是向东北方向逃窜。他们一口气跑到横岭(东汉末年叫横岭)才松了口气,在此休整。因此横林至今还留下了留驾河(刘备留驾)阿斗岭,诸葛岭(孔明驻地)等地名。

由于所参考的古籍有限,加之沧海桑田江汉云梦的巨变,现在几乎不可能再现古代的水经地势样貌。本人仅就自己平常所涉猎的一些书籍,综合得出结论:现在,湖北省天门市横林镇,为周朝时,周昭王姬瑕的死亡之地!

故尔,谬误定存!期与同好一聊,以振天门旅游文化之观也!

2023年8月28日黎明3时30分草毕于武汉若城。

【郑重声明】:此为学术论文。创作不易,非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分享转发。否则一定追究侵权责任!
往期回顾:[文学原创] ·毛汉琼:雨

作者简介:

毛汉琼,笔名耕夫楚子,又名西河 毛老坡,湖北省天门市张港镇毛巷村人。现居武汉若城。1986年开始诗歌创作同年发表作女作。作品散见《芳草》《诗中国》《乡土诗人》《东莞文艺》《嘉应文学》《沿海青年》《打工文艺》《贡嘎山文艺》《西江月》《江汉》《竟陵文学》《故园情》《天门文艺》《天门教育》及《荆州日报》《天门日报》等。曾两次受中国作协《诗刋》一次受《文艺报》之邀进京学习。均因患病放弃。有诗被选入《竟陵新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心中的长明灯》《中国新诗600人 心语轻诉》(作家出版社)《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山东文艺出版社)等。

毛汉琼原创论文作品
免责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视频、音频、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上图为家园平台小编正在编辑框编辑作者毛汉琼发来并委托推送的原创论文作品周昭王南征不返与横林地名考》。任何抄袭和不经同意的转载都是可耻和卑劣的盗窃行为!本平台将诉诸法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