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战役中,国军弹尽粮绝,为何粟裕不乘胜追击反而给敌军送食物

 泊木沐 2023-08-30 发布于辽宁

中国历史自古打的怪仗案例不少,哪怕装神弄鬼的都有。然而,提起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场战役,哪怕是身为后者的我们都感到奇怪异常。在1948年的淮海战场上,我军奉命对杜聿明的军队实施包围。面对我军猛烈的攻势,敌军刚开始还可以与我军相抗衡。随着我军增援的到来,双方实力对比逐渐失衡,由于杜聿明的部队一头扎进了我军在华北地区陈官庄一带布下的包围圈,从而使得杜聿明部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国军部队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只能紧缩防守。当时正值冬天,天气寒冷,敌军每天都有许多人冻死。出于人文关怀,我军将领给敌军送去了招降信,希望可以和平解决相关问题,而哪怕是身处冰雪之中,整日里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敌军将领依旧态度强硬拒不投降。面对着这情形,我军当时负责对杜聿明军队实施攻击的军团副司令粟裕脑袋里却想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主意。

他命令部队给敌军送去饭菜,并且不许主动向敌军发起进攻。在命令刚刚下达的时候,我军许多士兵都不理解为什么不乘胜追击,而是要去资助已经人困马乏的敌军。尽管心存疑惑,众人还是遵守了粟裕的命令。就这样,我军同国军双方僵持在雪地之中。刚开始,国军拒绝接受我军的资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国军士兵忍不住偷偷地领取我军的物资援助,最后领取我军资助的士兵也越来越多。

粟裕将军见时机成熟,便命令我军士兵在国军阵地前对国军士兵进行招降。国军将领面对这情形,知道肯定会有很多士兵叛逃,于是连忙派人镇压麾下的士兵,而早已忍受不了忍饥挨饿的国军士兵们面对上级的压迫,纷纷起兵造反。由此,杜聿明的军队爆发了内战,很多国军士兵转而投向我军,我军也因此仅仅付出了一些物资的代价,便攻克了杜聿明的军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