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察秋毫,精准狙击——如何处理阅读中的选择题

 兰勇讲语文 2023-08-30 发布于重庆

文类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经常出现选择题,它有什么特殊性呢?如何在考场上用最短的时间读懂文章、捋清思路、选准答案呢?教育部发布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论述类文本,并指出其“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做出初步的评价”。
选择题的命题方式往往只有两种:“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目共有六种常见的设误方式:
以偏概全、武断绝对(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
混淆时态、混淆是非(故意将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偷换概念(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
因果混乱(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
条件错误(一是条件不充分,二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
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于拼凑的原文语句加入与原文无关的语句)
处理办法:
一、在阅读全文和选项句的过程中,重点勾画出以下几类词语和语句,方便后期进行信息的比对:
1.表示范围和数量的词语。如“全部”“仅仅”“少量”等。
2.表示程度的词语。如“非常”“相当”“最”“根本”等。
3.表示已然和未然的词语。如“已经”“目前”“将来”等。
4.表示或然和必然的词语。如“也许”“大概”“一定”等。
5.关联词语,并标注好关联词语的关系。
6.代词,并标注好代词所指代的对象或内容。
7.比喻词,分析比喻句的含义。
8.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9.事例论据的关键字眼或论点、结论等。
二、围绕选项内容展开对比,具体方法如下:
1.比对词语,即重点关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来的词语。譬如,比对表示范围和数量的词语时,分析其是否把部分说成整体或者把整体说成部分;比对表示程度的词语时,分析其是否出现程度不当的问题;比对时间词语时,分析其是否混淆时态;比对指代词时,分析选项句对原句的“指代内容”是否有误;比对含有肯定或否定意义的关键词时,分析其是否混淆是非等等。
2.比对句子,即找出与选项句相对应的原文句子,分析其是否存在曲解文意等问题。
3.比对关系,即重点注意选项中句与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内容与之对应的原文句与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其中,因果关系是常见的命题设误点。因此可以分析选项句是否出现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变换原因等情况。
4.比对论据和结论,即关注文本中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譬如可以留意选项句是否倒置了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即互换结论与论据,从而导致文意逻辑不通;比对选项中的原因、条件和结论等,分析其是否无中生有,或是否偷换依据、结论。
阅读提问
1.下列对文章观点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表达需要区分“表情”和“达意”两种不同功能。
B.使用语言,既要重视信息交流,更要重视情感的沟通。
C.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
D.信息传递应该处理好情感因素,避免不当的情绪表达。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语言的功能角度入手,逐层深入展开论证,结尾自然得出结论,结构严谨。
B.文章第段论证中国人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特点,从三个方面,具体进行了论证。
C.第段举一则网络评论的例子,论证了侮辱性的表达不会带来理性讨论这一观点。
D.文章中“除了”“还有一些”等等词语的使用,表述严谨,增添了论证的严密性。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中只有少部分词语是直接用于发感情的,其余大部分词语都是暗含感情。
B.汉语词语对情感的表达是多样的,有的包含褒贬,有的情感功能大于概念功能。
C.有效的人际交流需处理好信息传递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而这需要恰当选择语言。
D.标点符号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功能,用好了增色,用不好会适得其反。
参考答案
1.B 2.C   3. A
(此文原载《读写舫》2023年78合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