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绾无大功为何会被封王?又为何背叛刘邦?一文说清楚来龙去脉

 一国之君历史 2023-08-30 发布于湖北

西汉开国功臣中,卢绾是一个奇怪的存在,他没有出现在西汉功臣表中,没有具体的食邑与封地记载,在刘邦反秦与楚汉战争中,卢绾也没有特别的功劳,但在刘邦称帝前,卢绾已经被封为长安侯,官至太尉,刘邦称帝后,卢绾被封为燕王。

那么问题来了,卢绾无大功为什么会被封为燕王?

这得从卢绾的身世说起,卢绾是刘邦的真正的发小,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又是同村人,两家关系还好,因此两人更是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刘邦反秦后,卢绾就开始跟随,在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卢绾多是跟随刘邦作战,没有特别的战绩,也没有特别的功劳,不像曹参、萧何、周勃这些人,既是刘邦的同乡,又有拿得出手的功劳。

刘邦与卢绾

秦汉均以战功封侯,卢绾显然是个例外,他是刘邦手下唯一一个不以战功封侯的人,根本原因就是卢绾跟刘邦的关系特别好,刘邦作为一方之主,他的安保级别显然是最高的,但卢绾可以随意进出刘邦的卧室,这是绝对的信任。

除此之外,卢绾的待遇是所有将士中最高的,他的饮食与赏赐是其他将领无法比的,这皆因为他与刘邦的私交,从某种意义上说,卢绾被刘邦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而且是可以绝对信任的亲人。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为了拉拢诸侯,与项羽争夺天下,先后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长沙王吴芮、梁王彭越、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韩王韩信。

刘邦称帝后,意识到异姓王的威胁,在与匈奴和亲之后,开始着手解决异姓王问题,正巧此时燕王臧荼发动叛乱反汉,臧荼最早是韩王韩广的部将,后成攻略燕地被推举为燕王,项羽分封天下时封臧荼为燕王,楚汉战争中,韩信攻破赵国后,臧荼投靠刘邦,仍然被封为燕王。

刘邦分封的诸侯王

臧荼之所以叛乱,是因为项羽战败被杀后,刘邦派人大肆搜捕项羽旧部,这让臧荼产生恐惧,他本是项羽分封的燕王,后来才投靠刘邦,而且臧荼在楚汉战争中几乎没有出兵帮忙刘邦,臧荼担心自己会被刘邦所杀,于是起兵反汉。

刘邦听说后,亲自率军讨伐臧荼,卢绾也跟随,几个月后臧荼兵败被杀,燕王之位开始空缺,没多久,刘邦就任命卢绾为燕王,刘邦之所以这么做,有三个原因:

1、刘邦继续实现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刘邦消灭燕王臧荼后,有两个选择,要么把燕国收归中央管辖,实行郡县制来统治燕地,要么继续封燕王,实行分封制来统治燕地。

秦朝实行绝对的郡县制,仅15年就灭亡了,刘邦建立了汉朝,骨子里还有分封的思想,但他同时见到了郡县制的好处与分封制的弊端,为了权衡利弊,刘邦选择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政治制度,来一个折中,既实行了郡县制,迎合了秦国百姓,又保留了分封制,迎合了战国分封贵族。

刘邦

由于燕地偏远,又是苦寒之地,刘邦选择在燕地实行分封制,那么必然要选一个人封为燕王,这个人显然必须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刘邦最信任的人就是卢绾,而且是从小玩到大、知根知底的兄弟,所以就封了卢绾。

2、刘邦准备将分封异姓诸侯王向同姓诸侯王改变

从后来的历史看,卢绾是刘邦分封的最后一个异姓诸侯王,卢绾之后主是同姓诸侯王了,这也是刘邦准备实行的封王制度,以分封同姓诸侯王来拱卫中央政权,达到政治稳定的目的。

因为分封异姓诸侯王,到了某个时间段,一定会起来造反,这也是刘邦称帝之后的主要政治任务,就是剪除不听话的异姓诸侯王,全部换成同姓诸侯王,以血缘纽带来维系诸侯王,形成共同的政治利益体。

从异姓诸侯王到同姓诸侯王得有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就是卢绾,因为卢绾身份特殊,他与刘邦是异姓,但关系又最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形容: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的关系。

卢绾

刘邦甚至把自己的这一意愿透露给群臣,群臣再上表皇帝分封卢绾为燕王,这一操作很明显是刘邦故意的,他的目的就是用卢绾来过渡一下,接下来表示刘邦准备分封同姓诸侯王了,这是做给手下那一大帮功臣看的。

3、刘邦并不想诸侯王过于强大

卢绾这个人没啥能力,他能封侯晋王,靠的是与刘邦的关系,刘邦分封卢绾既不担心会背叛自己,也不担心卢绾真的背叛之后会有多大的作用,封卢绾为王符合刘邦的政治利益。

刘邦虽然重感情,但他是标准的政治人物,为了政治利益,翻脸可是比翻书还要快,而且刘邦天生就是当领导的,他封卢绾为王,也有为政治安全考虑的原因。

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刘邦的眼光是正确的,卢绾后来反叛,确实也没有造成多大的危害,说明卢绾的能力确实不怎么样。

既然刘邦看准了卢绾,并且分封卢绾为燕王,卢绾为何要背叛刘邦呢?

卢绾无大功

因为卢绾被猪队友坑了。

在卢绾叛乱之前,代相陈豨先行叛乱,并与韩王韩信一起勾结匈奴背叛刘邦,刘邦再次亲率大军讨伐陈豨,燕王卢绾则率军从燕地往西南方向攻打陈豨。

陈豨派使者到匈奴求救,正好遇到了卢绾派到匈奴的使者张胜,前任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也在匈奴,臧衍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张胜,如果陈豨被消灭,那么下一个就轮到燕王卢绾,那么你和卢绾也将会灭亡,如果暂时放过陈豨,那么局势就会缓和,燕国就能长存。

张胜居然同意了臧衍的说法,于是私自劝匈奴帮助陈豨,张胜出使匈奴的目的是让匈奴不要救助陈豨,他只是卢绾派往匈奴的使者,在卢绾不知情的情况下,居然暗中把卢绾的政治目的给更改了,这可是暗中投敌的重罪。

卢绾被手下人坑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要卢绾把张胜给灭了,就不可能牵涉到他,况且卢绾也只是怀疑张胜,并没有证据,张胜向卢绾解释,居然把卢绾给说服了,卢绾就开始帮着张胜说话,此时的卢绾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深渊之中。

此时,卢绾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包庇张胜,主动为张胜开脱,同时又暗中派张胜私下与匈奴联系,同时还派使者与陈豨联络,希望陈豨表面上与燕地作战,暗中却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以维持燕国的长久,这就坐实了卢绾通敌的证据。

此事最终被陈豨的降将告诉了刘邦,刘邦派使者召卢绾,卢绾称病不去,刘邦开始调查卢绾通敌的事,卢绾害怕了,此时的异姓诸侯王只剩下燕王卢绾与长沙王吴芮了,卢绾看着一个个倒下的异姓诸侯王,更加害怕会轮到自己。

卢绾私下与匈奴及陈豨联系

负责为刘邦调查卢绾的审食其等人告知刘邦卢绾的现状,再加上刘邦又从匈奴人那里听说了张胜与匈奴暗中联络的事后,肯定了卢绾的叛乱,但此时的刘邦已经又老又病了,没有精力出征了,于是派了樊哙率军讨伐卢绾。

刘邦顾及旧情本想赦免卢绾,卢绾也想入朝拜见刘邦说清楚,但在此时,刘邦病逝了,卢绾不信任吕后,于是出逃匈奴,被封为东胡卢王,最终死于匈奴。

卢绾的叛乱是被手下人坑了,在刘邦以高压姿态打击异姓王的战争中,卢绾以为自己会和其他异姓王一样的命运,卢绾的本意是想自己的封王长久维持下去,但刘邦不停地剪除异姓王,让卢绾没有安全感,最终整个天下只有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芮。

刘邦并无杀卢绾之心

刘邦并没有打击卢绾的意图,至始至终是信任卢绾的,即使卢绾真的叛乱了,刘邦也想顾及旧情,保下卢绾,奈何刘邦突然去世,卢绾也并非真的想背叛刘邦,他只是想永保富贵而已,卢绾没有政治野心,只想富贵,可惜的是他被手下人坑了,自己没有正确处事的能力。

卢绾的背叛其实是特别时期发生的一件偶然事件,但凡卢绾能够看清背后的政治逻辑,他也不会背叛刘邦,他与刘邦的交情永远是其他人比不上的,但在权力、地位、富贵背后,利益变得复杂了,张胜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卢绾拉下了水,卢绾的叛乱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